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
走近苏轼王占峰本书以苏轼的坎坷人生为背景,通过赏析苏轼的《赤壁赋》《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经典作品,亦庄亦谐地解读苏轼的思想及情怀。书稿生动地描述苏轼的人生轨迹,用现代视角解读他的政治情怀、哲学思想、美学思想、史学思想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为我们展现了一代文豪的人格魅力。书稿可以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积累知识,丰富文化素养,提高审美品位。
-
儿童散学归来早丰子恺 著若能在纷繁尘世中,找回属于自己的赤子之心,便能以孩童之眼看世界,以艺术之心过生活。知世故而不世故,天真万岁!本书收录《我的少年时代》《甘美的回味》《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等51篇丰子恺经典散文作品,15幅全彩画作。看丰子恺谈儿时回忆、谈人生态度、谈艺术的生活。在阅读中暂时放下一切压迫与负担,解除平日处世的苦心,认识自己奔放的生命。
-
精雕不细琢的六千年李鼎 著本书讲述了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2000年期间,人类从混沌走向现代文明之路的六千年恢弘史,全景式再现世界主要国家在关键时间节点上的重要事件、兴衰成败,生动展现了与之相关的人物传奇故事,以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的发展,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能够让读者轻松把握世界大历史发展脉络,搭建世界历史立体框架,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深邃的眼光审视历史。
-
读南大王运来 主编为庆祝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邀请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为主的校史专家,以简明、生动的笔调,较多采用小故事的形式,并配插图片和二维码(内含图像资料),立体地讲述、反映南京大学的历史沿革、著名校长、名师教授、著名校友、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成果、校园文物景点等,供校内外校友和每年新生入学教育使用,以助了解南大历史,激发爱校情怀。主要篇章包括:百廿南大、南雍祭酒、黉宇名师、院士群英、心怀魏阙、芬芳桃李、学府风物。
-
冬日焰火(日)渡边淳一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积极向上的女性,热爱生活,且才华横溢,极具文学创作天赋;但在生活中却遭遇了一连串的不幸。雪上加霜的是,在其人生的辉煌时刻,她又确诊患上了癌症,尽管生命所剩时日已不多,但她仍然选择了乐观地面对生活!
-
阿尔戈[美]玛吉·尼尔森 著,李同洲 译“阿尔戈”,希腊神话中英雄们前往海外寻找金羊毛时乘坐的大船。尽管在航行中不断更换部件,乃至所有部件都被替换,但那艘船依然是“阿尔戈”。“爱”就如同“阿尔戈”之船,纵使身体与身份已经彻底变换,爱也仍旧是爱,历久弥新。本书是玛吉·尼尔森荣获美国国家书评奖的代表作。她的写作彻底打破了文体边界,将捕捉个体经验的回忆录、大胆锋利的哲学思辨,与解构性别身份和社会规训的文化评论融合,成为一场奇异的“自我理论”的书写实验。通过精神分析、性别理论、后现代哲学等多重视角,重温与伴侣走过的情感旅程。她以不断创造自我、迎接未知与惊奇的生命姿态,突破了一切关于爱欲与语言、亲密关系与家庭生活的庸常想象。
-
E.B.怀特随笔E.B.怀特E.B.怀特(E. B. White,1899—1985),“二十世纪伟大的美国随笔作家”。作为《纽约客》主要撰稿人的怀特一手奠定了影响深远的“《纽约客》文风”。怀特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关爱,他的道德与他的文章一样山高水长。除了他终生挚爱的随笔之外,他还为孩子们写了三本书,《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与《吹小号的天鹅》,同样成为儿童与成人共同喜爱的文学经典。《E.B.怀特随笔》由作者本人选定,囊括了这位伟大的随笔作家重要的随笔作品。
-
明清饮食伊永文 著明清饮食史研究专家伊永文心血之作。在小说、笔记、诗词、曲艺等通俗文学样式中发掘线索,与明清社会历史文献相互参证。字里行间,再现明清饮食历史现场。本卷从食物本身出发,历数明清时期主食、副食、经济作物的种植、畜养、传播及推广。照见食物本身如何与人口增长、经济体量扩大产生互动;如何在食物保障和优化的过程中参与到全球经济活动并成为重要一环。几百年前发生在人们餐桌上、唇齿间偏好的变化也是社会格局悄然变化的一个重要推手。
-
人间草木汪曾祺 著《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先生的经典小品文集,他用极简的笔,极淡的墨写出了草木山川、花鸟虫鱼的人味,写出了乡情民俗、凡人小事温润的乡土味;以一颗从容豁达的心写出了世间的美好与灵动。他的笔尖下总是有着一连串的惊喜:清晨薄雾里带着露珠的洁白的缅桂花,明亮、丰满而使人丰满的昆明的雨,饱涨着花骨朵儿的木香,自得其乐的栀子花,巷子里卖杨梅的苗族女子柔柔的声音,联大那些令人难以忘却的师友,抑或是没有大喜大忧、没有烦恼、无欲望亦无追求、天然恬淡、抱膝闲看一切的“活庄子”般的闹市闲民。汪曾祺先生一生都对生活投入真情,那水洗般的文字有种洗涤一切红尘世俗的力量,赋予了作品无限的生命力。
-
明清饮食伊永文 著明清饮食史研究专家伊永文心血之作。在小说、笔记、诗词、曲艺等通俗文学样式中发掘线索,与明清社会历史文献相互参证。字里行间,再现明清饮食历史现场。本卷重在谈论“技”与“艺”,明清时期,饮食工具(食器与加工器械)及饮食制作(烹饪与食品制作)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愈益表现出更加繁复、精细的样式与特征。这意味着当时人们对“饮食”二字在“技术”与“审美”上有了更为深入的实践与理解。当然附加在器物上的规制与秩序,也是我们窥见当时社会的一个有趣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