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
-
等春来李武望 著稻田间,人家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院子里,树上结满熟了的果子;老屋前,乘凉的老人们轻摇手中的蒲扇……在那里,人们熟悉山野间的每一条河流,可以喊出每一棵树的名字,知晓从哪个角度可以望见美的山脊线;在那里,人们尊重自然,哼着小曲儿呼唤着即将归来的牛羊,将天然作物做成各种诱人的美食;在那里,人与人和谐相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今,农耕文明虽已日渐隐去,但这份藏在我们心底的乡土记忆,依然可以在任何时刻,激起我们内心的回响。本书将带领大家走进31个极具地域风格与文化特色的传统乡村,领略迷人的山乡奇景、悠久的历史变革,体悟老一辈人的生存智慧,感知时代变迁,寻回失落已久的乡土情怀。
-
星期一,喝抹茶青山美智子 著如果感到疲惫,就坐下来,翻开这本书,一起喝一杯香喷喷的抹茶吧。 只要一直回溯,就会发现无数个充当“纽带”的人。少了其中任何一条“纽带”,都得不到现在的生活。任何相遇,都是素昧平生的人们,选择不断牵起相互的手的结果。 美好的事情在于,那些在远方成为“纽带”人,并不知道自己给某个人带来了幸福。自己用心经营的关于生活的产物,无形中推动了陌生人的生活。 我们自从降生在这个世界上,就拥有了无数的羁绊…… 爱与命运相逢,你我,都身在其中。 《星期一,喝抹茶》延续了《星期四,喝可可》的温暖与感动。 这是一个让人重新拥抱生活,爱上生活的故事。
-
做书这件事[日] 稻泉连 著一本书的诞生要经过多少道工序? 精心构思创作的作者,服务于内容的字体,体现个性的装订,在坚守中创新的印刷,精确到每一个细节的校阅,为书赋予实体的纸张,追求美感的装帧,作为桥梁的版权代理……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所有人的全情投入,才得以塑造出一本纸质书的全貌。 在这场漫长的接力赛中,奋斗于做书各领域的匠人们不惧困难与挑战,磨练自身的技艺,逆行于喧闹的时代。他们对书籍的热爱、对职业的骄傲、对脚下道路的信念,让内容与形式相互成就,让情感找到有形的依托,让书籍染上灼热的温度。 日本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最年轻得主稻泉连,采访深耕于做书行业各领域的八位代表性人物,倾听他们的人生故事,拾取行业中的逸闻秘辛,展现精彩纷呈的做书幕后舞台。
-
纯粹·我厨房里的大象[法] 弗朗索瓦丝·莫尔贝-安东尼,[荷] 卡佳·威廉森 纯粹 Pura 出品 著,郭梦霞 译本书是一部有关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的非虚构作品。书中讲述了弗朗索瓦丝·莫尔贝-安东尼在2012年丈夫劳伦斯去世后,继续从事苏拉苏拉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事业。书中讲述了如何与象群建立新的关系,与它们一同悼念劳伦斯;如何为失去父母的犀牛和其他野生动物建造康复中心等真实故事。本书以自然流畅的语言,积极真挚的语调,讲述了在苏拉苏拉野生动物保护区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相处的故事,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是一部感人的非虚构作品。
-
最好朝南三明治 著女性在生育之前,知晓身体可能受到的伤害吗?养育了3个孩子的22年婚姻,要因为惯性而延续吗?长期遭遇家庭暴力,靠自己能离得成婚吗?随先生搬到陌生城市,事业停滞,顺势成为“家庭主妇”是应该的吗?一个母亲说不爱自己的孩子是被允许的吗?做试管婴儿是因为想要一个孩子,还是不愿意接受自己是“生殖无能”?作为一名女性,不想来月经,可以吗?送给妈妈一个跳蛋作礼物,会怎么样?22位女性作者,24个真实的生命故事 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说:“女人如果打算写小说,她必须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在《最好朝南》里,这些女性写作者用文字构建自己的 “朝南房间”。她们大都不以写作为生,把故事写下来的目的,是理解自己。 这些故事是非常私人的个体遭遇,是对个人而言有重大意义的生命片段,是在日常生活中不会轻易对别人提起,甚至连最亲密的家人朋友也不知晓的经历。 通过写作,她们向身处的境况提问:作为女性,“我”经历了什么?为什么“我”会经历这些?这些经历对“我”意味着什么?它们如何构成了“我”的一部分?她们写自己的生命,也用生命写作。
-
困在记忆里的母亲[美] 斯蒂芬·贾格尔 著,于萍 译本书记录了一段特殊的公路旅行: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进行为期11天的自驾游。在体验露营、骑马、漂流和徒步的乐趣时,母亲的健忘和不断重复的话却形影不离,作者开始追忆母亲的过去,回顾母亲如何照顾同样患病的外婆,思考作为女性,疾病、记忆、身份认同等如何在血缘中传递,以及遗忘与失去、抵抗与妥协意味着什么。 母亲和女儿不息的羁绊之间,疾病、旅行成为了弥合母女关系的契机,让我们看到母女之间的爱也是需要练习的。在记录和陪伴中,作者观察母亲,接近母亲,也在不断更新对母亲的认识,最终,重铸了一个完整的自己。这趟特殊的旅行,映照了两代女性的成长史。
-
地震三书李西闽 著《地震三书》是汶川大地震幸存者、作家李西闽的真实记录。收录了写于汶川5·12地震后两个月的亲历记《幸存者》、纪实文学《救赎》以及震后十年写就的非虚构作品《我们为什么要呼救》。合集是对地震时的经历、震后的心理创伤与疗愈的全面记录。 《幸存者》从第一视角,真实记录了李西闽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被埋76个小时的全过程:从初至事发地,到被废墟深埋,经历惊恐、愤怒、委屈,继而是平静中的坚持、等待,以及挣扎求生的本能反应,直至获救。全文细腻再现惊心动魄的人类灾难场景,更以平实质朴的文字展现了人性中的美与善。《幸存者》在《收获》杂志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并获得当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 长篇纪实小说《救赎》讲述了在大地震中失去儿子和母亲的何国典,长期陷入难以解脱的痛苦之中,他随妻子杜茉莉来到上海后,在周围善良的人们的关怀和帮助下,渐渐走出心理阴影,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救赎之路。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悲悯的情怀真实再现了灾难给普通人带来的伤害,深层次剖析了受难后人们的心灵创伤,感人地书写了现实生活中普通人身上的人性之光。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是作者献给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的作品,讲述作家李西闽、杂志摄影师苏青和农民杨松树一家震后挣扎求生、战胜身体与心理伤痛的故事。 “总有一些东西应该被照亮。”《地震三书》以第一视角真实呈现了灾难现场和创伤现实,并在每个当事人身体和心理的自救过程中始终指向光明,虽然艰难却坚定地重申了生命内在的柔软与坚韧、脆弱与不屈,展现了生命的神圣尊严。
-
先发制人[以] 罗南·伯格曼 著,龚萍,高礼杰 译这是关于摩萨德、辛贝特、以色列国防军定点清除计划的第一部权威史。 犹太法典有言:“如果有人来杀你,你就先杀了他。”这种采取一切措施甚至最极端手段来保护犹太人民的本能,深植于以色列的基因中。建国后,这更是以色列情报部门和武装部队的责任。 以色列的多项武器技术是毫无争议的全球领先。还有一种用来对付最严重威胁的手段亦令世人侧目,那就是定点清除。全球追捕纳粹分子,解决频发的劫机事件,诛杀认定的恐怖分子,刺杀敌方的核物理和生化学家等危险人员……迄今以色列已针对大小敌人使用了无数次定点清除。定点清除需要跨部门协调、精密的策划和安排,行动人员也必须十八般武艺在身。即便如此,面对面的刺杀也会出现客观意外,亦可能因行动人员的瞬间迟疑而功亏一篑。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定点清除行动的执行者变成了无人机,操作人员可以像普通上班族一样走进写字楼,面无表情地按下按键,了结人命…… 总之,这种以杀止杀的做法让以色列陷入了与各武装势力旷日持久的冤冤相报,人员伤亡越来越大,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也始终剑拔弩张。伯格曼被誉为“以色列最好的调查记者”,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数百次采访过历任以色列政府成员,包括佩雷斯、巴拉克、沙龙、内塔尼亚胡等国家领导人,以色列国防军、摩萨德、辛贝特、凯撒利亚等军事和情报部门的负责人,还接触了无数一线情报人员和行动人员。这些人的叙述,加上公开的档案、其他新闻报道和一线人员悄悄藏匿的总计数千份文件,作者深入了以色列最隐秘活动的核心,再现了一次次重大定点杀戮行动的规划、实施过程,以及最终的成败得失。
-
不确定宣言[法] 费德里克·帕雅克凡·高一生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但他相信自己的命运,坚信自己会轰轰烈烈地进入艺术史。对他来说,无论绘画还是素描都是一种救赎之旅,从他最初笨拙的草图一直到他最华丽的作品。《不确定宣言》第五卷追溯凡·高一生的孤独奇遇,从他的家乡荷兰到他在奥维尔小镇的死亡,途经伦敦、博里纳日、巴黎、阿尔勒和圣雷米。这本画传突出凡·高生活中鲜为人知或被曲解的情节,展现了他内心的痛苦、旺盛的创造力、广博的艺术修养、狂乱的私生活。凡·高的死向来众说纷纭,本书对“自杀”案件中的重重疑云进行了重新审视。
-
茫伊恩·特拉福德 著,姜鸿玉 译亚历克·特拉福德于1916年离开家乡,作为英国远征军的一员,横跨大洋来到埃及,转战比利时的防线,回到战时伦敦的疗养院与街头,经过法国乡间被战火波及的田野,以及每一处炮火连天的战壕,与每一个夜不能寐的前线夜晚。这是一个普通士兵对那场规模空前的人类灾难的最直观的私人印记,也是一次对那场导致了1500万人死亡、2000万人受伤的战争的深刻反思。当经历过这场浩劫,一切历史的宏大叙事都需要被重新审视,死亡、疾病、敌人、恋情,所有这些日常在战争中都变得不再神圣,这不是一个为战争歌功颂德的故事,而是一个对人类悲剧最朴素与深刻的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