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作品集
-
藕与莼菜叶圣陶 著《叶圣陶散文》精选语文大师叶圣陶创作的散文作品,在江南写意、世相描摹、故人旧事中,收录《没有秋虫的地方》《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做了父亲》等文章。叶圣陶是一位资深文艺批评家、鉴赏家。早在五四时期就写下许多卓有见地的新文学评论。三十年代他和挚友朱自清、俞平伯共创解诗学。朱、俞分别侧重于对白话新诗和古典诗词作本体上的解析。而叶则根据美学原理,开风气之先,对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率先提出了多元化的的审判断和价值判断,对现代小说、散文、诗歌作出了鞭辟入里的微观上的透视剖析,对中国现代文学诗文小说的鉴美学,作出独特的贡献。除此之外,作为新文学史上的写实派大家,叶圣陶力主文学反映人生,描写平民百姓“血与泪”的生活。他特别擅长表现妇女、儿童、小市民的人生。他的作品显示了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爱、美、光明。
-
清华讲义闻一多 著《闻一多中国神话十五讲》是闻一多在清华大学开设的神话学课程的讲义,以其深入浅出的语言和幽默风趣的讲述风格受到当时学生的欢迎,汪曾祺、郭沫若、梁实秋都是他课程的粉丝!如果你对中国神话感兴趣,好奇伏羲、女娲、龙凤、大司命、少司命等神话形象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定要读《闻一多中国神话十五讲》! 你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在远古时期,不同部落的人崇拜不同的动物图腾,认为自己是图腾上动物的后裔。其中有个部落的图腾是一条大蛇。这个以大蛇为图腾的部落慢慢地吞并了其他的部落,也吸收了部分其他部落的特征,为大蛇加入了兽的四脚、马的头、鹿的角、鱼的鳞等元素,这一图腾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这个以龙为图腾的部落也不断壮大,最终成为中国人的祖先,中国人也就变成了“龙的传人”。 远古时期的“洪水神话”可能是真的? 中国神话中广泛流传着洪水造人的故事:在洪水肆虐时,伏羲与女娲躲在葫芦中,浮在水面上,成为人类最后的幸存者。洪水过去后,伏羲女娲二人便在葫芦中结为夫妇,造就了人类,华夏民族就此诞生。据考证,这个故事很有可能反应了远古时期真实的历史,比如人类的起源和天灾的经验。 伏羲女娲为什么是人首蛇身? 伏羲是华夏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他与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而当时的伏羲氏族是蛇部落,蛇是部落的图腾信仰,图腾与祖先这两者的形象渐渐结合起来,让伏羲、女娲一步步蜕变为拥有人首蛇身的超自然形体,而交尾的伏羲、女娲,也成为人们所供奉的神明。 翻开清华百年经典讲义,真正读懂伏羲、女娲、龙凤、司命……
-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 著《水样的春愁:郁达夫精读》是郁达夫散文和小说的代表作合集,收录了他的名作《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沉沦》《迟桂花》《春风沉醉的夜晚》等,呈现出一个多愁善感的才子型作家的文学世界,细腻地表现了作者的漂泊心态和孤独意绪,也探讨当时热门的文化或社会议题。郁达夫不仅是文学家,也是学问家、社会活动家、爱国者,本书选录的作品也展现了他幽默风趣、学识渊博、嫉恶如仇的一面。
-
红烛闻一多 著《红烛——闻一多精读》分“诗歌”“杂论”和“演讲”三辑,对闻一多的现代诗代表作,他在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方面可读性较强的作品,以及他的著名演讲文稿进行选编。其中多篇作品入选为中小学语文教材课文或课后推荐阅读篇目,如《死水》《红烛》《太阳吟》《静夜》《最后一次讲演》等。闻一多在西南联大执教时期曾经专门开设唐诗专题课,他对唐诗的研究和讲授,备受汪曾祺等学生的推崇,本书收录其唐诗杂论代表篇目《孟浩然》《杜甫》等,带领读者感受大师对唐诗的独特理解,领略古代文学之美,有助于积累国学常识。 本书是“壹本”系列第二辑之一种。“壹本”系列以“一本书了解一位名家”为宗旨,为当下学生和年轻读者打造一套中国现当代名家名作精选集,打破文体界限,以全新的选编形式,为读者营造全新的阅读体验:内容有干货,阅读有效果,形式有趣味。
-
李商隐诗品汇李中华,谢泉 著李商隐是晚唐历史上十分重要的诗人,其诗作流传甚广,多为历代注补家、文学评论家嗦品评。本书精选历代品评家的点评,材料收集丰富得当,内容包含有对原诗的赏析、对史实的考证、对诗作中疑难处的注释。作者在每首诗最后收录了前人对诗作的评注作为对照,条目清晰,纲举目张,既全又精,对于古典诗词爱好者,尤其是钟爱李商隐诗的读者而言,阅读本书将大有裨益。
-
白居易诗品汇陈才智 著本书精选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经典诗作二百多首,兼顾各种风格,涵盖各类诗体,按照写作时间编排,力求展示白居易作为广大教化主的成就和全貌。书中包含诗歌、注释、评析,诗歌文字以存世最早的白集刊刻本——宋绍兴刻本《白氏文集》七十一卷为底本,注释侧重诗中典故、人物、地理、史实等,评析主要取材自中唐到清末有关白居易诗歌的各类评论,兼顾褒贬美刺。
-
陶渊明诗品汇龚斌 著本书是“中国古典诗词品汇”丛书中的一种,选取了陶渊明的全部诗作,加以注释,并汇集了古今名家对陶渊明诗歌的点评。本书以“集评”为特色,既注意反映历代品陶论陶的不同观点及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解读,又赋予集评者个人的解析,落实到陶诗本身的品评。最终呈现在读者眼前的“集评”,也必然会体现出集评者的观点趣味,并在理解原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构思方面,给读者以启发。
-
若我迷失在森林[奥] 弗兰兹·卡夫卡 著,何姗,刘秀,刘洋,李熠莘 译本套书中包含《变形记》《审判》《城堡》三本弗兰兹·卡夫卡的作品。 《变形记》 本书收录了卡夫卡的《变形记》《判决》《在流放地》《饥饿艺术家》《一条狗的研究》等十篇中短篇小说。 其中名篇《变形记》讲述了保险推销员格里高尔在一天突然变成甲虫,无法挣钱养家而遭到全家人的厌恶和遗弃,最终在孤独和绝望中死去的故事。同样,其他九篇也承袭了《变形记》这种象征主义和非人化的表现主义风格,艺术形式多样,故事荒诞离奇,寓意深刻。 《审判》 银行襄理K在30岁生日当天突然被捕,奇怪的是,当局没有明确他的罪状,只是对他定期进行审讯,他并没有因此失去人身自由。 为了摆脱官司,K四处奔走,寻求帮助。在这期间,他遇到了律师、画家、女仆、商人、牧师等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一些人给他灌输要放弃反抗、服从权威的思想,但K没有屈从,他选择以自己的方式控诉这个荒唐的法制体系,并坚持与当局对抗。最终,在K的31岁生日前夜,他被当局抓走,以残酷的方式被判处极刑. 《城堡》 主人公K受聘赴城堡就职土地测量员一职,抵达后却被拒之门外。K并未善罢甘休,为了进入城堡他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力量——频繁造访城堡信使,将城堡高官的情妇变成自己的未婚妻,混入贵宾楼蹲点,竭力接触与城堡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各种人物……但城堡是一个庞大复杂、等级森严的官僚机构,他越努力,就离城堡越远,致使他陷入了一个茫无端绪、进退不得的僵局。 《城堡》是一部未完成的小说,文章描写到K去了格斯泰克尔的家中便戛然而止,至于K最后是否进入了城堡,我们不得而知。
-
杜甫诗品汇闵泽平 著人们历来都把杜甫的诗歌看成历史的见证,然而,由于各家立场和视角的差异,不免存在着言人人殊的情形,因此理清创作背景对理解杜诗有莫大的帮助。本书精选了杜甫的一百九十八首经典诗作,通过注释、评析的形式,从历代评论中抽丝剥茧、 条分缕析,对杜诗的吟咏对象、创作时间、关键词等因素进行巧妙解读,创造出横纵关联、立体交织的评赏语境。
-
李清照诗词品汇谢永芳 著本书是著名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赏析集。因作者留存作品不多,故本书尽数收列。李清照为婉约派大家,其词语言清丽典雅,情调感伤,烩灸人口,其诗慷慨激昂,有须眉之气。 本书作者对作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注释,有的注释没有直接释词,而通过引用前人诗句相发明,这是一种传统的注释方式。评析文字旁征博引,体现作者相当的学识。历代文学大家对李清照作品的评析有助于读者对作品及词人的立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