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作品集
-
中国戏剧文学创作宋宇 著2001—2017年中国戏剧文学是对20世纪中国戏剧文学创作的延续。剧作者在剧本创作的题材、内容、风格和语言等层面有了新的探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书以这一阶段的戏剧文学为研究对象,对其在题材选取、主题呈现、创作风格和名著改编等不同层面进行了整体把握。与此同时,本书讨论了戏剧评奖机制与21世纪戏剧生态的关系,进而对21世纪剧作家的文化心态、审美旨趣和精神境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重新认识中国戏剧文学并为其营造更为自由、合理的戏剧生态有重要的价值。
-
颜延之集编年笺注王学军 著颜延之(384-456),字延年,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人,在文学史上与谢灵运、鲍照合称“元嘉三大家”,又与谢灵运并称“颜谢”。颜延之是南北朝时期较有影响的文学家。目前颜延之集尚无完整的校注本,编年亦欠齐备。在梳理相关文献数据的基础上,《颜延之集编年笺注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南北朝 古典文学 诗集 文集》首次全面、系统地对颜延之作品进行校勘、注释、编年、考辨、辑佚、辨伪,有助于加深对颜延之其人其文的理解,促成与颜延之相关的文学、史学、儒学、佛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更好地展。
-
批评的返场何平 著何平不是通常意义的学院批评家。近五六年以来,他主持《花城关注》栏目,召集“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主编“现场文丛”和“文学共同体书系”,现实地影响当下文学生产和生态,以兑现其重建文学批评的对话性和公共性的批评理想。《批评的返场》基于长时段文学史和大文学观的整体性,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勘探并重绘全景式的中国当代文学地图,是一部文学现场的原生档案。不唯如此,在何平看来,批评家扎根文学现场,参与文学生产和文学史建构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重要传统。秉承这一传统,《批评的返场》,其理念、姿态、实践、范式和文体都呈现出独特的个人批评风格。 全书分为“思潮”、“作家”与“现场”三辑。“思潮”,是何平对改革开放时代,尤其是新世纪二十年中国文学整体的勘探和思考;“作家”,是一辑作家个案研究,他以阿来、迟子建、李洱、艾伟、邱华栋等五位作家为样本反思中国当代作家的审美创造;“现场”,是一份私人文学档案,收录了从2017到2021年作者主持的三十期《花城关注》栏目的总评。 何平以批评家的审美敏感和独立判断,梳理和辩识丰富的文学现场,提取新的文学风尚和审美经验,关注改革开放时代,尤其是新世纪重要文学议题:地方性和世界文学、传媒革命、AI技术对文学的影响、文学代际和青年写作、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文学的历史逻辑、多民族文学和文学共同体、新兴文学样式和社会变革等等,从文学的时代议题切入,实现文学批评返场中国当代文学和它关联的现实中国,彰显文学批评有态度、有温度、有感情的有效性和现实感。
-
明清鳌台王氏遗文集[清] 王应奎 纂,欧明炽 编本书为古籍文献的汇编影印。鳌台王氏是中国王氏家族中极其重要的一支,为东莞地方望族。王氏家族重文崇礼,著述丰富,不仅兴建书院,而且订立家训、家规,十分重视家风的建设和传承,在东莞地区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明清鳌台王氏遗文集》拟从《鳌台王氏族谱》(清王瓒、王德长等纂修,乾隆五十九年(刻本)中节选其中有关家规、条例、宸翰、祠记、谏言、行述、传文、赠言、序记、诗赞等内容,汇为四册,以传统的宣纸线装影印的形式出版。书后附有厚街乡全图、书院图、牌坊图等。本书的出版对于东莞鳌台王氏乃至东莞地区的历史文化研究都有一定价值。
-
经纬天下王立刚 著本书从地理的独特视角切入,对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进行现代阐释,分为地理与环境、天文历法、水陆交通、军事地理、城市与乡村等章节,串以诗词,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书稿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语言通俗易懂,可读性强,不仅能使读者轻松学习地理文化知识,还能感受古典诗词的神韵及魅力。
-
白香楼诗文集[清] 舒梦兰 著,陆坤 译,陆坤点 校舒梦兰诗文集《天香全集》仅有嘉庆十八年(1813)莲根诗社刊本。收录《游山日记》、《和陶诗》、《南征集》、《香词百选》、《花仙小志》、《缑山集》、《湘舟漫录》、《骖鸾集》、《古南余话》、《婺舲余稿》、《秋心集》、《联璧诗钞》等十二种诗文集。各集原都以单行本流通,《天香全集》只是据各集旧版翻刻,属汇编性质丛书。另考上海图书馆藏有《白香楼丛书》,收录舒梦兰诗文集十一种,其中有十种与《天香全集》所载相同。本书整理即以莲根诗社版《天香全集》为底本,以上海图书馆所藏《白香楼丛书》以及各集可见之单行本为参校本。凡《天香全集》已收而今可考定非舒梦兰所著者加以汰除,《全天香集》未收而确为舒梦兰所著者另作补遗,同时删去各集中数量繁多而芜杂的他人注解,只保留舒梦兰本人自注,俾读者可以一窥舒梦兰存世诗文之全貌。
-
中国文学经典建构的理论与实践张颖 著本书基于近四十年来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路径、理论成果的系统性爬梳整理,将新时期以来文学经典论争的发生、发展及文学经典研究的困境与媒介文化变迁相关联,对文学经典论争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梳理大量的资料,在还原论争展开的文化现场的基础上,呈现四十年来文学经典论争的总体风貌和发展脉络,展示了当代媒介文化变迁与文学经典生成和文学经典研究的深刻关联,以学术史研究的形式回应学界关于文学经典的终结问题的讨论。
-
诗词意趣黄荣华 著本书从文化常识、诗句探究、诗词大意以及诗词深处的百科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部编本一到六年级的古诗词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拓展,让学生在诵读诗词的基础上,对诗词及诗词深处的百科知识有更多的了解,激发他们学习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寻找真相、探究真理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境界有较大的帮助。
-
悯刘心武 著《悯》是刘心武先生近年来发表的文字合集。第一辑是一组散文,以怀人忆旧为主体,悯意浓酽。第二辑为六十一篇微小说,描摹出当下社会不同阶层人士的生存百态。第三辑《瓶外续谭》集纳作者近期对《金瓶梅》的研究。第四辑是一组序文。悯,是一种情怀,作者秉悯善之心,作深情之文,以期给读者慰藉。同系列已出版《润》《恕》两本。 作者笔触敏锐温润,通过回忆旧友往事、关注现实生活和普通人群、分享“红学”和“金学”研究成果和心得、与读者和媒体的互动交流,展示了作为“文学写作的马拉松长跑者”的文字功底和魅力,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
-
农民院士李春雷 著农民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