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
-
一只山雀总会懂另一只山雀申赋渔旅居法国十年后,申赋渔回到故乡南京,住进当时已经残破不堪的郊外居所。他修整院落,看鸟、种花,本想过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日子,心里却被猫、鱼、树、鸟填得满满当当。他结识乡邻,遇见处境截然不同,却同样生机勃勃的人们:找不到工作而欠缴房租的大学生,人到中年仍“没个家”的石匠,辞掉铁饭碗回乡干体力活的知识分子,因恐惧黑暗而不敢熄灯的空巢老人……时代如刀锋般掠过,在所有人身上留下印记。 本书收录了申赋渔在此期间写作的三十二篇随笔及一篇引子,聚焦主流视野之外的乡村邻里,重新看见大时代下“一个一个人”的独特故事。
-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的十个瞬间刘文飞《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的十个瞬间》是学者刘文飞的创作散文集,所收十四篇散文于近年先后刊于《译林》《北京晚报》《新京报》《长江文艺》《十月》《山花》《边疆文学》《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大家》等报刊。这些散文形式多样,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记叙散文和学术随笔,也有准论文和音乐演诵剧脚本,体裁跨度很大。作者试图将诗歌、戏剧等体裁因素带入散文,以拓展散文的体裁间性。在其中几篇散文中,作者还将戏仿、引文、拼接与互文等后现代文学手法引入散文写作,以此尝试“先锋散文”的写作可能性。
-
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张新颖1934年1月18日,在家乡河流的行船上,沈从文经历着一生中心神澄明的经典时刻,他彻悟了“真的历史是一条河”。长河,贯穿着他前半生的文学创作,和后半生的杂文物研究。 一个逐渐成形、不断充实、层层扩展的生命,和他身处的时代、社会构成什么样的关系?其中既有被动,也有主动的关系。被动在于时代与社会施加于个人的压力,尤其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作者的解读,让我们直观感受沈从文生命转折关口的精神困境。而主动的关系在于,沈从文超越了被动的受害者的身份,以日复一日在绝境中创造事业的方式,从文学创作转而走向杂文物研究。他以“有情”的传统,把自己放进悠久文化历史的长河中,暗中领受了历史责任与文化使命。当隔着一段距离回望,强大的潮流在力量耗尽之后消退了,弱小的个人从历史中站立起来,走到今天和将来。终于,我们看到了一个时间胜利的故事。这本书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迫近的意义,它不仅关乎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也关乎沈从文与当下、未来,更关乎我们微小的个体。
-
2023年中国报告文学精选中国作协创研部 选编《2023年中国报告文学精选》是“2023中国年选系列”中的一本,精选2023年度16篇发表或出版的报告文学名家名作,共分为四个部分:“新时代光芒”聚焦C919大飞机、长征五号火箭、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科技、经济成就,“往事不能忘”追溯房山遗址的发掘故事、远征老兵的战斗往事;“热点全聚焦”聚焦淄博烧烤的爆红、移动支付的飞速发展等社会热点;“风流人物志”展现了郭永怀、爱心妈妈、国测一大队等英模人物、群体的感人事迹,全景式展现了我国近年来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重大成果和突出成就。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5—2022朱栋霖 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5—2022》(第三版)是与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2》(上、下)(第四版)相配套的作品选教材,共四册。这套作品选自2007年出版,至今已经行销多年,被数十所高校使用,深受师生欢迎。该作品选依据相关文学史的思路和结构,从1949—2022年这一历史时段里,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作品中精心挑选经典之作,与相关文学史形成相互映证、相互阐释的关系。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5—2022》(二)(第三版)。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5—2022朱栋霖 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5—2022》(第三版)是与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2》(上、下)(第四版)相配套的作品选教材,共四册。这套作品选自2007年出版,至今已经行销多年,被数十所高校使用,深受师生欢迎。该作品选依据相关文学史的思路和结构,从1949—2022年这一历史时段里,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作品中精心挑选经典之作,与相关文学史形成相互映证、相互阐释的关系。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5—2022》(一)(第三版)。
-
全球视域下的魔幻现实主义(哥伦比亚)John Gualteros 关沧海 著本书依据 手资料, 追溯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在欧洲先锋运动中的起源, 详细阐述了“ 魔幻现实主义” 在拉美的后续发展,梳理了“魔幻现实主义” 对中国当代作家产生的影响及中国学者产出的相关研究成果。 本书借用“ 政治无意识” 理论, 揭示了拉丁美洲人 西方的愿望, 这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 的主要动因, 同时也是理解“魔幻现实主义” 文学特征的基本要素。本书在一系列已成中国学界共识的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见解,为 外学术界理解“ 魔幻现实主义” 提供了一种新的 视角。
-
小糊涂庞余亮世界有多沧桑,童年就有多天真。 他是这个穷家的第十个孩子。他是剩下的。呆在墙角的黄泥瓮也是剩下的。空泥瓮是母亲用黄泥和稻草做成的,嘴巴大,肚子更大,模样如一只放大了几万遍的大蒜头。原来很有用呢,藏过稻,藏过麦,也藏过糠,能装几千斤稻麦呢。现在,既笨重又无用。无用的人只能饿肚子。睡在空泥瓮里的饿孩子,他总是睡不着。他把自己蜷曲成一颗蛋的模样。还是睡不着。这世上,有许多失眠的蛋。 《小糊涂》是一部新奇的饥饿之书,也是一部深情的母爱之书。几次“分家”让第10个孩子陷入了无床可睡的窘迫之境。一只无人可要的黄泥粮瓮,成了他每晚的寄居之巢。土地上的植物们、小动物和野果们,都成了这个泥孩子的启蒙课本,被誉为中国版《童年》。
-
书人有七姚峥华本书通过文本的探查,以及抽丝剥茧的史料爬梳、深入现场的当事人探访等,为钱锺书、杨绛、巴金、胡适、许知远、余世存等文化人画像,为文学史文化史补白。并透过人事的纠纷、文本的变迁,呈现知识分子思想的活力,给人们以感动和启迪。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曹雪芹 著,脂砚斋 评,吴铭恩 汇校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学名著《红楼梦》,早在以抄本形式流传的时候,就已经附有评语,这就是由脂砚斋、畸笏叟等人所加的现在统称为“脂评”的批语。因为这些作评者是曹雪芹的亲友,了解作者写作《红楼梦》的情况,所以批语中揭示了不少有关《红楼梦》写作背景、与曹家家世的关系、80回后的情节等等内容,这些批语对读者加深理解小说内容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红楼梦脂评汇校本》以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等早期脂评本为底本,汇集了戚序本、蒙府本等其他脂评本的部分脂批,并参考、 吸收若干新校点本及脂评辑本的校点成果整理而成。本书第一至八回、第十三至十六回、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以甲戌本为底本, 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以列藏本为底本,其余部分以庚辰本为底本。 在以上版本基础上,或参校其他脂本,或参考学者意见,做了必要的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