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作品集
-
寻琴者郭强生 著起初,我们都只是灵魂,还没有肉体。 神用音乐将灵魂骗进肉体,灵魂从此失去自由。 《寻琴者》是台湾作家郭强生继《断代》之后全新长篇,讲述一段如钢琴曲般悠扬动人的故事:一位拥有过人音乐天分的钢琴调音师,少年时的遭遇让他放弃成为钢琴家的梦想,人生也停留在逝去的时光与情感之中。一位年逾六十的生意人林桑,因妻子死后留下的一架钢琴与调音师相遇,两人结伴踏上寻琴之旅…… 一场雪,一架钢琴,一个人。《寻琴者》是一部纯净而悲伤的“音乐小说”,以“琴”来探索“情”这一大哉问。如猫印般音符的轻缓语言,演奏出一段迷人故事,倾诉人、音乐与情感之间的灵魂归属,令人眷恋不已。每个人都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共鸣程式,《寻琴者》辨识情感幽秘的共振,捕捉字里行间所有的轻喟与低回,体贴人间孤独与爱的失落,铸造爱的灵魂与身体。每个句子宛如音符精确而优雅,谱写爱慕与寂寞的怅惘,只为追寻灵魂共鸣与艺术至美的无悔。 寻琴亦寻情,寻找你心里最真的那段旋律。
-
周易简释余秋雨 著《周易简释》是余秋雨先生阐释古代经典的全新力作,也是写给当代人的《周易》普及读本。《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文化的思维起点,儒家、道家共尊的元典。《周易》开创的天道思维、辩证思维等,不仅塑造了中国人的认知模式,而且早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周易简释》以简疏自由的叙述,引领读者巡览《周易》中具有代表性的文辞,以现代观念对《周易》的认知方法、思维方式、忧患意识、人格期许等进行阐释、提炼。《周易》的主旨究竟是什么?卦爻辞中隐藏着怎样的认知方法与生存哲学?对《周易》具有提纲挈领意义的系辞应该如何解读?历代圣哲孔子、朱熹、王夫之等人如何理解《周易》?余秋雨以散文、书法为杖,带你攀援《周易》这座遥远神秘的高山,领略不一样的古典风景。 余秋雨先生近年来集中精力攻坚中国传统文化中艰深的古代文本,如《道德经》《周易》《金刚经》等,一方面进行学术层面的钻研,一方面致力于将古代元典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当代读者,这让他的著述成为意义重大的文化基础工程。
-
水浒传果麦文化 出品,[明] 施耐庵 著“中文分级阅读文库”由亲近母语和果麦联合出品。 “中文分级阅读文库”是基于亲近母语研发的儿童中文分级阅读标准,为6-15岁儿童选择更合适的童书,精选108本经典作品。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以英雄传奇故事为核心,从绿林江湖的角度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内在本质,深刻揭露了其矛盾意义的普遍性。小说以第七十一回为分水岭,前半部主要讲述梁山好汉的传奇故事,突出了精彩各异的英雄形象;后半部围绕梁山好汉受朝廷招安展开,深化了小说的文化思想意蕴和审美存在价值。 作者以“春秋笔法”寓道德褒贬和是非判断于具体叙述描写之中,展现出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借此丰富了读者的阅历知识和精神世界爱。
-
朝花夕拾呐喊鲁迅 著《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家喻户晓的回忆性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在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同时,将这些回忆融入理性的思考中,读来温馨又受益匪浅。《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里面收入了《狂人日记》《孔乙己》等短篇小说。作者还在《呐喊》自序中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包含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学活动的态度和目的。
-
作妖张云 著这是一部以唐代为背景的笔记小说,用传统志人志怪的笔调和写法,讲述了100个妖怪故事。 青年作家、“妖怪调查员”张云虚构了一处长安城外的村庄,一个妙趣横生的诗意世界——十字坡。在这里,人与妖不再互相争斗、伤害,而是在一起喝酒、比武、嬉戏,共生于天地之间。 这里有武功高强的剑客,有道行超群的僧人,有风华绝代的女侠;有能工巧匠,有贩夫走卒,有街头混混;有乡野、市井,有志怪、风俗;有大唐盛象,也有魏晋风骨。本书意在延续源远流长的中国志人志怪文学,用唐代村庄里的人间烟火气,映衬当代人生活的烟尘。从十字坡人身上看到他们与妖怪的相处哲学,进而学会与世界相处,与自己相处。
-
浮木杨本芬 著《浮木》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写的作品,是《秋园》的续集。一位八旬奶奶讲述她和妈妈,以及中南腹地那些家人、亲戚、乡亲们的故事,在那样的年代里,人们像水中的浮木般起起伏伏、随波逐流、挣扎求生,他们的命运在大时代中载浮载沉、漂泊无向,有的从此破碎,有的尚有一线生机。文字中涉及的人物,其生命多数不复存在,恰如泡影破灭于水面,闪电消失于天空。本文通过回忆,讲述了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坚韧与美好,这一生,像是一颗露珠的记忆,微小,短暂。但在露珠破灭之前,那也是闪耀着晶亮光芒的,是一个完整的宇宙。
-
人间烟火味儿,最抚凡人心梁实秋 著世间有一种独特烟火味儿,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日常。 北平正阳楼的烤羊肉、金鱼胡同口宝华春的烤鸭、锡拉胡同玉华台的水晶虾饼、大栅栏厚德福饭庄的铁锅蛋、煤市街致美楼的锅烧鸡……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酒下饭为无上妙品。 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 一道道热气腾腾的珍馐美食,构成一碗碗万般皆不换的人间烟火。 生活至绵长的滋味,就是烟火气。而充满烟火气的生活,才是人间至诗意的抚慰。
-
中国文学散论张京华 著本书是作者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专集,共收录20篇文章,最早的文章写于1982年,前后跨越38年。其中《中国文学史的八个问题》可充作比较宏观的总论,《说“诗”》等篇涉及《诗经》,《论〈九歌·山鬼〉祀主为九疑山神》涉及《楚辞》,此下或者关乎两汉,或者关乎唐宋,最后《湖南浯溪所见越南朝贡使节诗刻》《丁愚潭四诗之儒贤意蕴》《三“夷”相会》《作诗的使臣》《鲁迅与盐谷温》五篇关乎中国文学及东亚文化交流。全书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的持久的喜爱和旷散的关注。
-
网络文学的媒介转型许苗苗 著网络文学源于文学又生于网络,它不局限于电脑屏幕上的文字作品,而是从网络出发,探索向其他媒介转换的可能。本书回顾中文网络文学二十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分析其背后的推动力量及在话语权和利益争夺中暴露出的问题。曾经被视为试验性小众概念的网络文学,如今已成为流行故事的生产者和通俗文化产业链的源头,其大众参与的创作模式虽然众声喧哗,但也具备自我完善的可能。网络文学引发人们有关文学本质、表现形式、创作过程和接受模式等问题的再思考,也孕育着文学在新时代的新诉求。
-
林家铺子茅盾 著本书稿收入“描写农村生活的第一次尝试”——《林家铺子》及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茅盾短篇小说代表作。本书稿除了收入茅盾短篇小说代表作,还由一线语文教师编写了阅读指导,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作品反映的时代及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