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
-
滇池治水记冉隆中 著该书是一部关于滇池治理的报告文学力作。十多年来,作者冉隆中先生一直关注着高原明珠——滇池。本书即是他长期观察和实地调查之后的沉淀之作,本书以滇池治理工作为主线,从滇池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形成演变为抓手,其将滇池置于昨天、今天、明天时空中进行审视,以宏大的视野从诸多层面对滇池治理进行梳理,从而以文学的笔触,通过严谨而不失活泼的文字,给人们呈现了十八大以来滇池治理的总体成效和突破性进展。该书可读性强,文学价值和现实价值兼具。
-
白衣披甲 家国情怀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著本书旨在弘扬正能量,宣扬先进典型。通过记述九三学社成员抗疫先进人物的事迹,展现他们至真至善,乐于奉献,敢于担当,正直勇敢等积极正面的品质;展现在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和各行业工作者所呈现的家国情怀和仁心大爱。收编的每篇文章,记述参与此次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过程中一位社员的感人事迹。侧重战斗在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包括全国各地赴湖北武汉医疗队的社员同志和湖北的社员医务工作者。此外,在其他不同领域和地方为抗击疫情做出积极贡献的社员同志(包括踊跃捐款捐物,积极寻找和运送物资,提出重要可行抗疫建言献策,等等)。
-
十年孙玉胜 著典藏版内容简介 朝发夕至,路上十年 孙玉胜是《东方时空》的创办者,本书回忆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栏目背后的故事与细节,以及重大事件、大型节目报道的背景、过程,也有作者对电视新闻理念的思考与体悟。本书结尾处,作者预言了“直播未来”,如今“直播”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 《十年》既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书籍,也是一部励志的创业史读物。 孙玉胜和他的央视同行们用近乎痴迷的对新闻理想的追求,告诉后来的人们,既仰望星空又俯身倾听,在百年变局的宏大背景下继续讲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依然是新闻人zui可宝贵的品质。 《十年》已是国内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必读课外书,也适合媒体从业者及相关专业学子阅读。 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十年》,新增20多幅台前与幕后的照片,订正一些符合时代的表述,是为典藏版。 典藏版设计特色 l大十六开,四色印刷,还原台前幕后历史感。 l高清修图,图文并茂,辅助阅读,还原历史现场。 l双护封,外封折叠设计,尽显央视新闻频道十年珍藏镜头 l全木浆纸,护眼环保,舒适阅读
-
寻找支格阿尔郭菲 著《寻找支格阿尔》是一部纪实小说,以中国精准扶贫为主题,讲述了驻村“第一书记”和年轻的“村两委”组成“铁三角”,带领格洛村彝族同胞脱贫致富的故事。书中谈及了几乎全部脱贫攻坚会涉及的主题——小额信贷、医疗、教育、住房、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移风易俗、反腐等。通过一个小凉山彝族村落村民和村貌的变迁,展示了精准扶贫以来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描绘了一幅“小康中国”的壮丽画卷。
-
希特勒的最后十二天让-克里斯多夫·布里萨尔,拉娜·帕尔申娜 著,董智弘,张健 译1945年5月8日,德国纳粹投降。一周前,希特勒在柏林总理府的地下掩体中自杀。从5月1日开始,苏联方面便对希特勒之死展开调查,并搜寻希特勒夫妇的遗体。得出的调查报告却封存起来,成为秘密。七十多年后的今天,这批档案终于重见天日,从而揭开了二战的终极秘密。 经过与俄罗斯有关部门历时两年的交涉后,调查记者让-克里斯多夫??布里萨尔和拉娜??帕尔申娜终于接触到这批档案,得以窥探苏联间谍追寻希特勒遗体的不凡经历。苏联人是否在停战次日成功辨认被烧毁的尸体属于希特勒本人?为什么斯大林当时让全世界都以为希特勒成功逃脱?……因为没有遗体,种种疑问飞速蔓延,至今依然引发人们的想象。
-
生死之交长报君 著本书是一部来自中心疫区的第一本治愈者口述实录,既讲述病患者自身经历生死人生体验,又以亲历者身份讲述治疗过程中被医护人员、亲人、朋友以及身边援助者“治愈”的感受。大疫面前,爱、感恩、责任、勇气、信念、守护……这些最朴素的****,没有被疾病击垮,反而磨砺出更清澈的光芒,读后不禁让人动容。该书以口述实录的形式、朴实自然的文笔、细腻生动的情节,呈现了病患者这个群体特殊的经历和心理,真实记录了医护人员不畏生死、毅然前行、坚守一线拯救生命的大爱,揭示了病患者对生命、生活的执着和热爱。
-
一村之长王钢 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广泛宣传“最美奋斗者”的先进事迹,传统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奏响新中国奋斗交响曲,高唱新时代奋斗者之歌,用英雄模范的感人故事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守爱国情怀、坚定奋斗意志,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一村之长》一书生动记述了党的十九大代表、“最美奋斗者”裴春亮坚守“乡亲不富誓不休”的誓言,十多年间捐款2.1亿元,带领太行山深处乡亲们通过不懈拼搏奋斗,取得决战脱贫攻坚胜利的感人事迹,鲜活呈现了中国“村”的风土人情和沧桑故事,深刻诠释了“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本书语言生动、结构宏阔、内容丰厚、图文并茂,既有社会宽度,又有历史纵深,充分展现了“最美奋斗者”裴春亮和乡亲们脱贫攻坚的艰苦历程。
-
清风别院大宁 著故事在一个叫清风别院的养老院展开。到这里养老的人都要用化名,意在隐去真实身份抛开过去,开启全新的人生。这一情节设置本身,就有鲜明的乌托邦或理想主义色彩。养老院聘请了幾位顾问,他们的身份是退休教授、书法家、老中医、商业成功人士、退休官员、退休幼儿教师等。通过这些人汇聚在清风别院“新生活”展开的过程,演绎了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价值取向、情感生活等等。 小说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代际冲突以及老年再婚、对待死亡态度,家族企业接班等情节内容,塑造了幾位不同的老年形象。
-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清水洁 著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年轻女子猪野诗织在日本埼玉县JR桶川站前遭人持刀刺死。 受害者生前因长期受到跟踪骚扰而多次向警方报案,警方却未予重视,最终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记者清水洁在调查这一事件的过程中,依从受害者生前留下的“遗言”的引导,多方走访查证,在警方轻视线索、调查不力的情况下,以记者的身份找到了实行犯,进而揭露了警方对受害者生前报案的漠视、敷衍,以及案发后试图抹黑受害者、掩盖渎职事实的行为。 此案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推动了日本《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的出台。 本书是该事件的全记录。
-
UN维和步兵营王昆1988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运动委员会;1992年4月,中国**支“蓝盔”部队出境执行任务;2015年中国**支维和步兵营在济南军区组建并开赴南苏丹;2016年7月,维和步兵营遇袭,中国军人2死5伤,大量难民伤病交加,亟需医疗救助;随后,中国**5批维和部队医疗队在接到联南苏团总部指令后抵达南苏丹瓦乌维和任务区,展开救助营救……《UN维和步兵营》为军旅长篇非虚构作品,是中国**部以“国际维和”为主题的军事长篇作品。作品以2016年7月发生的中国维和军人遇袭事件为背景,描写中国维和军人根据联合国指令,展开的一系列医疗救助、反恐行动、城市建设等各种活动,全面展示我维和军人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