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
-
中国当代文学二百题陈其光主编;邝邦洪等编写本书针对三十多年来中国文学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内容包括文艺运动与文艺思潮概观、作家与作品评述、新时期历届获奖作品等三大部分。
-
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朱德发主编本书认为不能把游记文学仅仅界定为“散文”,主张应是宽泛的包括诗、赋、小说、笔记、日记、书信等各种形式。从上述观点出发,书中分析了1917~1949年中国游记文学的发展历程。
-
中国古代文学史马积高,黄钧主编暂缺简介...
-
中国文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施建业著本书介绍了中国文学在国外的出版、研究、得奖情况以及国外有关人士对中国文学的评价。
-
解构的踪迹陈晓明著本书为我国第一部系统探讨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理论的专著。著者除分析了该理论的基本概念外,还将德氏的解构思想运用到小说叙事方法的研究中,从而揭示出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叙事的基本特征和可能流向。
-
中国文学史之宏观陈伯海著国家“七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
-
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王恒展著暂缺简介...
-
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章培恒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大学王宽诚基金讲座教授。骆玉明复旦大学教授。自清末黄摩西撰写《中国文学史》以来,已有许多同类著作出现。优秀的也为数不少。其中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游国恩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余冠英先生等编写的《中国文学史》,长期作为大学文科的教材,影响尤为广泛。这些书各有其成就和贡献,因而深受称道。但是,由于一则新的材料在不断出现,再则人的认识在日益深化,时至今日,再写一部能反映当前研究水平的中国文学史的任务,已提上议事日程。于是,我们不自量力,作了一番也许是吃力不讨好的尝试,并将本书呈献于读者之前。这是集体劳动的成果。由章培恒、骆玉明任主编,讨论、决定全书的宗旨与基本观点,经全体编写者商讨后,分头执笔,写出初稿。然而,编写者对中国文学发展的看法只是大致近似,一涉及具体问题,意见互歧在所难免;至于不同的写作者所撰各部分之间的不能紧密衔接,各章节分量的不均衡,文字风格的差别、更为意料中事。此类现象对于一部完整的著作当然很不相宜。是以又由骆玉明对全书进行编排整理,统一认识,贯串脉络,修订文字,而成为目前的这种样子。因恐经过改动的有些章节中的提法与原写作者已经或将要发表的论著中的见解发生矛盾,引起读者对原写作者的误解,故于这些章节均添署骆玉明的姓名。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孔范今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是近年来学界提出的一个新的文学史概念。从时间的界定上来说,顾名思义,它所指称的当然是20世纪的中国文学,但这也只是一种大致不差的说法,很难说它的上限就一定是1900年。从文学发展的实际进程来看,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阶段,其上限应在上一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至于下限,因为这一过程迄未完结,亦不能就预定在1999年。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这一文学过程分解为近代、现代、当代三个阶段。和“20世纪”一样,“近代”、“现代”、“当代”也是表述时间的概念,而且,由于这三个概念所包容的历史内容及其对文学的制约和要求不同,三个时期的文学确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和表征,据此来研究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和“20世纪”不同,这三个概念虽然也是表述时间的阶段性的,但它们却带有明显的历史人文色彩,有着特定的社会政治指向,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因此,依据这种社会政治革命的分期来划分文学发展阶段,又必然会有削足适履之憾。事实上正是如此。对政治分期的依附,意味着对政治尺度的依附,其结果必然是对文学史固有尺度的相对漠视甚至放弃。
-
主体思维与文学史观朱德发著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