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
娘彭学明长篇纪实散文《娘》是一部关于女性的史诗。《娘》真切地描述了湘西大山深处一位中国母亲的一生,以儿子的视角,全景记录了母亲牺牲自己的名誉、饱受苦难,以血泪和生命抚养儿女、保护儿女,以品德和精神教育儿女、培养儿女的经历与恩典。作者以深情的口吻、回忆的笔触,讲述了自己幼年被父亲抛弃,跟母亲相依为命,直至母亲过世,母亲为儿女付出所有精力、熬尽所有血泪的苦难岁月。母亲以铁人般的意志艰苦劳作,只身一人抚养起整个家庭。母亲曾经濒临瘫痪、儿子高考落榜三次复读、小女儿所嫁非人,母亲历经重重磨难,但却以中国妇女特有的吃苦耐劳和牺牲精神支持儿子一路走出大山……
-
草民蔡崇达,果麦文化 出品《草民》是蔡崇达继《皮囊》《命运》之后全新的中短篇小说集,故乡三部曲收官力作。不同于刻骨铭心的散文集《皮囊》,催人泪下的长篇小说《命运》;《草民》以贴近大地的风格,回望闽南东石镇这一充满温情与历史的故土,聚焦如野草般坚韧的人们——“我们为什么生生不息,我们凭什么生生不息。” 全书讲述了7个神性与人性交织的玄妙故事。以人物群像的手法,展开老中青三代乡亲的感人故事,共同编织成一支生生不息的东石镇生命之歌。每个人能从《草民》中看见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失意的中年男子、迷茫的年轻人、奋力托举后代的母亲们……他们身上的坚韧和生命力,正是这个迷茫而充满无常的当下,我们所需要的昂扬能量。每一种挣扎都是伟大的,每一个拼命挣扎的人都值得被看到。即使生如草芥,也当有名有姓。谁都是草民,谁也是自己的英雄。 读完《草民》,有读者说:这本书好像告诉我——我知道你的来处,我熟知你的底色,我理解你的感受。如果你也时常想念家乡、却又飘零在外,推荐你看《草民》——每一个离散的无根之人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心的栖息地。一本书欢迎你回家。
-
汪曾祺汪曾祺《汪曾祺:如云如水,水流云在》是“名家散文”系列之一种,该系列从灿若星辰的中国现代散文家中遴选出一批作者,精选其散文创作中的经典作品,结集成册,以飨读者。本书收录了26篇汪曾祺创作的散文,包括《人间草木》《故乡的食物》《我的家乡》等名篇。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人间草木”主要描绘花草景致,流露出作者的风雅志趣;第二辑“四方食事”皆为谈饮食的文章,读之使人垂涎,品的是美食,亦是人生情怀;第三辑“行色匆匆”讲作者居住或旅经过的地方,以清淡隽永的笔触描摹当地的风土百态;第四辑“一辈古人”为人物志,纪念了与包括沈从文在内的几位师长亲友的相处与交往,情谊绵长。汪曾祺的文字,用看似平凡的生活百态诠释生命的美好与哲思,读之如饮清泉,值得每一位热爱生活的读者细细品味。
-
沈从文集沈从文《龙凤艺术》精选了沈从文文物研究文章45篇,详细介绍了玉器、漆器、织物、书画、琉璃等文物的鉴赏知识、加工工艺、历史典故、考证方法。文中论述考证严密,见解独到,是沈从文后半生从文学创作转向历史文物研究的成果集成。在沈从文看来,一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质具有另一种“生命”,它们所表现出美与艺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习俗密切相关。书中缜密而富有感情的考证文字,展现出沈从文“凡事不孤立,凡事有联系”的有机统一的生命-文化观。沈从文的文物研究带有鲜明的文学特色,为笔下文物增添了色彩与生命,并于文物中展示出其独特的鉴赏能力与文化通感。全书随文附大量全彩文物图片,将沈从文笔下的文物之美具象呈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物质文化特征。
-
余光中余光中本书精选余光中先生半个世纪以来写就的34篇高水准散文,收录了《听听那冷雨》《假如我有九条命》《猛虎和蔷薇》《望乡的牧神》《花鸟》等经典名篇,以及《沙田山居》《思蜀》等被低估的佳作,不只有乡愁,更有无尽的生活浪漫和温柔。本书从天地、时间、人事、成长等角度解读人生的课题和困惑,文字简浅却尽显深情,带来春天般的浪漫气息。
-
文学有什么用林少华文学使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有了不寻常的风采和底蕴,触发了我们妙不可言的感受和联想,让我们的生活有了诗意。懂文学的人相比于不懂文学的人,心灵生活要丰富好多倍,精神纹理要细腻好多倍,也因此幸福和快乐好多倍。文学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文学看似无用,实则其为用大矣,无用之大用!
-
农历的天空下干国祥干国祥为气候、草木、禽虫所感,用整整一年时间,仔细观察物候,推演天地之道,写下本书。在这些文字里,有大地的歌吟,有天道的悠远,有农人的辛苦劳作,有诗人的漂泊歌唱……这些刻画四季和岁月的文字,在努力地越过岁月。唐诗宋词、书法国画、民风民俗、古典音乐……以及你身边的那些叶芽的萌发、百花的绽放、木叶的凋零、初霜的暗飞……都将沿着农历节气这条线索被一一串起,恍若一挂珠链。
-
大三线流河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应对美苏两个大国的威胁而进行的三线建设,鲜为人知。作者的父亲就是这个背景下从北京国家某部委来到了大三线。作者就出生在那里,人过中年后,他以一个孩子的角度,用独特的语言方式写下了这些小故事。这是一部以“大三线儿童”视角记录成长的作品,童趣俏皮的“寻根”之作。作者以自己的童年经历为主线,再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的激情年代。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从有记忆开始,到上托儿所、学龄前、上小学期间的近百种花样玩耍,与同伴踢罐头盒、砸冰、玩子弹壳、爬房顶、大雨后漂流、捉老鼠等,这些带有时代印记的流行元素及所链接的时代背景,传达出孩子眼里的大人世界,三线人民的建设激情及百转千回的感情。过去是蒲公英,风一吹,就散了;往事是棉花糖,舔一口,甜满人生,甜到忧伤。这是作者的私人记忆,与读者共享温情之余,也是难得的三线记忆资料,从缘起、发轫、高潮、式微到转型发展的全过程都可在本书中厘清脉络。
-
异乡人林少华离开故乡,我们是地理上、地域上的异乡人;远走异国,我们是族别上、国别上的异乡人;然而返回故国故土,我们又可能是体制上、精神上的异乡人。诚如村上春树所言:“无论置身何处,我们的某一部分都是异乡人。”这种故乡与异乡、故乡人与异乡人之间的重合与错位,这种若明若暗的地带,或许正是我们许多现代人出发的地方……
-
何其芳何其芳本书为何其芳的散文精选集。第一辑,全文收录《画梦录》的所有篇目,体现其早期散文梦幻的特质;第二辑,收录作者另一部散文代表作《还乡杂记》的所有篇目,呈现其中期散文关怀社会的现实主义风貌。第三辑,收录作者延安时期创作的《星火集》《星火集续编》中的代表作,呈现其在特殊历史环境下散文创作的全新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