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
-
云深不知处聂还贵聂还贵散文精选集,收录聂还贵散文代表作三十余篇。聂还贵的《野狼》《解读落叶的八种视角》等多篇小说、散文入选国家教材及中学语文试卷,长篇著作《雕刻在石头上的王朝》获赵树理文学奖,被誉为“学术散文创先之作”,长篇著作《中国,有一座古都叫大同》获“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荣登中国报告文学2012年度排行榜,被誉为“开城市传记文学先河”之作。 作者采用散文化笔法,善于纵论中外古今,引经据典,思接千载,天马行空,文字跳跃灵动却又洗练简洁。不少语句精辟而富于见解,堪称格言警句,令行文增色不少。同时,作者也努力追求学术的那种严谨、真实和准确的品格,力图将自己的阐发与表达建立在翔实论证及逻辑推理之上。 ——李朝全《什么样的作品能够留下来》
-
燕赵脊梁刘国强保卫北京的蓝天,不仅是北京人的事情,而且已经成为国家的大事,牵动着全国人民的神经。其实,在离北京最近的雄安腹地,华北石化人,已经为此奋斗了整整30年。他们炼制的国标六号清洁油品,保供北京,并给北京新机场建成专线管道输送航空煤油。此举将为北京空气洁净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刘国强的长篇报告文学《燕赵脊梁》,就给人们生动地讲述了这个过程中许多精彩故事,描绘了一群鲜活的石化英雄群雕。地处任丘的华北石化,在没有任何优势的前提下逆水行舟,披荆斩棘,一次又一次改写历史、冲浪新高。作家写出时代大潮背景下的建设者们的英武雄姿,表达了“成事在人”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彰显了拼搏才能成功的精神境界。 \n
-
新时代与现实主义付秀莹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而“加强现实题材创作”是繁荣文艺创作的重要举措和发展要求。 \n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总体期待,而作为一种审美原则、创作方法甚至文学精神,现实主义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为响应时代的召唤与人民的需要,强化文艺工作者把握现实脉搏的使命,推动当下现实题材创作的繁荣发展,《长篇小说选刊》举办了“新时代与现实主义”大讨论,邀请活跃在中国当代文学现场的作家、评论家、编辑家、学者,共同探讨新时代文学发展,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怎样重拾现实主义精神以及如何介入时代症候,为现实主义创作提供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撑。本书是在《长篇小说选刊》2018年第5、6期“新时代与现实主义”专栏基础上的结集,更为全面地展现了本次讨论的盛况。所收集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经由丰富多样的路径,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有效的探讨,充分展现了新世纪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和艺术追求。 \n
-
勘破封神1叶之秋 著《封神演义》是一部神话小说,更是一部披着神话外衣的现实巨著。兴周灭商之战,看似人间王朝的更替战争,实际上是阐教与截教仙家争雄。阐截斗争的背后,更有鸿钧老祖的仙界布局。仙与仙之间、仙与人之间、商与周之间,利益纠葛,共组三界迷局。三教圣人为何要制定封神榜?洪钧老祖为何要兴周灭商?商纣王真是一个不可救药的昏君?女娲娘娘在封神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哪吒与李靖为何会父子成仇?姜子牙真能未卜先知?姬昌为何能带领西岐崛起?商亡周兴万千谜,阐截大战一场戏。请您随着《勘破封神》,走进奇幻而神秘的封神世界。
-
大地的初心丁小村今天,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现代都市中:人口高度密集,信息高速传播,生活节奏快,物质化带来心灵的枯竭,娱乐化带来情感的荒芜,焦虑与抑郁伴随着我们的每一天。如何在这样的生存的外耗中寻找生命的动力?如何在生命的内耗中寻求灵魂的滋养?请到自然中摸索解决之道,请在清新的文学中寻求暂时的休憩。这本书为你提供的是这样的一些时刻:穿过简素的文字,触摸自然的美好;沉浸于诗性的清音,寻求心灵的顿悟。
-
中国文学史钱基博本书详细记述中国文学史,不仅对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有独到见解,更是了解当时政治、社会风貌的重要史料。本书分上古、中古、近古、 近代等几个部分,全面勾画中国文学史,就作家所处时代环境、政治思潮、社会思想等状况,着重考察历代文学的利病得失及其历史根源,揭示其发展规律。
-
拉着你的手从黑夜一直走到春天皮皮人到中年,最需要学习的“人生技能”就是不断告别,告别父母亲人,告别朋友故旧,告别青春、爱情,告别执念。这是一部回忆母亲、舅舅、父亲和朋友的散文集。著名作家皮皮因个人人生感喟回忆往日时光,把许多没有来得及说出口的心声倾注在字里行间。书中包含着对父母爱情和婚姻结构的感慨、对亲子缘分的深思、对俗世奇人舅舅一生的喟叹,以及对老友逝去、天涯各一方的感伤,细节真切动人,情感富有哲理。在皮皮笔下,回忆的力量可以跨越生死相隔,将失落的情感重新拾起、拼接。有许多曾经无法言说的幽微情感、昔日相处时的种种隔阂误解,都在写作的过程中被皮皮坦诚地表达了出来。在真正理解家人、理解家庭、理解生死之后,皮皮选择拉着所有人的手,从黑夜一直走到春天……
-
未曾远去的风雅聂茂 著本书聚焦的24位作家是中国现代文学波澜壮阔发展史上的缩影,他们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力军。本书以“雕刻”的方式聚焦作家的生平经历以叙事。“雕刻”的基点建立在传记之上,叙事的原点也带有较强的评述性。作者所写的是真实的文学大家,是文学大家生活的某个侧面,是文学大家作品中的一个主音,在细节的处理上,力求生动感人、客观冷静并符合实际。作者将文化、历史和时代背景杂糅,让纪实、抒情和日常诗化融合。在文本向度上,追求原创性、独特性、情趣性。全书文字清新活泼,叙事朴实简练,努力做到故事性、趣味性和励志性相统一,寓教于乐,以真正实现作者所追寻的“大教育、雅文化、准学术、泛美术”的创作诉求。 《未曾远去的风雅:中国现代文学大师群像》一书是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鲁迅文学奖评委聂茂继《永不熄灭的心灯:俄罗斯文学大师群像》之后,为“文学大师群像”系列推出的姊妹篇。如果说俄罗斯文学是于寒风中摇曳的温暖心灯,是动荡社会的澄明镜像,是俄罗斯民族的根系与灵魂,那么中国现代文学便是于时间长河沉淀的浩然风雅,是驱散黑暗的指引力量,是中华民族追寻自由与博爱的心灵史。在本书中,作者聂茂用清新活泼的文字,朴实简练的叙事,将24位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生平故事与创作历程富有情感地娓娓道来,做到了故事性、趣味性和励志性相统一,寓教于乐,在此过程中不断去实现其所追寻的“大教育、雅文化、准学术、泛美术”的创作诉求。
-
千里云山何处好马明月 著心随一天明月,行走海岳山川。在夏天走进幽荫果园,于秋日指点水墨江山。华美叶片落尽时,以文墨显生命脉络。
-
单读39·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吴琦 主编本辑《单读》脱胎于“新声计划”,在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的支持下,《单读》联合四家海外独立文学刊物/平台,就非虚构、虚构和诗歌三个创作门类发起征集,遴选出各自视野范围内的文学“新声”。最终,《单读》汇编了来自澳大利亚、爱尔兰、非洲、瑞士和中国的由五种语言创作的十四篇作品。这些新锐写作者在文学中做了一场“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他们用非常规的语言和叙事、异质性的表达、独属于自己的文学声音,书写了“新一代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孕育生命的矛盾心理,游戏与现实的彼此交融,重述被殖民历史的努力,隔离生活留下的痕迹……他们在普遍性的恐惧、疼痛、迷茫中试图寻找,既然熟悉的已然模糊不清,那什么是朝向未来的希望?本辑《单读》还收录了闫家成的摄影作品《城郊之夜》,这位中国的年轻摄影师将镜头对准了大城市周边“睡城”的一条河边,记录下在角落中不起眼但又努力生活的人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