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
熬至滴水成珠池莉随笔集《熬至滴水成珠》是自《有了快感你就喊》问世3年以来,池莉出版的第一本新书。在书中,池莉记录了普通女人、母亲和作家这两种身份对其常人生活的撕扯,以及她对这种撕扯的平衡。此外,池莉还如实地记录了日常的写作状态,包括创作《有了快感你就喊》、《看麦娘》以及早期的《小姐你早》、《生活秀》等作品时的焦灼与喜悦。所以,对于读者来说,可以把书里的文字一页页串联起来,当成池莉的自述读,从其中读出一个女人的一个个苦故事、累故事、爱故事、痛故事和心灵的觉醒故事,也可以把这些文字干脆就当成一篇篇精美纯粹的散文读。本书可谓是池莉人生经验的提炼和感悟,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如是我闻及我闻如是。第一部分纪录的是作为普通女人、母亲的池莉在衣食住行、相夫教女生活中的人间烟火,其中池莉对女儿的自由式教育更是体现出了作家鲜为人知的一面。第二部分记录的是作为作家的池莉的阅读和写作,对古今中外作家的个人阅读,写作状态的记录。
-
作家作品散论张忠纲书摘*处为左右结构左边为“虫”右边为“宾”。
-
生于70年代杨梅、黄蓉、晓月每天忙碌的工作几乎让我们忽略了时间的意义。白天与黑夜在OF-FICE幕墙的遮盖下变成了一道匆匆而过的风景;春夏秋冬在空调的交错中也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我们似乎一直在追赶追赶一个目标。我们似乎又一直在遗落遗落一些本应该收藏的记忆。很感谢我的好朋友在这个炎热的盛夏送上了这份礼物。一个属于一代人,或者说值得一代人分享的记忆。它让我们觉得自己心底那片以为遗忘的角落依然温暖、湿热。生于70年代的人,是一个如今已经成为、或者正在成为、或者将要成为这个社会中流砒柱的群体。相比较60年代的兄姐,他们对新生事物更加敏锐:相比较80年代的弟妹,他们身上中国传统的印记更加鲜明。他们的童年虽然也曾动荡,但那种动荡更加模糊而不刻骨铭心:他们的少年时代虽然物质生活并不富足但却没有高楼大厦里防盗门的阻隔而充满集体游戏的乐趣。尽管这种乐趣在如今看来高科技的含量少得可怜,但它依然散发着手足交错的温暖和实在;他们的青春时代充满太多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仅是国门初开时r外来文化的洗礼r更多的是来自他们的自身。他们的眼睛.耳朵还有逐渐丰满的身体都承受着这个古老国度焕发青春光彩时所经历的一系列阵痛和欣喜。他们需要努力去适应、接受太多新的东西,在他们心智逐渐成长的过程里时间的风浪也把他们冲上波峰,卷入谷底。而如今我们中大多数人追求的目标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悄悄地.却是极为固执地扎根在了心底。这个目标可能来自一部电影、一个电视剧、一首流行歌曲.乃至一本小说。生于70年代的人,在他们成长的路程上.还不曾经历过网络。所以相对而言他们的世界比较单纯:虽然.眼界还不够宽广,却也没有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所以,他们的回忆,也就较为单色却温暖如昔。这种回忆也许不足以勾勒出一个时代成长的风貌,但是却是一代人心灵成长的轨迹。这种轨迹,在当今这个纷扰的时代尤其值得我们回味和追忆。 著名主持人林海
-
苏联祭王蒙著对于作者——青春就是革命,就是爱情,就是文学,也就是苏联。游历苏联是一次灵魂的冒险。因为再没有第二个外国像这个国家那样在作者少年时代引起过那么多爱、迷恋、向往,后来提起它来又那么使作者迷惑、痛苦乃至恐怖。苏联解体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立、破、兴、衰,人类的相当一部分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所进行的实验的英勇、荒唐、恐怖、富有魅力与终未成功;个中的经验教训,爱爱仇仇,则会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留在史册上,警戒着并且丰富着人类文明,使人类变得更加聪明与成熟。本书收录了纪实性的见闻以及作家对苏联文学、音乐、绘画等的认识。全书最有意思的部分是结尾一篇既像小说又像散文的《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叙述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主人公与苏联专家相爱分离重逢的故事。有俄国朋友告诉我:苏联是为了失败而不是为了成功而出现在历史上的,不可以再怀念苏联了。我无意参加对于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研讨。我不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家。我只是敢于面对现实的伟大邻居俄罗斯,同样敢于面对曾经那样红火过友好过与仇恨过头疼过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面对他的威震地球与终于解体……就像面对青春,面对自己的灵魂,面对自己的经历,面对自己的美与丑,面对自己的善与罪,褒与罚,年轻与衰老一样。面对,记下,并且说出,这就是这一本《苏联祭》的由来,这首先是我的心史,这是一个当初的小青年的见证:折射着风云变化,爱恋着伟大的祖国与邻邦。谨以此书迎接与纪念二○○七——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九十周年。
-
原来如彼刘小磊从1984年创刊起,《南方周末》关注往事类题材,追寻“已经成为历史的新闻背后的历史”,草蛇灰线,伏击千里,中国历史的规律往往潜藏其中。历史总是在似是而非地进行着,她的秘密往往在一些片羽飞鸿中真实地闪现。当后人偶然翻开尘封的一页时,或许发现事实并非原来如此。《南方周末》往事版,以新视角回望历史上的人与事,在读者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往事版的前身,叫作“解密新闻”,要做的内容是追寻“已经成为历史的新闻背后的历史”,草蛇灰线,伏击千里。本书精选了将近几年来往事版的文章,并配有丰富的图片。这是《南方周末》往事版的第二本文集。第一本叫做《迟到的故事》,前年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是我起的名字,结果很多书店把这本书摆在散文架上,销路可想而知。编第二本时,我想,这次一定要听出版社的意见,取一个不容易上错架的名字。这种文集不太好起名,想了几个,或失之空泛,或面孔太板,或“书袋”气太浓,最后由出版社定了现在的名字。不仅书名如此,从文章的大致归类,栏目名的设置,封面上的介绍文字,到进一步消灭错别字,都是出版社朋友们的劳动,没有他们的“包装”,这本书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当然,如果没有作者对《南方周末》的支持,就不会有这些文章了。他们是这本书的创造者。
-
谁红跟谁急韩石山一本严肃的批评集,却起了这么个嬉皮笑脸的名字,怕也只有韩石山会这样。 韩氏为文,嬉笑怒骂,游刃有余,批评自然不会例外。 王朔、王蒙、余秋雨、余杰、汪曾祺、钱锺书、贾平凹、韩少功、路遥、刘心武、陈漱渝、萧乾、梁从诫、谢冕、魏明伦等等,都是曾走红或正当红的文化名人。人们敬之惟恐不及,哪里会想到他们也有什么不是。然而,韩石山却独具胆识,敢于对他们一一评说,有理有据,不留情面。你或许不同意他的观点,其立论之新奇,行文之恣肆,却不能不让你击节赞叹。 这些文章,发表之初,大都引起相当的轰动,部分篇章曾收入作者的随笔集中,惜乎从未收集成册单独出版。这次结集前,作者做了细致的修订,并在每个人物之前,加了相应的说明文字,使全书更具完整性和可读性。
-
2099年饶雪漫 等著现代少儿文学奖,提升少年儿童的文学水平,提高少年儿童的鉴赏能力。启发其创意,培养其开阔的世界观以及对社会人生的关怀。海雅的爸爸为了医治工人的手花去不少钱,全家不得不搬到传说中的鬼屋。海雅与顽皮的阿康以及爱好文学的转学生谷风,不打不相识,结为分不开的三剑客……——《我家是鬼屋》陆丽雅校园里最引人注目的哈韩一族章小引看似美丽独特,性格张扬,内心却怀旧且羞涩。她喜欢收集漂亮的花糖纸,十分怀念与初中同桌大D之间那份纯真和美好的情感,后来遇到了死对头[鱼头],故事就这样好看好玩地发生了……——《花糖纸》饶雪漫一群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有的品学兼优,有的热心助人,有的调皮捣蛋,面临中考,烦乱的课业、网络的诱惑,让他们对未来没有把握……——《年少青春纪事》王文华2099年,蝶十三岁。蝶所属的新世代都经过基因筛选重组,而她却是母亲意外怀孕所产下的[旧人类]战争正从地球另一端逐渐逼近,即将改变蝶所熟悉的一切……——《2099年》侯维玲<
-
我的心在乌云上面邵燕祥 著本书为我社"当代散文大家精品文库"之一。作为著名随笔杂文家的邵燕祥,堪称我国当代的杂文大家。其作品沉实犀利,思想深邃,艺术厚重,是有责任感、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此书收入他的作品五十余篇,均为其从未结集出版过的新作。作者简介:邵燕祥,1933年生于北平。1945年至1976年的经历,在这本书里缕述甚详。1979年起被正式恢复发表作品的权利,随后从1980年至今,出版了作品集五十多种,并编角实录体的《沉船》、《人生败笔》及人书信集《旧信重温》。
-
读心之书平路 著这是一本优美的散文集。在书中,把心事以城市、情爱、寂寞、岁月来划分。城市部分写她在香港担任光华文化新闻中心主任这一年来,与香港人、事、物的连结,有SARS、有梅艳芳、有香港的电影、植物与海,还有驱风油;情爱部分则写猫狗、金鱼,儿时与年少回忆,以及一再幻灭又被重塑的理想伴侣形象;寂寞的部分,心思绵密的平路,挖掘出:一个作家面对缺席读者的寂寞、一个凡人独自面对肉体病痛时的寂寞;岁月部分最是动人,平路以文字刻划年迈的双亲,她精工描写两位老人尽力隐瞒却还是藏不住“年老的细节”,透露出中年子女的无奈,乏力挽回“全家福美好时光”的忧伤跃然纸上。
-
温柔啊温柔六六 著六六的作品《双面胶》问世以来,受到各大强势媒体的关注,北京新京报、上海新民晚报、西安华商报等20家媒体竞相连载,在读者中影响广泛。很多读者在追问作者本人的实际生活,也有十几家媒体就这个问题采访六六,这本随笔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回答了这样的问题。真实展现了作家六六的生活工作和情况。.全书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我家卡拉是小资”:六六以母亲的口吻记录了猫猫卡拉的生活,母性的光辉不逊于任何一位真正的母亲;第二篇“最喜小儿无赖”:作为新加坡国际幼儿园的老师,六六如数家珍地讲述了那些让人笑到喷饭的小豆豆;第三篇“酒后的男人很可爱”:外刚内柔六六,让锅碗瓢盆的叮当声响显得如此的智慧与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