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
像李敖一样幽默何平 著“后李敖时代”,是一个解构、破碎的时代,是一个顾左右而言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会忘记了“文字李敖”,沉浸在“后李敖”的“影像时代”外此不疲。我们谈李敖不再是放在某一个文学谱系,而是像关注娱乐明星一样关注李敖。和其他幽默不同,李敖的幽默不是隐匿的,他是中国现代作家中少有自学地让受众意识到“我要幽默了”的人。他通过夸张、变形,甚至是自毁形象,把受众带入自己预设的幽默情境。他追求的是幽默的戏剧化、表演性。李敖继承一个伟大的传统,那是由鲁讯、周作人、胡适、林语堂、陈独秀等所开创的文学启蒙传统。同时李敖又在开创着一个传统,在这个传统中,李敖正在改写着现代作家的生存和写作方式。
-
琼美卡随想录木心本书是木心继《哥伦比亚的倒影》后重磅出击的一部新作,辑录了木心散文46篇。在本书中,读者可以一如既往地体会木心先生行文“丰沛而娴熟”的技巧,他“善用汉赋般的奇字”以及“在别人说不下去的地方说出别开生面”的话的特色。木心的作品绝少重复自己,用字非常讲究,标点也讲究。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经这一次修订,被删去了原来繁体字版《福气》一小节。书中的各篇标题都是两个字的,如《剑柄》、《我友》、《王者》、《缀之》、《邪念》、《卒岁》等等———奇思妙想,终篇不绝。2006年初,木心这个名字开始开始为大陆的广大读者所知晓。其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大卖特卖,一个月内就曾加印三次,洛阳为之纸贵。在时隔半年后,木心再度携两部重磅作品冲击大陆图书市场,其中一部就是《琼美卡随想录》。木心的作品颇具争议。喜欢的很喜欢,像上海作家陈村说的,“木心是中文写作的标高”;贬低的则一贬到底,说他矫揉造作,语言太过雕琢。两极的意见反馈使木心的作品看上去充满了魅力。这本书辑录了木心散文46篇,为了书的出版,木心做了大量“减法”,把书里所有关于“我”的解释性语句全都删去,保持了含而不露的一惯风格。这本书的责任编辑介绍:木心用字非常讲究,标点也讲究。奇思妙想,终篇不绝,细节里藏着生活。行文“丰沛而娴熟”,“善用汉赋般的奇字”,“在别人说不下去的地方说出别开生面”。
-
人与永恒周国平简介我不相信人一生只能爱一次,我也不相信人一生必须爱许多次。……你是深谷,一次爱情就像一道江河,许多次爱情就像许多浪花。你是浅滩,一次爱情只是一条细流,许多次爱情也只是许多泡沫。 周国平是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出版各类著作二十余种,其中《人与永恒》是他最受读者欢迎,也是他最喜欢的一本书。这本书是周国平的一本随感录,也是他的第二本书,对于周国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1987年出版以后即长销不衰,在广大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这本书贯穿着对人生重大问题的哲学思考,诸如生命,痛苦,爱……周国平的文字是送给热爱生活,情感深沉丰富,追寻人生价值探求生命意义的读者的一份珍贵的礼物。他的这本随感集被评为陶冶性情最应阅读的十本书之一,也在于其中谈到许多为人处世的哲学。这种哲学式的人生解读,既不是一种世俗的圆滑哲学,也不是游离于尘世之外的出世哲学,而是追寻幸福感悟生活,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更贴近一个有着痛苦心灵的人的哲学。正如在书中所说:“人是唯一能追问存在之意义的动物。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把自己当作尺度去衡量万物,寻求万物的意义。可是当他寻找自身的意义时用什么尺度呢?仍然用人吗?尺度与对象同一,无法衡量。用人之外的事物吗?人又岂肯屈从他物,这本身就贬低了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意义的寻求使人陷入二律背返。” 周国平在谈到《人与永恒》时说:“我自己喜欢它,是因为它完全是无意为之的产物,脑中闪过一个思绪,一点感想,我就随手记了下来,心态非常自由。它记录的仿佛是思想的原生态,而这样的原生态是存在于每一个感受着思考着的人的头脑里的,很容易引起联想、勾连、撞击、共鸣、惊疑,我想也许正因为此,就也获得了读者的喜欢。” 我想,人生种种大谜,谁也不可能找到最终的谜底。说不定每个谜都有无数个谜底,因而也就没有谜底。我的兴趣在猜谜,而当我每次似乎猜中了谜底,却发现真正的谜底似乎又离我后退了一步之时,我就觉得这谜更加有趣了。 周国平是中国读者人气度仅次于余秋雨的学者和作家。《人与永恒》是周国平的代表作之一,以随笔短语的形式阐述了他毕生对人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包括人、自然和生命、爱、孤独、人生、美、超脱、幸福和痛苦、幽默、女人和男人、天才、婚姻、死、时间和永恒等26个话题,内容精辟而深刻,文字优美而富哲理。
-
我的故乡在天堂摩罗一次对信仰的痛苦追问,对终极的思考,对彼岸的探寻。给中国文坛带来了一阵阵清醒的飓风。如一枚大旗一样地扫过,在心灵久已干涸的中国大地上留下了一道道清晰的背影。这个青年作家就是摩罗。——《文化月刊》记者 刘如潮这是一个信仰失落和信仰重建的时代。所有的中国人,以及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国家,目前都面临着一个意识形态重建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彭亚非这些年来,摩罗虽然在不断变化着,但他有一个东西一直保持得挺好,就是这种很孤愤、很自由、很民间的状态。在社会与文坛都越来越世俗的情况下,这种状态是越来越重要的一种状态。——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白烨对中国人没有信仰问题的思考一直以来困扰着我们,因为没有信仰,我们内心毫无愧疚地对同胞举起屠刀,没有信仰,几乎没有了内在道德的约束而为所欲为。摩罗从对历史、文学和现实生活现象的阐释,发现信仰在我们生活中的缺失以及这种缺失给我们的民族带来的灾难:缺少对罪恶的恐惧。人与人,人与万物是平等的,但我们一连在犯着对他人,对万物的错误。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中国人一直很少思考,现在摩罗先生走出了探索的历程并发出了震耳发聩的声音。凭借此书能引起读者的反思。
-
我们这个时代肝肠寸断的表情张洁他的安静里有一种渐行渐远、让人无法留住的绝望,不,不是安静,而是力不从心,像母亲去世前的那些天一样,万事都提不起他一点兴致。一种不祥之感,慢慢地将我攥进了它的手心。我也看出莎洛特为鼓动哈里森的兴致所做的努力,想必她早就看出这些。她问我:“给哈里森什么?” 我说:“鲜花。”那是两束或白瓣绿芯儿或绿瓣嫩黄芯儿的小菊花。莎洛特没怎么吃饭,而是一味在椅子上转来转去。刚结束一个故事,又说她看见青年时代的男朋友了,她得过去寒暄几句。在她过去寒暄的时候,哈里森一直注意着她的动向。回到座位上,她又笑着说那其实并不是她青年时代的男友,她不过是在开玩笑。可哈里森还是不时回过头去,对那男人望了又望。这可能正是莎洛特的期望? 不知不觉,我也开始找些轻描淡写的话题:“哈里森,记得你从前写给我的信吗?你写到童年在宾夕法尼亚的生活,真是很美的散文,为什么不写下去呢?” 他说:“我正在整理。”我听出他的勉强。心想,哈里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 我又说:“你用的还是那台老雷明顿打字机吗?” 这时他才提起一点兴致。“噢,你还记得它……” 接着我就弄巧成拙:“那条老狗还好吗?” 莎洛特说:“去年死了,它生下来就有问题,老跑医院。” 我懊悔不已,生怕这个话题使哈里森伤感。分别的时候,莎洛特在我脸上吻得很重、很深,我也深深地吻了她,多少心事,都在我们彼此的深吻中作了交流。我不舍地望着他们在风中远去的背影,心里有莫名的忧伤,不由得对唐棣说:“希望明年再来美国的时候,我还能见到哈里森。”可心里玄玄地想,可能说不定哪个刹那,我就看不见他了。在母亲过世的那场大难之后,我似乎能听到别人无法听到的死亡的脚步声。没想到十三天后,我的预感果然成真! P6-7
-
浮生胡言胡续冬2003年11月11日,第一份《新京报》携带着油墨的香气出现在众多北京市民的手中。当时,我担任这份注定辉煌的报纸的文化副刊部主笔,主要任务是搜寻志同道合的社会贤达人士充任我们的专栏作者。 创刊之始,《新京报》的总编辑以非凡的勇气,认同了两个专栏版的存在,一个是每日专栏,另一个专栏名为“首都”。顾名思义,每日专栏的作者是固定的,每个人每周四篇;而“首都”专栏作者并不固定,邀请的是生活在各个国家首都的作者。述说当地的风土人情,这展示的是《新京报》的国际化视野。在“首都”的作者中,惟一每天出现的就是胡续冬了,这个勤奋的家伙当时在巴西利亚一所大学任教,杏坛操作之余每天为《新京报》舞文弄墨,其“桑巴故里”专栏持续了整整一年之久,直到他从巴西利亚大学回到北大……人回来了,但其专栏在读者中认同度之高让我们无法舍弃他的文字,只好将他的专栏名字改成了“浮生胡言”。 如你所知,“浮生胡言”中的“胡”当然有两层意思,概括起来就是“ 一个姓胡的家伙关于人生的胡说八道”。胡续冬认同这个有些自嘲感的名目,当然缘于他作为一个读书人对自己的信心。 媒体上的专栏,虽然都叫专栏,但五花八门,各种文体各种内容都可入内,是典型的大杂烩。胡续冬的文字在良莠不齐的专栏里能够脱颖而出,受到大面积的欢迎——我一度停了他三个月,收到广泛的骂声——当然有其道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因为他非凡的洞察力。 从本书内容来看,胡续冬写的都是小事,毫不夸张地说,甚至很少超出家庭朋友生活范围的点点滴滴。从小事入手是很多如他般的学者所不屑为的,这正是胡续冬的可贵之处。所谓见微知著,所谓微言大义,在胡续冬的文字中一览无遗。很多做学问的人皓首穷经,得意于方寸之塔,也是我所景仰的,但参与社会,在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把话说出来,更显得可贵。 30年前在乡下,看到有人为家家户户安装广播喇叭,发通知,播新闻,念文件,给我的印象非常之深。类似的事情从有人类以来到今天,从今天到将来都是一样的。很多学者洁身自好,固然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但将阵地自动让出,实在让人心有不甘。这些是题外话,就不多说了。 现在,“浮生胡言”结集出版了,对胡续冬,对《新京报》,对我这个第一任责编,都是一件幸事。胡续冬和我还能经常坐在一起小酌几杯,胡说八道几句,而《新京报》地覆天翻,物是人非,实在让人不胜唏嘘,唉。 本书凸现了一个另类知识分子对日常生活和当下大众文化进程的趣味性观察,分成“浮生”和“胡言”两个部分,“浮生”部分主要是以作者和妻子的日常生活为线索进行的杂感、杂议。“胡言”部分主要是作者的大众文化时评和文化随感,有一种独特的“书斋无厘头”效果。
-
出走十五年.余秋雨著作余秋雨著这本书收录了我考察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十五年间写下的小部分文章。我的考察,路虽不少,但主要还是在寻找各大文明的“经络系统”和相关“穴位”,因此一路上所遇到的艰难是双重的:行旅的艰难和思考的艰难。其实还有一项更隐秘的艰难,那就是表述的艰难。我不能把行旅者独特的精神悖论展示给读者,也不能把路上已经解决了的艰难说得危言耸听,更不能把思考中尚未获得晓达的障碍丢给读者,以上这重重叠叠的表述的艰难,几乎贯穿了我十五年的全部时日。因此,读者看到的这些文章,不管表面上如何轻松洒脱,字字句句都伴随着生命的全方位煎熬。我历来非常珍惜自己的文字,这是读者能理解的。我考察中国文化的篇什被选编和转载得较多,这次选择主要偏向于我考察世界文化的部分。——余秋雨
-
一个人的非洲洛艺嘉 著洛艺嘉是一个走遍非洲全境的中国女子。她三年时间走遍非洲东、南、西、北、中部22个国家,欧洲26个国家,用自己的笔写下了这里的方方面面。这种行走和记录并非走马观花,而是深入这些国家的方方面面:餐馆、赌场、红灯区、贫民窟、高官豪宅、兵营、渔港、部落……她写创业、挣扎、凶杀、战火、疾病……以记者的犀利和女作家的敏感扑捉异域真实生活。 本书的文字淡雅中充满着灵动,平和中透露着犀利,非洲旅途的艰辛与孤独在字里行空间却是天马行空的洒脱。
-
天使在人间高洪波这套丛书并不是对我国已近百年来的儿童文学成果的全面展示,而是以“爱”的主题为宗旨,从中选遍了小说两卷、童话和散文各一卷。在编选过程中,我们再次为“爱”之丰富与博大而感动。我们没有想到,在这个看似陈旧而单一的主题中,居然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形态,也让我们真切地领略到为何“爱”会成为文学永恒的主题。“爱”,的确是不老的言说。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也发现,孩子稚嫩的心灵对“爱”那么的敏感,无论是亲情、友情、师生这情还是朦胧的爱情,都是那么的渴盼。我想,今天的孩子们也有同样的渴望。这套丛书能够滋润童心,让孩子们感受爱、思考爱,寻找到爱的真谛。同时这套丛书也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如《儿童文学》典藏文库、《冰心儿童文学体集》(美绘版)等。他们对我国儿童文学经典的重新发掘,为推动一种健康纯正的儿童文学新主流阅读取得和保护我国原创儿童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虔诚的、切实的努力,而“天使在人间——爱心诵读名家作品选”这套丛书的策划与出版,无疑再次显示了他们的这种眼光、气度和品位。[看更多]
-
头文字B之黑色幽默百格格此书定位在校园文学。写的是作者从大学走到工作岗位的种种心理变化,也许每个人都要经历挣扎、喜悦、彷徨和木然,但是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心脏血液流动的声音也是一件值得珍惜的事情。为此,作者以自己为原型,描述了那些轻易就逝去的岁月里的蛛丝马迹。为的是与那些同样有此想法的人产生共鸣,抑或为那些已经麻木不仁行走江湖的人们以回忆的理由。语言幽默犀利,到处充满微妙的想象和果而敢的猜疑,让你可以在一笑而过中找到同桌借你的那块橡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