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
-
台港文学主流田锐生著本书的名字曾叫我犯难,叫它“台港文学史”吧?不行,因为它不具备史的全面性。叫它“台港文学研究”吧?也不行,如此浅显的文字算不上是什么研究。后来突然在书架上看见勃兰兑斯的浩浩长卷《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主流”二字引起我的兴趣,因为我的设想就是按照史的线索,着重介绍和讨论台港最为重要的文学思潮和作家作品。那就干脆套用一下“主流”吧,反正勃兰兑斯已经死了,即使是不死,他也不会屈尊批评我,名人都是很吝啬的,他不会轻易地给人一个出名的机会。考虑到读者寻找台港作品的困难,所以本书每介绍完一个作家之后,大都附上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由于篇幅限制,所选作品尽量以短篇为主,长篇小说则缩写成梗概。一篇作品固然不能反映一个作家的全貌,但至少也可以窥其一斑。另需说明的是,由于台湾文学比香港文学成就大些,所以本书在篇幅上有所倾斜,读者也许会觉得不太均衡,但也只能是这样。
-
宋代文学史孙望,常国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宋代文学史(上下)》为“中国文学通史系列”的其中一册,阐述了我国宋代文学的基本面貌,材料比较丰富翔实,叙述比较准确充分,力图科学地、全面地评价作家、作品,从而阐明各种文学现象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继承和发展关系。文学史是文学研究整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建国以来,由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集体编写和专家个人编写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各有特色,其中有些著作还发生过较大影响。但目前尚缺少一部论述较为详尽的多卷本文学史著作。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按照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安排,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持组织有关单位和有关专家编写十四册的《中国文学通史》,以期作为文学研究工作、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以及其他文化工作中的参考用书。按照长期以来文学史研究的实际情况,为了有利于编写者发挥专长,同时考虑到读者的方便,按时代分为十种十四册,计为《先秦文学史》、《秦汉文学史》、《魏晋文学史》、《南北朝文学史入》《唐代文学史》(上、下)、《宋代文学史》(上、下)、《元代文学史》、《明代文学史》(上、下).《清代文学史》(上、下)、《近代文学史》。各册自成起迄而互作适当照应,合则为文学通史,分则为断代文学史.本书编写的总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阐述我国古近代文学的基本面貌,要求材料比较丰富翔实,叙述比较准确充分,力因科学地、全面地评价作家、作品,从而阐明各种文学现象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继承和发展关系。限于主客观的种种条件,实际的工作必然和上述要求有所距离,书中的不当以至错误必然不可避免,敬希海内外的学者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下面是对编写工作中一些具体问题的说明。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负责总纂,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协作编纂。二、各册的编写方式不取一致,采用主编或编著者负责制。三、设立编纂委员会,负责协调各册的编写工作及组织质量审定的工作。编纂委员会设正、副主任委员,负责处理有关工作。四、编纂委员会聘请各协作单位的著名专家三人担任全书的顾问。五、各册的编写服从于统一的全书编写方针,但各册的内容、体例均相对独立。各册之间的分工、衔接以及内容中必要的互见都经过讨论、协商。六、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各种原因,中仅对少量用汉语写成的少数民族古典文学作家、作品作了论述。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目前正组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出版后互参互补。待将来条件成熟又有机会作较大的修订,自当酌增这方面的内容。
-
宋代文学史孙望,常国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编辑推荐:本书主要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历史进程。书中内容是从南宋前期写起,其中不但宏观的写了南宋大概的文学里程,还详细例举了大量南宋有名的诗人以及他们优美的诗篇,更增添了文章的可读性。全书包括:第一章南宋前期文学概述。第二章南宋前期词人(上)。第三章南宋前期词人(下)。第四章曾几和南宋前期其他诗人。第五章范成大。第六章杨万里。第七章陆游(上)。第八章陆游(下)。
-
中国文学史韩兆琦等主编一、这套系列教材,是依照国家教委社科司[1992]10号“通知”所颁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十门专业必修课而编写的,计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简史”、“文学概论新编”、“语言学基础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通论”、“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新中国文学史略”、“外国文学史纲”、“汉语写作学”。这十部教材名称,据实际内容而定,有的与“通知”所说教材名称不尽一致。二、本套教材的编写,力求吸收前此有关诸种教材之长,反映目前汉语言文学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突出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自学者参考之用。三、本套教材编写的总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阐述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观点比较正确稳妥,材料比较丰富翔实,叙述比较简明准确。但由于编著者能力所限’或未能达到预期目的,缺点和疏漏之处,当会不少,祈望同行和读者不吝指正。四、本套教材的编写体例,要求从实际出发,因学科具体内容不同,编写方式不求一律。五、本套教材,由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总纂,并设立编纂委员会,负责协调各册的编写王作;编纂委员会设正、副主任委员,负责处理有关事务。各部教材,采用主编或编著者负责制,以审定和统一各册的学术观点、学术质量。
-
新中国文学史略刘锡庆主编;杨聚臣等编刘锡庆教授,1938年生。河南滑县人。195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曾任写作教研室、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系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教授。北京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小说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写作学会前副会长。主编《中国写作理论史》、《中国写作理论辑评》(计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及外国等5个分册)、《写作学辞典》、《写作技法辞典》、《作文辞海》等。在当代散文创作的理论建设上,著有《当代散文:发展轨迹、分"体"考察和作家特色》(《文学评论》1992年第6期,获《文学评论》优秀论文奖)、《世纪之交:对"散文"发展的回顾与思考》(《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获首届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论文集《散文新思维》(获第六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果表彰奖)。1982年任中央电大写作课程主讲教师,与人合作编著教材《写作通论》(北京出版社1983年,获华北地区教育优秀图书一等奖)、《诸体述要》(北京出版社1987年,获第二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写作论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年)、《范文读本》(北京出版社1982年)。1985年再度主讲中央电大写作课程,编著教材《基础写作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年,获首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并与人合作编著了《写作文鉴》(上、下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年)、《文学评论的写作》(天津教育出版社1986年)。 (张继缅)考研共济网。
-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金顺主编;王富仁等编写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系列教材。本书内容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轮廓;鲁迅的生平和思想发展道路、小说、杂文;郭沫若的创作道路与思想发展、《女神》及其他诗作;文学研究会诸作家等。
-
中国文学通史陈玉刚著暂缺简介...
-
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苏光文,胡国强主编我们正处在“世纪末”的文化语境。在这面临着社会转型和涌动着新的变革的重大时刻,对一个世纪以来的文化进行反顾和沉思是相当必要的。而文学,作为文化一面极富敏感性的镜子,理应被予以全面分析和评价。本书的写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展开。大家已经看到,本书试图站在一个世纪向另一个世纪迈进的门槛,透过茫茫的岁月烟尘,审视和检索这一世纪以来中国大地上在文学领域出现和发生的重要人物、事件、运动和现象。这一审视和检索,无疑带着一定个人见解的成分,但我们觉得它更透出了较为显明的“世纪末”的眼光,即我们的工作不是进行某种即兴的随感而发的议论,也不是作出某种谵妄的厚此薄彼的结论,而是对经过了历史沉淀和时代选择后留下的我们的文学珍宝作出较为公允的认识和评判。但这并不是说,本书的写作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和深度,本书的推出只是意在唤起“世纪末”对中国文学进行更为全面探讨的热情。这是我们的愿望,也是我们的责任。
-
中古文学集团胡大雷著所谓“中古”,是沿用习惯称法,即指现今一般所说的汉魏六朝时期,起于汉初,讫于隋亡,约八百年时间。在这个历史时期内,文学有了蓬勃兴旺的发展。就赋与诗来说,赋最先辉煌,汉代时即为具有主导地位的文体,历代弥盛,始终不衰,佳作频出。诗后来居上。汉时先是乐府诗作单一兴盛,至汉末五言诗兴起,并日愈发达,至梁代时,作诗之风“炽矣,才能胜衣,甫就小学,必甘心而驰骛焉”(《诗品序》)。文学的兴旺发达呼唤着文学集团的出现,文学集团的兴盛则更促进文学的兴旺发达。所谓“集团”,即指为了一定目的而组成的共同活动的团体。而“文学集团”,即指为了从事文学创作、文学评论或其他文学活动而组成的、共同进行文学活动的团体。本书立论的重心在于共同进行的文学活动,因为共同进行文学活动这件事本身,是文学集团的全部目的所在。因此,本书对中古时期文学家们聚集在一起而共同进行的文学活动,细大不捐,都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
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王恒展著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