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作品集
-
阅脑陈承德 著这部人文科幻小说设想一场可能的人性革命:人类如何除恶。人性中有损人利己的恶,几千年来的努力都未把它除去。牛津大学教授牛曼遭受一系列欺骗所致的劫难后发现:恶的真正根源在于思维不可见。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而当思维可见时,损人的恶念必会害己,故本能地不会产生。于是他发明阅脑器使思维可见,由此消除恶的可能性而使人成为不可能坏的好人。阅脑革命在对英国政治的利用和被利用中翻天覆地,一纵政要都被暴露无遗而狼狈不堪……牛曼在梦中请来哲学大师们反省人性理论:为何他们倡导的理性不能克服恶,而唯有阅脑器能做到?原来人类的命运遵从“戒恶定律”:思维成为可见=道德成为本能
-
明代文学论丛叶晔,马昕 著本辑从主要对明代文学各类典型主题展开论述,可分为“身份认同与诗学观念变迁”“古文与八股文文体”“文学人物”“文献考析”“戏曲与词曲”五部分,内容涵盖对诗、文、曲、词、小说体裁以及文本、文献等研究。既论及宋元明时期的“诗儒分合”观念,又关注明清时期江南文人的身份认同;既呈现弘治中后期长安文会的唱和情况,又阐释古文与八股文的文体互渗;既考辨弘治己未科场案真相、王世贞与吴中文坛之离合,又观照锺惺诗的标新与禅宗机锋。各篇论文主旨明确,结构合理,行文流畅,代表明代文学研究的新动向,颇具参考价值。
-
为春天抚琴而行黄柳军 著本书立足于扶贫攻坚这一时代大背景,把奋战在没有硝烟战场上的驻村干部想象成一个个为春天抚琴而行的歌者,通过一个普通的基层扶贫干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作所为,讲述他们普通而不平凡的日常扶贫工作,讴歌了这一伟大的群体,也赞颂了扶贫攻坚这项伟大的事业。扶贫工作是改变贫困的一次战役,脱贫奔康是人类历史的一次创举。为了脱贫攻坚,全国有300多万扶贫干部日夜奋战在战场上,率领贫困户实现脱贫愿望,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奉献自己的大爱,创造别人的幸福。谨以此书献给为国家为人民流血流汗、甘愿付出所有的每一位扶贫干部!
-
我们曾在青春的路上相逢丁立梅 著内容简介: 《我们曾在青春的路上相逢》是暖心作家丁立梅老师的散文精选集。文字暖心,故事用心,感情真心,以柔软而美好的视角和绝妙而生动的语言,带领读者重温青春时光,既有对雨露花草的真情感触,也有对生命脉动的全新领悟,更有对韶华芳菲的无限追思。作品寓芳华于美景,以青春抒温情,带领读者体味青春的哲思之光,收获丰盈的精神滋养。
-
桥上桥下的中国李晓杰 著《桥上桥下的中国》是李晓杰教授专为“九说中国”撰写的读本,桥梁是如何起源的?津渡是怎样出现的?它们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它们与古代风烟四起的战争、曼妙无比的诗文、多姿多彩的风俗典故、气吞山河的历史名人都有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解答,就在本书中。 《桥上桥下的中国》从桥梁起源和它们在我国古代的发展与演变讲起。从古今史话、营造之术、建构之妙、园林飞虹、诗中赏桥、桥上战事、佳话典故、神仙传说、桥俗民风等九个方面让中国桥梁之美跃然纸上。书中介绍了中国古代在桥梁方面的技术成果和悠久文化,对桥梁的形制、结构、功能、审美、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特色等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无论是对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技术,还是对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来说,都是近年来有关这一领域的不可多得的普及型读物。
-
严州府城古牌坊张梦新 著本书系钱塘江文化研究丛书之一。梅城是古严州府城所在地,也是一座牌坊之城。本书整理挖掘并介绍了严州府城思范坊、建德侯坊、三元坊、理学名邦坊等15座古牌坊,并结合梅本书挖掘史料,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严州府城的十五座古牌坊。与当代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发掘古牌坊的当代思想文化价值。对范仲淹、孙韶、商辂、方逢辰等古严州知名思想家、作家等作了介绍,弘扬了严州文化和严州精神。本书是梅城古镇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对古镇发展旅游产业和打造宋韵文化项目起到助推作用。本书还精选了从中国山水诗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到清代《四库全书》的总纂修官纪昀的50首古诗,作为附录以飨读者。
-
明清民歌时调小曲传承影响研究刘旭青 著本书是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结题成果。书稿以流行于明清时期南北各地城镇市井的民间小调唱词为研究对象,探讨明清以来民歌俗曲文化生态,曲艺、戏曲、俗文学创作中,以及俗曲音乐传播、民俗文化和方言俗语上的研究价值等。第一章为民歌时调小曲兴盛的文化考察;第二章为民歌时调小曲的曲调传承与流变;第三章为明清民歌时调小曲的音乐形态;第四章为民歌时调小曲对清代曲艺的影响;第五章为民歌时调小曲对地方戏曲的影响;第六章为民歌时调小曲对俗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七章为民歌时调小曲的民俗文化研究价值;第八章为民歌时调小曲对研究方言俗语的价值。
-
《诗经》探索刘操南 著本书为《刘操南全集》之一,由刘操南先生初编,是《刘操南全集》中的一本有重要社会价值的图书。这次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诗经探索》的基础上抽出《古籍与科学》已收者,又补入若干篇。本书对《诗经》的研究是当今《诗经》研究的一本重要研究典范。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专题考释,下编为作品分析。《诗》为先秦古籍,古人视之为经,亦为文学作品。本书从多学科、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佐以文献学之研究,结合时代背景,对《诗》冀欲进行历史唯物主义之探索,以显示其思想内涵、艺术表现、时代意识和社会教育效益;而其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亦从而阐发焉。
-
鲁迅的黑暗体验与书写研究王海燕 著本书依据鲁迅创作实际与鲁迅研究学术史,将“黑暗”作为一个能集中揭示鲁迅人生、思想、审美观念与艺术个性的核心概念,对其精神结构与文学创作进行了研究。
-
山居杂忆高诵芬,徐家祯 著作者高诵芬出身名门,家族命运在历史中起落沉浮。她的回忆更像是历史尘埃落定后的闲谈。 书中记录有上百人,她细细写下记忆里的食物、风俗习惯、长辈、师友、医生与面目鲜活的仆人。有一年四季的风俗,有出嫁的礼仪和制作的点心、糕饼与桂花糖,也有哄孩子入睡的故事…… 笔下大家庭的旧时日常、满目繁华,虽家声显赫、佣人众多,却从不见骄矜辞色,反而有种穆穆闲闲的素洁之美。她写经历过的那些普通人的普通事,这些熙熙攘攘、承平风物,是“一个闺房小姐和家庭妇女眼中、历经半世纪的生活看到的世界”,更像一部生动的地方志。 一个世纪的往事如过眼云烟,充满了人生悲凉和慨叹。 这位大家闺秀记忆在温婉如水的文字中浸透心扉,令人彻夜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