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回放叶三 著叶三的特点,引用费舍尔对彼得·卡门青的表述,那就是:您写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些本身不值一提的小事透过诗人的心灵得到传递,使得这部作品变得丰沛而光彩照人。 如今这本严肃的“私影话/剧话”,通过“细读”的方式为我们展开了波澜壮阔的集体记忆。在她的笔下,那些经过岁月淘洗的令人难忘的文艺作品,某种程度上不仅仅是记录我们当代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像文本,更是一部浓缩了的当代社会思想生活简史,同时构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一部剧想要获得认可,先需准确辨识出观众的隐痛,而后才是理解和抚慰。”
-
凝望文学的深渊邓冰艳 著本书以布朗肖的文学思想为研究对象,以文学、写作者、作品、叙事、文学语言、读者等主题为基本线索,阐释了这些文学基本元素是如何在布朗肖视域下逐个消解的,由此呈现出让布朗肖思想充满摧毁性力量的“文学空间”。围绕该空间,本书不仅对布朗肖以敞开“文学空间”为本质任务的写作思想进行了论述,而且在最后的部分,从文学转向伦理学,对“文学空间”所呈现出的人与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改变进行了探讨。最终,本书以文学为突破口,将布朗肖对文学的思考和其对死亡、写作、中性、黑夜、沉默、孤独、共同体、友谊等主题的思考结合了起来,期望全面阐释布朗肖的思想,并最大程度地保留该思想的摧毁性力量。
-
鲁迅全集补遗刘运峰 编《鲁迅全集补遗》(第三版)收入了《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未收,以及截至2022年陆续新发现的鲁迅作品,是对《鲁迅全集》最新、最全、最权威的补编。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他的思想文化贡献、文学艺术成就,值得一代代人深入学习、研究和继承。20世纪80年代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五十多种有关鲁迅的图书,成为鲁迅作品及鲁迅研究的出版重镇。《鲁迅全集补遗》,天津人民出版社共出版3个版本:2006年初版,2018年增订本,2022年第三版,不断补编、修订、校勘及注释,受到各界读者始终如一的欢迎,成为阅读及研究鲁迅必备的图书。本书分为七部分:鲁迅早期的三部专著《中国矿产志》(与顾琅合著)《人生象斅》《中国小说史大略》;集外文、书信、书刊广告、附录。专著部分以出版或印刷时间为序,其余部分以撰写或发表时间为序。
-
宋代文学通论王水照本书在宏观审视宋型文化与宋代文学的基础上,从文体、体派、思想、体裁、学术史等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宋代文学的特质与地位。本书对1997年出版的《宋代文学通论》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增订,主要增加了三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宋代的禅僧文学”,二是“宋代的理学诗”,三是“宋代的通俗文学”,使结构、内容更为完善丰富,同时也凸显了宋代这个时代在文学由雅而俗的演变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本书对于宋代文史乃至传统文化的研究、普及、提高均具有较大的价值。
-
哈姆雷特还是赫库芭[德] 卡尔·施米特卡尔·施米特曾说,莎士比亚研究是无底洞。但在1956年,以法学和政治思想见长的他,却向世人交出了一本讨论莎剧的小册子:《哈姆雷特还是赫库芭》。在这本书中,施米特反对精神分析和浪漫主义的解读,主张应将《哈姆雷特》视为一部严格的政治时代剧。这部剧中隐而不谈的王后罪责问题,以及哈姆雷特对复仇行动的延宕,都紧密联系于英王詹姆士一世的经历。借着对这部戏剧的解读,施米特也同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展开了理论对话,最终指向一个严肃的理论命题:历史如何成为悲剧的起源。
-
倪文尖语文课倪文尖《背影》里“我”和父亲的关系究竟怎样?《祝福》中害死祥林嫂的“凶手”是谁?《围城》究竟是谁围住了谁?这些经典作品,你真的读懂了吗?文学阅读有没有方法?中文系名师、多年参与国家语文教育顶层设计的倪文尖老师,通过对文学史上的中外经典及语文课本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进行精读分析,呈现阅读的趣味和魅力。本书上编为十一篇课堂讲稿与名作解析,从《孔乙己》《背影》《合欢树》到《京华烟云》《围城》,一篇有一篇的角度与技法,实操演练,以文本为中心,从头到尾,从肌理到结构,从行文脉络到作家立场,从内部形式到外部语境……读通读透,酣畅淋漓;下编选取《祝福》《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哦,香雪》等十三篇诗文进行旁批评点,几百条随文批注或提示重点,或设问引起关注,循循善诱地引导读者探索与思考。出入文本内外,深入字里行间,让“倪大红”老师手把手带领你与文本正面对决。
-
宋代闽地唐诗学研究张艳辉 著本书探讨宋代闽地诗人在诗歌创作方面对唐诗的接受及宋代闽地诗话、笔记中的唐诗学观,兼及宋代闽地的唐诗文献整理研究和宋代闽地区私家藏书对唐诗文献的保存。
-
首尾圆合,条贯统序唐志 著李渔是中国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其著作《闲情偶寄》的“词曲”、“演习”二部,涉及编剧、导演、表演、舞台美术、演员训练等舞台艺术的方方面面,其中,又以他在编剧理论方面的贡献更为引人瞩目。以往,戏剧理论界对李渔“结构第一”编剧理论的研究,往往是就理论谈理论,缺乏与李渔创作实践的结合。本文从李渔的《笠翁十种曲》中,重点选取了《比目鱼》《蜃中楼》两部作品,并结合其它剧作,通过李渔“结构第一”编剧理论在其本人的创作实践中的运用,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其概念的真实内涵。通过李渔的创作活动,特别是其创作剧本的全面分析,深化了对“结构第一”编剧理论的认识,括清了一些理论概念,更清晰地解释了李渔编剧理论的范畴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以及它的文学体制性。
-
从格林童话到哈利·波特[美] 杰克·齐普斯(Jack Zipes) 著,[美] 张举文 编齐普斯教授是当今世界上研究童话故事的著名学者,在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其成果国内尚缺少系统介绍。本书是齐普斯教授相关研究的成果集粹,共收录文章12篇,对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进行了再解读,其中对于小红帽版本的梳理,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作者对于民间故事与童话在语义上的力量转换进行了探讨;对于迪士尼、超级英雄等现代的儿童文学、文化产业,作者也作了观照,探讨其在当今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与意义。
-
E. L. 多克托罗小说中的纽约城书写研究鲜于静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