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
有书乃城谢其章本书是藏书家谢其章近年所撰写的书话文章的合集。书中所选文章延续作者一贯的风格,依托作者本人收藏的旧书旧刊,以生动晓畅的笔调,从故纸堆中挖掘陶亢德、顾冷观、周今觉、叶冈等近代文化人物鲜为人知的掌故,起底《围城》《传奇》《新儿女英雄传》等文学名著和《小说月报》《文艺复兴》等民国老旧刊背后的故事,讲述藏书圈里的趣闻轶事和寻书过程中的种种见闻。书中亦选有几篇回忆旧日生活的文章,展现了作者在书话文章之外的写作功力。
-
西南书乔丽《西南书》是傣族作家乔丽以中国西南地区为视角撰写的一部散文集。在本书中,作者频频回望故乡,反复吟咏着和她有关的一切:水墨画般的云南德宏与它的历史;从云南文山走到国际视野的楚图南;与友人一起探访临沧双江的茶山;在梅里雪山开启的转山之旅;探访徐霞客久驻的宾川鸡足山;触摸宣威可渡古镇的摩崖石刻……区别于口号标语式的民族书写,乔丽是以诗人的口吻,在记述个人成长的同时,重新认识和探索自己身上藏匿着的傣族基因和文化。
-
月亮的人文史黄兴涛以近代国人对“月亮”感知的变化为切入点,探讨月亮的近代新知(如月食和月球新知识)的传入、论争、接受,国人对月球新意识、新观念的产生、演变,诗词和小说中月亮的文学意象之变化和书写,“嫦娥奔月”各种戏剧的新编与排演,各式“月球旅行”科幻故事的想象,中秋节日习俗在近代的变迁等多角度多层次的内容,揭示近代国人与月亮之精神关联,见证、了解和感知近代中国历史尤其是人文之史变迁的某些独特面相。
-
潘祖荫日记(清)潘祖荫,蒋云柯、蒋伟平整理《潘祖荫日记》收录整理潘祖荫自咸丰八年(1858)至光绪十六年(1890)间共三十多年的日记,间有间断。潘祖荫出身高第,官至军机大臣、兵部刑部尚书,更数掌文衡殿 试,在南书房近四十年。他的日记在生活经历、日常琐屑外,深藏着许多珍贵的金石学、考古学、艺术史、图书流通史、艺术品交易的信息,并对晚清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 化,乃至官场生态、应酬外交、教育科举皆有反映,是晚清社会面貌、士大夫生活的一个缩影。潘祖荫存世的日记有写本、刻本和石印本三种,内容有少量交叉,此前从未整理。本次 整理合体,贡献了一个相对完备的潘祖荫日记。
-
读史札记张延庆 著本书是作者十余年品读史书的心得体会。全书共包括约50篇文章,文章篇名如宽恤、容止、如一、中的、反覆、感悦、惑溺、谦退、有行等,多从史书中提炼而来。本书内容以品读二十四史为主,又兼顾对其他史书如《左传》《汉纪》《后汉纪》的品评等。内容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文笔凝练晓畅,语言深入浅出,主题明确深入。作者围绕忠孝节义等内容,在直抒胸臆的同时,重视间接隐性的揭示。每篇的开头或结尾多有表明主旨的语句,延续《读史札记(壹)》的写法用以表明篇章的主题或意图。
-
躺着奔跑李鑫 著从磕磕绊绊开书店,到成为小城里的“网红”,从“哟,这还有一家书店呢”,到“哟,这家书店还开着呢”,六年半以来,李鑫坚信两件事:一是,“我欣赏大都市的快,也喜欢小城的慢。”“在小城也可以护好心中小火苗,在慢节奏中也能学习和成长。”二是,“我很快乐。”“我要是哪天要饭了,也是颠着碗、哼着小曲去的。” 不想卷 不摆烂不鸡血不被激用自己的方式,过想要的生活。
-
绿了芭蕉李延源《绿了芭蕉》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作者以记者身份长期深入边地拉祜族村寨采访报道,以口述方式描写回流边民、村医、村干部、道德模范、大学生等普通拉祜人的生活、工作经历,通过接地气、具民族性的当代“中国故事”,记录了在大时代折冲之中个体生命闪耀着的人性之光,见证了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与时代发展共振、走向美好生活的珍贵瞬间。 作者以直抵时代核心本质的叙事方式和书写态度,将拉祜族文学的“细语”融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众声”,展现拉祜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为当代民族文学的书写提供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档案”。
-
十个苏东坡王亚 著苏东坡爱喝酒,酒量却不如白乐天;苏东坡爱饮茶,专门写《啜茶贴》教朋友煎茶;苏东坡还是“吃货”,专门到同州吃蒸羊羔……读苏东坡,跨越千年,走一走他经过的路,遇见那些与他相似的人,陶渊明、张岱、黄山谷……每一篇帖中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段文章中都蕴含着生活之味。走近苏东坡,感受古代文人们的精神生活与内核。
-
海上三坊七巷贞尧仔《海上三坊七巷》是一部充满地方历史人文韵味的散文作品,作者从“闽在海中”,“三坊七巷形出水中、神在海上”的观察视角入手,梳理了古时福州城和近代三坊七巷涌现出的众多仁人志士的丰功伟绩与传奇逸事,展现出他们海纳百川,维新图强,推动中国近代史发展进程的历史价值。作者笔下的三坊七巷,并非停留于对其建筑范式的描摹,而是更深入地挖掘独属于三坊七巷的人文精神遗产以及给后世留下的教训和启示,从而传递出注重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三坊七巷融入新的海洋文明、唱响中华文明,从而让世界看到更好的福州的当代意义。
-
中国古典学杜晓勤 主编《中国古典学(第四卷)》为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登载以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为考察对象的语言、文学和文献研究的论文,各学科的专题研究与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并重。本卷为“古代文本文献形态研究”专号,立足于中国古典学研究中三个重要的“形式”问题,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文本形态问题、中国古典语文学中的语言形式问题、中国古典文献学中的物质形态问题,借助语言、文学、文献、历史等多学科的交叉对话,展开深入的专题讨论。《中国古典学(第四卷)》既重视古代作品的文体、文类、文本形态等内部机理特征,又关注相应的文献、书籍、物质形态等外部要素,尝试为中国“集部之学”的本土话语建设提供有益的案例支撑和学理讨论,并融入对“中国古典学”的整体思考之中。书中的代表性文章如《数字古文献学的理论意义》《明集整理的一种前景:“细读”“远读”转换及其潜能》《作为事件和辞例的“作”篇》《以“法”为法:晚近词法著述与词学研究之路径》《凝而未定:明代古典诗歌总集的经典焦虑与文本动态》《写卷·题板·刊石·墨纸:一部宋代“寄题”诗集的生成》《依形辨体,因体分型——关于古籍版刻字体研究的几点思考》等,皆自具特点,实证与理论思考兼备,体现出强烈的前瞻意识与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