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作品集
-
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陈守湖 著《“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论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以伊格尔顿、詹姆逊等批评家提出的“形式意识形态”为理论支撑,从文学社会学的视域重审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先锋文学现象,将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作为研究主线,探析了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历史谱系、语言风格、叙事伦理、精神意象和文化遗产。论著所择取的“形式意识形态”的研究理路,在中国先锋文学的研究中具有较突出的创新性。论著既注重先锋作为“纯文学”标榜的文本价值,亦着力于作为文化现象的先锋文学思潮的“外部研究”,包括“纯文学”溢出文本的社会学意指。
-
鲁迅书衣录刘运峰 著这是关于鲁迅著作版本的一部图录,1949年前的几乎收齐,此后的择要收录,按类别分为著作、翻译、辑校、艺术、序跋、汇编、手稿等七辑。每帧书衣配有五百字左右的书话,介绍此书的内容、出版背景、设计师、艺术风格等。透过这些书衣,可以看到一位多维、立体的鲁迅,他的业绩与影响,超过了同时代所有的人。通过这些书衣,可以接近一个伟大、不朽的灵魂。
-
圣地工人村张瑞 著新中囯成立初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从1952年开始,在沈阳铁西区西南的一片荒野上,陆续建起了由5个建筑群、近200栋楼组成的产业工人聚居地,这就是当年有着“中国工人第一村”美誉的沈阳工人村。浓缩着时代记录的工人村,彰显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人阶级的骄傲,聚焦了沈阳工业城市的风貌,在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画卷中,以极具魄力的传奇色彩,描绘了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凭借在工人村四十多年的生活积累和丰富的创作经验,作者饱含对“圣地”的崇敬和创作激情,采用系列散文的形式,多视角地再现了工人村六十多年的变迁,在歌颂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的同时,描绘出一幅具有史学价值的工人村风俗画,使人们看到了在这块热土上曾经拥有的精神力量,让承载着沈阳工业发展的这块重要地标,给未来留下更加清晰的印记。
-
《楚词笺注》校释[清] 李陈玉 著《楚詞箋注》是楚辭學史上的一部重要學術著作。它一掃舊注的陳陳相因,發人所未發;其箋注形式既能提綱挈領,又言簡意賅,越來越受到學界的重視。《校釋》以康熙十一年魏學渠初刻本為底本,以汲古閣宋刻本《楚辭補注》和宋端平本《楚辭集注》為參校本,相互磨勘,比較異同,斟酌去取,對全書進行了全面標點和校勘,並寫了校勘記;鋻於《楚辭》注釋已夥而《箋注》乏注的情況,對《箋注》中的典章制度、文獻掌故和難解詞語給予了詳盡注釋,掃清了閱讀障礙。
-
明代中晚期的休闲审美思想李玉芝 著明代中晚期是整个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发展史上的重要转变期。作为明代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中晚期休闲文化及其审美意识发生的变化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变化密切相关。明代中晚期特殊的“两京格局”、集权统治及其后期逐渐失去控制是休闲文化及其审美意识发展流变的重要原因。经济上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达为休闲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心学”及其后学的发展,推动异端思潮的共起,对传统的伦理道德观提出挑战。明代中晚期继承和发展了宋代文化,并且在平民化道路上走得更远。概括来说,其表现在审美意识的深化、审美对象多元化、审美诉求的雅俗兼容等方面。明代中晚期休闲文化及其审美意识的流变,一方面是当时社会时代精神的体现,另一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美学上的影响和意义。
-
北宋士人画与诗学研究关鹏飞 著诗画关系不仅是中外学界乐衷探究的传统学术命题之一,也是图像时代富有生命力、启发性的当代经典课题之一在苏轼提出“诗画一律”观点之前,诗画结合的实践已获得较大成果,苏轼则在总结的基础上,借鉴宋迪等人所开创的宋氏家法,并以自己的诗画创作为契机,在绘画领域提出“士人画”的概念,在诗歌领域则倡导“声画”写作,使其“诗画一律”观点在宋代文艺土壤上成功落地,并在后世获得巨大回响。苏轼及其同行者,以他们天才的构想、刻苦的实践、巨大的成就,影响着诗画领域的发展。《北宋士人画与诗学研究》即着眼于此,力求较为全面、深入、具体地呈现出他们的历史贡献,并尽量用较为生动、浅显、准确的语言加以论述,以便将其转化为可供我们直接借鉴的诗画资源。
-
唐诗三百首赵旭评 注《唐诗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选编的一部唐诗集,收录了77家诗,共311shou,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所选诗作多是唐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包括各个时期不同流派的代表作,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唐诗的风貌,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此次出版的是一个主要面向中学生的普及型的评注本,对于学生阅读时存在难度的字音、字义、句意都有注释,对于诗人的创作风格、创作背景、写作手法等也都有所介绍。除了适合学生阅读外,对其他具有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也非常友好。
-
乡土教育·潮汕传统文化课程幼儿用书庄丹虹 著这套丛书一共有7本:《过年啦》《我爱玩潮汕游戏》《看戏啰》《请到普宁来踢砣》《美味的潮汕小吃》《学潮韵传潮情》《孥囝爱讲古》。它以“潮汕本土文化”融于幼儿生活为切入点,强调潮汕民间活动的综合性和课程设计实施的整体性,目标设置时关注幼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指标的有效发展,关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与渗透,选择潮汕民间游戏、潮汕传统小吃、潮汕节日庆典、潮汕人文地理及潮汕民间艺术几个符合幼儿兴趣、需要和学习特点的节点为课程内容的连接点,促使幼儿争做传统文化传承人,成为富有潮汕文化性格的儿童。
-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吴泓,张安群 著《红楼梦》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单元的学习书目。 本书是开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好帮手:“导读”为“通读全书”并“读懂文本”提供一把钥匙;“基本解读”分主题梳理与整合文本,为“整本书阅读”提供方法指引;“教学设计”提供真实案例,呈现教学过程;“教学思考”分享阅读体验与教学困难,提供解决方法;“学生阅读指导”分阶段分步骤,带领学生由浅层通读到深入研读;“测试与评价”梳理高考真题,提供模拟检测,检验阅读成效。
-
城市音符 时云福新闻报道作品集时云福 著多年来,作者以敏锐的新闻视角,理性的哲学思考,观察和记录城市的变化和发展。本书以弘扬主旋律、讴歌新时代为主基调,汇集的主要是曾发表的伴随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和发展方面的报道,记述了城市发展的轨迹,融科学性与可读性为一体,有深度,有温度,彰显了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魅力。 本书适合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研究者,以及对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感兴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