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秋窗骋思录毛承志著《学者评论家近作文丛》选取了国内十七位著名文艺评论家的评论作品,主要是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的论作。选本中既选有见于以往评论集但颇具学术价值、代表评论家本人一定时期学术成就的篇什,也选有尚未编集出版的近期评论新作,涵盖作家、作品评论和专题理论研究与探讨的文字。丛书展示了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我国评论界的成就,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概貌和对许多著名的和新起作家的创作成就及有关见解。
-
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套装上下册)》是陆侃如先生的遗著,全稿八十余万字,是他在一九三十七年至一九四七年花费十年时间写成的。解放以后,他对原稿又不断进行修改、补充,直到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一日逝世为止,因而,《中古文学系年(套装上下册)》可说是他生前的一部力作。《中古文学系年(套装上下册)》以年为纲,以人为目,上自公元前五三年扬雄生,下迄公元三五一年卢谌死,共收录中古时期一百五十二位作家,详细考证了他们的生平事迹、著作篇目及著作年代。书中征引书籍数百种,资料极为丰富,对史书记载和旧说不确者,则时有订下,解决了不少疑问题,对中古文学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煮默斋文钞顾骧著本套丛书所选文章是由作者自选的,主要是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的论著。这些作者大多出版过评论集,这此次选本中既选有见于以往评论集但作者自认为颇具学术价值、代表其本人一定时期学术成就的篇章,也选有尚未编集出版的近期评论新作,涵盖作家、作品评论和专题理论研究与探讨的文字。总体上希望这些选本能有助于读者了解有关评论家的大体成就或某一方面的突出成就。由于这些评论家大多活跃于新时期的文坛,因而,从他们的评论文字中,人们也可以看到这一时期我国文学发展的概貌和许多著名或新起的作家以及他们的创作成就的有关见解。
-
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刘叶秋,朱一玄,张守谦,姜东赋 主编中国古典小说,源远流长。二十世纪以来,日益受到重视。为总结前人成就,及为研究者、爱好者提供方便,本社特约刘叶秋、朱一玄、张守谦、姜东赋诸先生任主编,由全国各地专家撰稿,编成《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本书特点,首先是在开头冠以总论编,对古典小说作总体研究,包括小说评论、版本、丛书、期刊、研究著作和其他。其次是文言及白话小说兼收,尽可能把已知作品收全。第三是对各部小说作品的作者、版本、评论的专著,单列辞条评介。此书完稿日期为1990年。
-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谢冕著《学者评论家近作文丛》选取了国内十七位著名文艺评论家的评论作品,主要是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的论作。选本中既选有见于以往评论集但颇具学术价值、代表评论家本人一定时期学术成就的篇什,也选有尚未编集出版的近期评论新作,涵盖作家、作品评论和专题理论研究与探讨的文字。丛书展示了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我国评论界的成就,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概貌和对许多著名的和新起作家的创作成就及有关见解。
-
唐代文学研究年鉴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这是一套文献资料性的工具书,由傅璇琮主编,它汇编了海内外每年研究唐代文学的基本情况和最新成果,分“一年记事”、“研究情况综述”、“论文摘要”、“新书选评”、“文献整理与研究”、“问题讨论综述”、“港台及海外研究动态”、“索引目录”等版块,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对高等学校和科研部门的教学备课、业务进修、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收藏价值。 傅璇琮先生曾任中华书局总编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近十多年来一直担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长期致力于引导、组织古典文学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
-
文人事陈子善著\t\t
-
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陈文忠著这是一部探索、尝试之作。题为“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旨在借鉴接受美学的理论方法,以作为接受史料的历代诗话为学术基础,考察经典作品的接受史及其诗学意义。这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也是古典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在此,对接受美学的引入和我国文学接受史研究的情况,接受史和研究史的区别、本书的学术追求和逻辑结构架等,先作一交代。全书四编,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即和一编,旨在从中国诗史的实际出发,建构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编至第四编,分别从阐释史、影响史及诗学沉思史三个角度,对不同内涵、不同特点的作品接受史进行深入的考察,作品的效果史则分别融入其中;力求沟通古今的审美经验,融合古今的期待视野,也对创作规律和诗学理论提出了新鲜见解。本书对接受美学的借鉴,主要是尧斯的宏观接受理论,即文学接受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但并不意味着伊泽尔的微观接受理论对本书作者没有意义
-
中国古典悲剧史杨建文著该书论及的悲剧作品,较任何一部悲剧论著为多,都是作者广泛挖掘所得,只要认真一读,就会感到许多面生的作品迎面而来,而对晚清悲剧作品的挖掘,尤为可观。从这一点看,其资料价值,绝不可没。而更显作者的真知灼见的,则是对学术上众多问题的细微辨析。例如驳“宗教和悲剧是相反对的”、“宗教使悲剧走向了衰亡的观点;第四章论析《张协状元》时,对周贻白、钱南扬关于“张协拒娶王胜花”的观点进行了辨驳,合情合理;第五章关于元人“四大悲剧”和《疏者下船》、《东窗事犯》、《绯衣梦》的评析以及元人悲剧“苦境”的创造和中西方悲剧理论的比较、对《琵琶记》“三逼”、“三辞”、“三不从”的理解,等等,都有新见,令人一新耳目;第六章给《牡丹亭》的定性,颇有说服力。1980年春夏之交,我们在广州讨论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篇目时,曾邀请张庚、郭汉城、俞林三位先生参加,在讨论会上,《牡丹亭》定性问题争论最为热烈,以汉城先生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力主喜剧说,以季思先生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力主悲剧说。因为他们都是戏曲研究界的著名权威和前辈,后学不便仲裁,故悲、喜二集中均未入选,只在悲剧集的编后记中作了简要说明。后来郭汉城先生将它定为悲喜剧,收入他主编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集》(198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在《前言》中有近千字的论述与说明。建文则把它定为悲剧,虽然此前有季思先生的发言和赵景深先生《(牡丹亭>是悲剧》的文章(《中国古典悲剧喜剧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建文将其定为“爱情悲剧”,是从作品的主角杜丽娘的悲剧主色调着眼的,尽管该剧不乏喜剧性因素,但这“是中国古典戏曲惯常‘插科打诨’、巧于团圆的俗套所使然。”他引用茅暎的话“梦而死也,能雪有情之涕;死而生也,顿破沉痛之颜”,认为,汤显祖,对剧中悲情”能“始终如一的把握”并有“深切的体验”。
-
海明威入门(美)埃罗尔·塞尔柯克(Errol Selkikk)文;(美)安妮·芬克斯泰因(Anne Finkelstein),(美)詹姆斯·阿塞维多(James Acevedo)图;杨道圣译《海明威入门》是一本对海明威的生平和著作进行透视并且作出系统评价的书。它展现了海明威到意大利战场的朝圣之旅、西班牙的斗牛、非洲打猎的场景以及墨西哥湾深绿色的海水。它还揭示出海明威有时对于他自己和我们的生活的启示,以及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折磨他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