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
-
校园十二时辰陶粲明内容简介:怀着巨大的热忱,有着30多年小学从教经验的深圳教师陶粲明,把她对教育的观察和思考诉诸笔端,留下一份真诚又活泼的校园生活记录。这份记录告诉我们,一位真正“看见孩子”的教师,才有可能掌握在爱中教育的奥秘并深切体味这份工作的乐趣,才有可能探索实施关于人的教育——它包括生命意义、自我价值、自尊、爱与宽容、同情、信仰。作者行笔于深圳本土校园、广西支教校园、对口帮扶的新疆校园、学习访问的美国校园等,视野开阔,所述所思蕴含教育成长的智慧,值得广大教师与家长阅读借鉴。
-
国医春桃这是一部令人关注的非虚构作品,更是一部反思中医百年坎坷历史、为中医振兴发展鼓与呼之作。清末名医巢渭芳再传弟子、针灸大师承淡安门生陈万举,自1938年起,一生坐堂行医七十六载。自出道以来,攻克大量的疑难杂症,救治病人数十万人,亲历并见证了中医的重要发展过程。他自己则到老眼不花,牙没掉,头发半白,九十六岁无疾而终。《中国农民调查》作者春桃历时八年,以亲身经历掌握第一手材料。以老中医陈万举的生活轨迹为线索,讲述他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传奇人生,探寻中医的奇迹,同时深刻再现了近百年来中国传统医学坎坷多变的兴衰史。春桃所著此部《国医》生动、新鲜、深刻,直面现实,启人深思,是当今纪实文学中难得的佳作。一个中医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医院。中国历史上有无数像陈万举这样的中医,只要有他们存在,中医必将根深叶茂。
-
无言的战友傅宁军本书以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搜救犬站为原型,描写了首届“南京美消防员”欧阳洪洪与新老战友组成的英雄团队的故事。他们与搜救犬有着从陌生、对立到相识、相知的心理历程。搜救犬与消防员训练与救援时朝夕相处,亲如兄弟,凝结成坚韧的生命纽带。搜救犬也与消防员一样,成为久经沙场的“老兵”。其中,既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又有以命相托、生死与共,彰显了人与人、人与犬的美好感情和拯救生命于水火的高尚情操。
-
冷淡袁凌袁凌进一步奠定风格之作。他基于真实人物和细节,进行了一场文学实验,模糊了纪实文学与虚构小说的边界,挑战非虚构文学的写作可能。这是一本有“情绪”的非虚构作品集。12个故事中,有背井离乡的打工人,有坚持上文学课的月嫂,也有命案的冷眼旁观者……他们都是“多余的人”——无力改变生活,只能旁观加诸于己的命运,呈现出一种对自身境遇漠不关心的“冷淡”。袁凌捕捉到这一幽微情绪,以文字还原人生的庄重。《冷淡》凝结了袁凌对当代社会正在发生的改变所做出的判断和表达。他写下这份记录,不只是为了一声叹息,更多是反刍我们的人生,寻回它藏匿的温度。
-
我战胜了癌症刀根健 著, 霍锦淑 译◎这是一部日本患者成功抗癌的纪实作品,也是聚焦海外癌症患者治疗肿瘤的全程真实记录。◎2016年9月,身为心理讲师的作者突然被确诊为肺癌4期,并发现癌细胞已经转移到大脑、双眼、左右肺、颈部淋巴、肝脏、左右肾脏、脾脏以及全身骨骼,被医生告知无法进行手术和放射治疗,且存活率不足一年。◎历经323天的绝望和不甘,尝试了10种替代疗法,在接受了为期1个月的住院治疗后,终于奇迹般地康复。比医生预计多活了8年,目前身体依然康健。
-
冬牧场李娟2010年末,李娟跟随哈萨克牧民居麻一家深入北疆阿勒泰地区沙漠深处的冬牧场,度过了一整个冬天。在漫长的寒冷世界里,李娟详实地记录下这块古老、贫瘠又广阔的土地上的所见所闻:牧民们迁徙、放牧、背雪、绣花毡、整地窝子清理蓄圈,隆重豪华地串门拜访……艰辛繁重的劳动是日常也是阔大寂寞生活的乐趣与尊严。这是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中动荡艰难的一个季节,随着时光流转与外部世界物质的丰富,这种生活方式行将逐渐消失。所幸李娟的文字真实还原了这个场景——牧人们的冬天和牲畜们的冬天,“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
-
理想国纪实12[日]杉山春 著二〇〇〇年十二月十日,日本爱知县发生了一起女童死亡案。一对年轻父母将年仅三岁的女儿真奈放进纸箱近二十天,在此期间真奈几乎没有任何进食,终饿死。此时他们还有一个一岁半的儿子,而母亲雅美还怀有身孕。这起案件震惊了整个日本社会。杉山春是一名纪实文学写作者,也是一个男孩的母亲。她历时三年半,多次采访涉案父母及其家属、儿童保护组织与医院等多方人士,搜集法庭审判资料,终详尽客观地还原了案件的全貌,深刻揭示出其背后个人的与社会的种种深层原因,也发出疑问:为什么被指责、被定罪的总是母亲?本书是一部聚焦日本“育儿放弃”社会现象的纪实力作。真奈之死绝非特殊个案,它是三代女性生存处境的集中投射,是现代社会育儿环境引发的悲剧。在这本书中,你会读到,当一个女孩成为母亲,她可能会遭遇到的一切。它也折射出在结构性性别不平等的社会,每一个女儿、每一个母亲内心真实而隐秘的痛苦。
-
阿云案背后的大宋文明高洪雷“阿云案”又被称作“阿云之狱”,这起小小的案件,竟牵动了诸如司马光、王安石、吕公著、富弼、文彦博、唐介等众多名臣的关注,还惹得宋神宗连下四诏,争论了十几年。即便是今天,“阿云之狱”也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司马光和王安石孰是孰非?“阿云之狱”是法律之争还是政治斗争?国家制定法律应该重刑还是宽刑?本书借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从小事件入手重述历史,讲宋朝的司法制度、权利制度、婚姻制度、女性地位,力图阐述宋代文明中包含的法治文明及其局限,从一个小切口折射了一部宋朝大历史。
-
一百个人的十年冯骥才已经过去,它对众多人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什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到底对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一百的人的十年》为我们似乎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答案。作者冯骥才试图以一百个各不相同的经历,尽可能反映这一经历十年、全社会大劫难异常复杂的全貌。通过记录普通人的经历,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这本书将使受难者们感受到某种东西以使内心获得宁静,使那些制造者们从中受到人类良知的提醒而引起终生不安。
-
听孩子的话虫虫 著 叮当 绘本书是一个男孩一岁到九岁的语言记录和绘画轨迹,如实地呈现了他对生命的好奇和追问,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天真和幽默,困难和翻越。虽然记录的是世界上的一个孩子,但唤起的东西如此普遍——犹如我们所有人的童年,重新被看到和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