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
-
做南丁格尔这样的人谭小萍 著杜丽群,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广西艾滋病科护士长,“白求恩奖章”“南丁格尔奖”获得者,与广西艾滋病护理团队在艾滋病护理一线奋战16年。本书是一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报告文学,以杜丽群为主要写作对象,表现了以杜丽群为代表的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医护团队大爱无疆的精神境界,用具体事例宣传了广西甚至是中国在“防艾”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宣传了“防艾”知识,引导社会关注、关爱艾滋病患者。
-
英雄时代李迪 著本书收录《李迪文集(公安文学卷)》中。这是我国第一部可读、可视、可听的报告文学作品。著名作家李迪三下深圳,深入警营采访160余名功模民警及其家属,从中遴选30多位典型代表,创作完成了这部真实感人、生动鲜活的报告文学作品。 作为深圳公安史上首部报告文学作品,《英雄时代——深圳警察故事》浓墨重彩记录下深圳警察无悔奉献、能征善战的奋斗历程。书中描写了数载如一日躬耕辖区净土的姚一元、巾帼不让须眉建功一线的优秀女警刘晓光,刻画了挺身而出虎穴擒凶的冯景华、临危不惧除恶制暴的刘永辉,介绍了深云平台创新团队、南园社区警务室“深圳枫桥经验”等创新团队的故事,讲述了配合丈夫打伏击的罗静梅、全力支持公安事业的朱海珊等好警嫂代表的故事。 众多媒体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高度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艺术报》、《文艺报》、《人民公安报》、《北京日报》、《啄木鸟》杂志等报刊选发了部分篇章,人民网、中国青年网等网站进行了转载,好评如潮,在全国警界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
一个公民的成长笔记曾维浩《一个公民的成长笔记》是一个中国普通公民近60年的生存体验、思考与自白。作者依循“宪法与人”的关系,回望中国大地,从个人生活的细部切入历史长河,自20世纪60年代荒僻的湘西山村到21世纪的南部沿海开放城市,用个人成长历程感受并实证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发展,在质朴的叙事中寻找公民权利、检讨公民义务,以真实细节彰显集体记忆、记述文明进步。
-
一级英模陈先岩的故事李迪 著长篇报告文学《一级英模陈先岩的故事》生动讲述了陈先岩牢记宗旨、亲民爱民的故事。 陈先岩是扬州市公安局的一名普通社区民警,自从转业到公安,一头扎进百姓,没有轰轰烈烈,尽是鸡毛蒜皮,在婆婆妈妈的工作中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被誉为“治安防范的能手,群众工作的高手”。他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称号,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当选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被推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主席团成员。
-
乳娘唐明华 著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主要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胶东区委创办胶东育儿所抚养被迫转移的八路军后代,先后有300多位保育员(又称红色乳娘)在极其艰苦、危险的战争年代视乳儿为己出,在艰苦困难时呵护备至,哺育革命后代的故事。乳娘群体用超越血脉亲情的大爱,展现了中国母亲无私无畏的母爱和奉献精神。讴歌了一群伟大女性在峥嵘岁月所展现出的党群一心、军民一家、血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人间大爱。
-
红船启航丁晓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红船精神”,传承初心使命,谱写时代篇章,本书围绕嘉兴南湖红船,通过生动情节和典型细节描写,结合宏观与微观的叙事,由点及面,从历史讲到今天,立体地展现党的先进性之源——“红船精神”。全书40万字,分上、下两卷。上卷《红船劈波行》,写历史,讲述了五四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以及中共一大在上海望志路和嘉兴南湖召开的经过,完整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艰难历程。下卷《精神照人心》,写现实,次完整、系统、立体地讲述了南湖革命纪念馆三代馆舍的建立、南湖革命纪念船“红船”的仿制,以及浙江人民弘扬“红船精神”的感人事迹。
-
理想照耀中国《理想照耀中国》编委会,梁振华,王柯 编本书是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的官方授权图书,以40个故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100年来,团结和引领中国人民,高擎理想和信仰的炬火,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动人征程。本书包含剧本故事、剧照,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人物包括《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者陈望道、中共一大的“红船卫士”王会悟、“黄埔三杰”之首蒋先云、创作《歌唱祖国》的作曲家王莘、“两弹一星”的功勋邓稼先、新中国个体工商户人章华妹、被摔284万次的中国女子柔道队男陪练刘磊磊等。
-
塔鱼浜自然史邹汉明本书缘起于作者经家乡塔鱼浜拆迁后,由一只旧碗开始回忆童年的故乡。从“一只供碗”引入,后分为七卷,每卷主题鲜明,进行“关键词回忆和写作”,以物为题展开写江南乡村人的生活,七卷分别为:“地理志”——以单个地点,如“西弄堂”“水泥白场”展开;“地理志附:父亲的老屋”——以老屋各处,如“厢屋”“灶头间”展开;“岁时记”——以各种节日展开;“动物记”——以动物,如“母牛”“狗”等展开;“昆虫记”——以亲近的昆虫,如“蜻蜓”“萤火虫”等展开“农事诗”——以作物的播种、收割、收购的生命历程展开;“草木列传:农事诗补遗”分写了各种童年时期亲近的各种草木。作者“为物立传”,将童年生活的细枝末节作为线索聚集起来,写故乡“自然中人”的日常生活:地点、虫兽、节日、草木……众多的回忆片段汇聚成记忆的河流,还原了江南乡村的肌理,勾勒出栩栩如生的江南水乡生活的全景图。是一部“文学的自然地方志”,一本“诗意的江南风物回忆录”
-
红岩家书厉华,郑劲松,郑小林《红岩家书》选取了车耀先、苟悦彬、韩子重、何柏梁、何功伟、黄楠才、黄显声、江竹筠、蓝蒂裕、刘国鋕、罗世文、王朴、许晓轩、张学云、钟奇、朱世君、刘振美、胡其芬、文泽、宣灏等20位红岩英烈的家书,并进行相关的解读。这些家书是红岩英烈们真情实感的流露,是烈士们向死而生的绝笔、力透纸背的寄语!饱含了对父母的愧疚之心、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对爱人的雎鸠之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革命烈士的家国情怀及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每一封家书都闪烁着热爱党、热爱祖国、追求信仰、坚持真理、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亲情和谐、无私奉献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精神的光辉。《红岩家书》既有珍贵的烈士家书手迹影印件,又有感人肺腑的解读,为读者提供了一本真实生动、震撼心灵的思想道德教育读物。从红岩英烈留下的家书中,读者获得的不仅是对红岩先烈们的缅怀和铭记,更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力量。
-
重返帕米尔侯杨方 著2014 年5月19日,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侯杨方教授开发的《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利用研究团队几次前往帕米尔地区实地考察所获成果,精确呈现了包括商队经常通行的玄奘东归路、卡拉其古路和19世纪“大博弈”时英国探险队经过的纳兹塔什路,以及东下葱岭到喀什方向的喀什-英吉沙路和到叶尔羌方向的蒲犁驿路。侯教授为何要精准复原丝绸之路?为何首先选择如此具有难度的帕米尔地段进行考察?怎样在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实现路线的精准复原?侯教授在他的新作《重返帕米尔:追寻玄奘与丝绸之路》中对这些疑问一一作了解答。本书分以下几部分:一、对百年来各国探险家斯坦因、斯文•赫定、寇松等人追随玄奘足迹所作的中亚探险回顾。二、侯杨方教授带领复旦科考队复原玄奘之路的考察记。三、帕米尔是丝路*重要的枢纽。“精确”的概念,可理解为路线具体到每个山口、每条河流、每个关隘,“误差不超过 30 米”。1900-1931年间,英国著名考古学家、探险家斯坦因曾四度进行过中亚考察。在新疆境内,他试图依照《大唐西域记》英文版复原玄奘穿越帕米尔之路,却在塔什库尔干与当年的玄奘“分道扬镳”。百年后,复旦史地所科考队再次接上了历史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