散文随笔
-
年轻的表白张咏晴编本书是作家陈丹燕在做主持人的时候曾收到过的信中的一部分。每一封信都倾诉的真诚而纯洁,愿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他们的心情,蜗牛他们的故事,来了解更年轻的那一代人在些说什么,想些什么,行动着什么。
-
小王子(法)圣-埃克絮佩利(Antoine de Saint-Exupery)等著;萧曼等译《小王子》主要讲述了:“世界中篇名著文库”虽增编了6卷,篇幅仍然有限。请想一想,单单海泽在上个世纪末编的“德语Novelle宝库”便出了48卷之多!因此,我们的“文库”只包容了世界Novelle杰作、精品的很少一部分,遗漏多多,令编者深感遗憾。再者,这次呆取了按作品风格分卷的原则,而且在每一卷做到了同一作家不出现重复,以求在广采博取、富有变化的同时,又有一点儿系统性,使每一卷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一辑,而且尽可能避免与众多选本的重复,而且每辑的篇数和总字数不得不有所控制,等等等等。这些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却尤如人们说的“比着箍箍买鸭蛋”(而且不只一个“箍箍”!),做起来实际上很难;加之编选工作的期限紧迫,选材范围也受到著作权考虑的严格限制,所有这些,同样使我们的工作留下一些不尽如意之处。例如,就风格而言,某些作品本身就比较复杂,它们的分卷安排未必完全合理。另一方面,在选“文库”这新的6卷时,笔者没有满足于在个人掌握的资料范围内挑挑拣拣、将就拼凑,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向译家们征集,请研究世界各主要文学的专家们自荐其最满意的译作,从而避免了“文库”工程为一已的孤陋寡闻所误。
-
人世百态王学泰著本套丛书是一套别开生面、独出心裁的书。它以文人为主体,表现中国文化的多彩多姿,花团锦簇。它不是高头讲章,不是枯燥无味的“中国文化概论”,这样的书让人望而生畏,续而味同嚼蜡。它是以简洁鲜明的文体,生动活泼的意象,通俗而又深刻地表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
日记四种陈文新译注;陈文新译注本书结集了黄庭坚、陆游、袁中道、叶绍袁这四位文学古人的日记对其或手揽山川之胜、或采史迹稗闻等的文字进行了注释。本书结集了四位文学古人的日记:黄庭坚《宜州家乘》、陆游《入蜀记》、袁中道《游居柿录》、叶绍袁《甲行日注》。它们或叙事,或抒情;或简短,或琐细;或搅山川之胜,掠同物之美;或采史迹稗闻,记诗文唱和。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文笔清新洗炼,疏淡自然。虽无典雅铿锵的文辞、冠冕堂皇的道理,但却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某一人生阶段的行状,坦露了平素难以为人所知的心迹。至情至性,至真至切,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片断:19魏孝帝闺门无礼,从妹不嫁者三人,从,才用翻。皆封公主。平原公主明月,南阳王宝炬之同产也,从帝入关,丞相泰使元氏诸王取明月杀之;帝不悦,或时弯弓,或时椎案,由是复与泰有隙。槛,直追翻。复,扶又翻。癸巳,帝钦酒遇酖而殂。年二十五。泰兴群臣议所立,多举广王赞。赞,孝武之兄子也。侍中濮阳王顺,于别室垂涕谓泰曰:“高欢逼逐先帝,立幼主以专权,明公宜反其所为。广平冲幼,不如立长君而奉之。”泰乃奉太宰南阳王宝炬而立之。宝炬,孝文帝之孙,京兆王愉之子。长,知两翻。顺,素之会孙也。按魏宗室名顺者前后凡三人。道武伐中山,顺欲於平城自立,此时犹以拓跋为姓。又,任城王澄之子顺叱高肇门者,指元叉妻谏灵后妆饰,斥徐纥,以抗直著,后闻河阴之难,奔走而死。此元顺,则常山王素之孙。二人皆巳改姓元氏。殡孝武帝於草堂佛寺,谏议大夫宋球恸哭呕血,漿粒不入口者数日,泰以其名儒,不之罪也。20魏贺拔胜之在荆州也,表武卫将军独孤信为大都督。东魏既取荆州,魏以信为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大都督、荆州刺史以招怀之。蛮酋樊五能攻破淅阳郡以应魏,酋,慈尤翻。考异曰:北史作“樊大能”。今从魏书。东魏西荆州刺史辛纂欲讨之,据隋纪,辛纂时镇穰城。则西荆州即荆州,以穰城在东荆州之西,故云。行台郎中李广谏曰:“淅阳四面无民,唯一城之地,山路深险,表里群蛮。今少遣兵,则不能制贼;少,诗沼翻。多遣,则根本虚弱;脱不如意,大挫威名,人情一去,州城难保。”纂曰:“岂可徙贼不讨!”广曰:“今所尤在心腹,何暇治疥癣!治直之翻。闻台军不久应至,寿军,谓东魏所遣军也。公但约勒属城,使完壘抚民以待之,虽失淅阳,不足惜也。”纂不从,遣兵攻之,兵败,诸将因亡不返。城民密召独孤信。信至武陶,“武陶”,疑当作“武关”。东魏遣恆农太守田八能恆农,即弘农,后魏避显祖讳,改弘曰恆,音常。帅群蛮拒信于淅阳,帅,谓曰率。又遣都督张齐民以步骑三千出信之后。信谓其众曰:“今士卒不满千人,首尾受敵,谓田八能拒其前,张齐民出其后也。若还击齐民,则土民必谓我退走,土民,谓淅阳之民。必争来邀我;不如进击八能,破之,齐民自溃矣。”遂击破八能,乘胜袭穰城;辛纂勒兵出战,大败,还趣城。门未及阖,战败奔还,门者惶遽未及下关也。趣,七喻翻。信令都督武川杨忠为前驱,杨忠,隋文帝之父也。隋氏自以为出於华阴杨震,而忠则出居武川。隋氏序其世曰:“本弘农华阴之杨,汉太尉震十四世至文帝。震八世孙北平太守铉,铉子元寿,魏初为武川镇司马,因家于神武树颓县。元寿生惠嘏,嘏生烈,烈生祯,祯生忠。”忠叱门者曰:“大军已至,城中有应,尔等求生,何不避走!”门者皆散。忠帅众入城,斩纂以徇,城中慑服。慑,之涉翻。信分兵定三荆。居半岁,东魏高敖曹、侯景将兵奄至城下,信兵少不敌,与杨忠皆来奔。为贺拔胜兴信、忠还魏张本。将,即亮翻。少,诗沼翻。张政浪标点容肇祖聂崇岐发校。
-
凌叔华凌叔华著;中国现代文学馆编;计蕾编选凌叔华( 1900-1990),原籍广东番禺,生于北京。本书收入了凌华的小说31篇、散文4篇、戏剧1部。其中短篇小说《酒后》,因描写女性大胆细腻的心理活动而一举成名;《绣枕》等表现的旧家庭中婉顺女性的苦闷,使人们“看见了世态的一角,高门贵族的精魂”,而深得鲁迅先生的赏识。凌叔华还擅长写童真童趣,《小哥俩》等作品将儿童情态刻划得传神可爱,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
-
爱情经典唐玲玲主编本书收录了自先秦至清朝以来我国著名的爱情诗词数百篇。
-
今夜月圆梁锡华著;傅光明编几乎有二十年了,那时作者写过一篇题为“读朱自清《理想的白话文》”的文章(收入拙著《且道阴晴圆缺》书内),里面有下列的话:“白话若缺乏光荣的文言传统作滋补,势必‘营养不良’……大众传播的语言,应该较近明白如话的标准。在庄严典雅的场合,文言色彩自然加深加强,而一般文学语言所表现的,应该不是面目可憎的文白夹杂,而是有机组合的文白交融。不是难以卒读且不堪入目的恶性西化,而是……那种可以琅琅上口且姿致清新的西而化之。”今天,说到写作媒介的文字,作者仍然怀着上述的信念。另外,前辈作家像梁实秋和林语堂,都说过文章做得漂亮与否不要紧,做人却需正派。这话听来道学气相当重。照所知,坏蛋和混蛋文人而彩笔辉耀的,古今中外俱备。另外,“正派”的定义是什么,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有不同解释。若争辩,面临的灰色地带太辽阔,要一刀切作黑白之分十分困难。不过,作者相信,写散文、随笔、杂文等,诚与正是重要的。别人如何不论,但这是作者持守的标准。诚是诚实,要说自己的真心话。正是正直,论人、事、物要全面、要公平。若合适,表现手法无妨百花齐放,甚至滑稽突梯、百怪俱全,但总归于正。这样说来,难免跟品格扯上关系,要是拐个弯儿,和上述梁、林二公讲做人的道理,自然有灵台经络一线牵的因缘。作者认为做人做得正派,即使文章写得平平无奇,下笔之际也会感觉舒畅些。说得不好听,写小说还无所谓,作者不必一定要满身惟诚惟正,但抒情与论说文缺了诚与正,至少作者自己,会感觉难以下笔。如果提高一步,例如说浩然之气、天地正气等,非其人则无其气。若有,当事者很有资格做双重以至多重间谍,纵横国际而近乎所向无敌了。这门子好汉不屑提笔,更没时间做文人。写文章是磨练笔头,世所公认,但写散文、杂文在笔头之外,兼磨砺自己,这是作者的看法。回顾数十年个人的奋斗,作者老是觉得不足之处很多,无论做文章或做人都距离理想尚远,不过时刻努力持守诚正,以祈止于至善,倒永远是心底宏愿和身上热血凝聚最高、最浓的一点。
-
商海文心[梁凤仪]著梁凤仪自1987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勤+缘》以后,又相继出版了《重出江湖》、《老土亲情》、《妇女理财》、《胜者为王》等近三十本散文集。本书即是从作者、诸多散文中精选而成的散文荟萃本,按文章内容分为“人间真情”、“商海点滴”、“闲情偶寄”、“域外拾零”六辑。全书自始至终贯穿一个真字,作者将爱国爱港的情怀、忆旧思亲的眷念、商海博击的经历、为人处世的感悟,一一见诸笔端,含哲理,藏机锋,既有开放的现代思维,又不失传统美德的淳厚。文章简洁明快、洒脱风趣,将作者自强自立、勤缘合一、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奉献给广大读者。
-
雪莱抒情诗精选雪莱,Shelley著;江枫译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