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
-
薄暮惊鸿峰岚精品库编委会本书收录了(美国)叶周的《碉楼的故事》、茜茗的《消失的“小澳门”》、吴安钦的《夏老师的故事》、曾建梅的《早市,每个小贩脸上都泛着光》、半夏的《在中国地图前凝思》等美文,抒发怀古追史的幽思。
-
唐枢集(明)唐枢暂缺简介...
-
毛先舒集(清)毛先舒本书是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文士、理学家毛先舒的诗文集点校整理本。毛先舒精于诗,以文章名著当时,对音韵学亦颇有造谐。他一生潜心著述,成果颇丰。他生前曾两次汇编其著作,传世著作较多,但亦有亡佚。本次整理,以 图书馆藏清康熙毛氏思古堂刻本《思古堂十四种书》、康熙刻本《毛驰黄集》,以及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南唐拾遗记》、木石居校本《填词名解》《词学全书》为底本,共收书十九种,参校了康熙间王氏霞举堂刻《檀几丛书》本、世楷堂《昭代丛书》本、四库全书本等多种版本,使得毛先舒的著作 限度的完整呈现于当下,以供阅读和研究使用。
-
苏州全书 乙编 倪焕之外四种叶圣陶叶圣陶在小说、童话、诗歌、散文、戏剧、文论等领域都有开拓性的贡献。本书精选了叶圣陶的《倪焕之》《稻草人》《隔膜》《未厌居习作》,以及《四三集》中与苏州有关的6个短篇。长篇小说《倪焕之》发表于1928年,再现了以主人公倪焕之为代表的知识青年在历史剧变中的思想变化和生活道路,其创作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走向成熟。童话集《稻草人》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初,其中《富翁》《画眉》等篇,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了童话梦幻唯美的追求,是作者对“为人生”文学理想的多元实践。短篇小说集《隔膜》出版于1922年,细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20世纪初的社会面貌,流露出作者控诉黑暗,向往进步,同情广大劳动者尤其是妇女的朴素人文精神,被茅盾称为“中国新小说坚固的基石”。散文集《未厌居习作》内容丰富,形式不拘一格,既有对重大政治斗争的记述和感受,也有对生活中一些具体的人物、事件的描摹;既有富于哲理性的议论,也有轻柔畅达的抒情;既有激愤的鞭笞和诅咒,也有细微的描写和热烈的赞颂。
-
高子亮作品选高子亮本书主要收录了高子亮先生生前创作的部分戏曲剧本、古体诗、散文随笔、小说和文史杂记等作品。其中戏曲剧本有反映农村生活的《相女婿》《万紫千红 枝》,反映知识青年下乡的《志群接鞭》,歌颂科技人员崇高的革命品格的八场柳琴戏《红桃图》等14部。古体诗有《初晴》《南原远眺》等69首。民间文学《狗碑》《华佗拜师》等9篇。短篇小说《老宗家》《石敢当》等5篇。散文随笔5篇,文史杂记7篇。
-
孤山雪鸿叶怀仁暂缺简介...
-
视域与立场郭西安如何在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中,与生生不息的青年学子一道探索并践行准确的学科意识、真切的学术认同和严谨的实践方法,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工程中一项迫切而艰难的议题。也是基于此原因,2021年5月15日至16日,我们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举办了“《比较文学概论》20周年纪念暨比较文学理论研讨会”。参与这部教材编撰的学者欣然赴会,对这次会议给予极大的支持。会后,我们集结出版这部《视域与立场:中国比较文学论集》,是为了让过去的20年与未来的20年于存在与时间的逻辑中以这部“论集”的物质文本铭刻于当下,以此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纪念。 关键的意义在于,这部《视域与立场:中国比较文学论集》集结了一批成熟且专业学者的文章,其有着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作为一种纪念,这部“论集”既不是起点 不是终点,它标志着一个学术群体在学术历史中持续跋涉的足迹与历程。
-
钱鹏喜文集钱鹏喜本书是湖北作家钱鹏喜的个人文集,也是“芳草文库”系列丛书之一,共分为三卷本,体裁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其中,长篇小说所占篇幅较大,有三部,分别讲述了中国近代生活在汉水上的水上人家的故事、围绕汉口花会组织而展开的故事以及反映现代底层民众的市井生活及其喜怒哀乐的故事。中短篇小说中的篇章或温情脉脉,或幽默讽刺,风格各异。散文部分包括游记、札记、笔记等,体现了作者对日常生活的记录与思考。全书内容丰富,可看作是作者文学生涯的一座里程碑。
-
砥砺贵明田奕《砥砺贵明》为栾贵明先生的纪念文集。栾贵明先生曾为钱锺书助手,也是“中国古典数字工程”发起者, 文学所研究员。2022年12月19日,栾贵明先生去世,之后他的亲朋、友人、同事、故交等纷纷撰写纪念文章,缅怀这位学界长者,如任梦、栾千、王航生、任刚、栾逊、汪铁华、王人殷等。书中收录的这五十余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深切地回顾了栾贵明先生的一生经历,对其生平事迹和贡献,做出了恳切而忠实的评价。并配有老照片,图文并茂,十分具有纪念意义。
-
后台谈话小饭《后台谈话》是一本作家访谈录,也是one一个的主打栏目“后台谈话”的访谈精华。访谈者为80后知名作家、one一个原主编小饭。本书访谈了当下创作活跃的作家二十余位,其中包括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麦家等、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田耳、鲁敏、葛亮、韩东等,还有青年作家蔡骏、路内、那多等。本书以对话的形式、从多种角度,呈现这些作家在创作、生活等方面的状态和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