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后殖民视野下的翁达杰小说研究刘丹流散文学(diasporic lierature)是当前比较文学研究的前沿话题之一。在诸多流散作家中,祖籍斯里兰卡,现居加拿大的作家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堪称该群体中的领军人物。特殊的人生经历与文化背景使翁达杰的作品包含了母国或西方文学少有的多元文化因子,其作品在内容、体裁、写作技法等方面均打破传统小说的套路,优美的词句在带给读者感官享乐之余,也留下许多空白,等待他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填补其中隐含的深刻寓意。本研究在细读英文原版小说及其译本的基础上,借用后现代叙述学、解构主义、后殖民、新历史主义等理论,将文本与理论相结合展开论述。与从前零散的研究相比,本书尝试从整体上把握翁达杰的小说,但在具体分析每部作品时又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力图以更立体的方式展现翁达杰的小说艺术。研究既关照小说的内容层面,亦顾及叙述策略层面,将翁达杰在小说中体现的“后殖民批判”与“主体建构”这两大主题置于流散语境中考察。
-
出航李贺青本书既是体裁研究,又是主题研究。体裁研究和主题研究之所以能够并行不悖,是因为成长小说是一个主题上的定义,而非形式主义定义,因而不可能脱离其主题,去研究其抽象体裁。本书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玛丽▪麦卡锡的三部女性成长小说的主题内涵,并探讨其体裁创新。
-
杏坛追梦·课程初识汪瀛梦想会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不同,其梦想也自然存在差异。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环境造就人生吧。人的梦想也因人的成长发展变化而变化。人们的儿时梦想,与成人之后的梦想,可能存在巨大差异,甚至完全相反。说得好听一些,这是与时俱进;说得难听一些,这是见异思迁。我虽平凡,但也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我的儿时的梦想是什么?说来惭愧,我现在已无法追忆出来。我想,即便能追忆出来,也没有什么光耀的色彩。我敢肯定,它不如同时代的城镇儿童所说的,长大了要当科学家、解放军、工人、干部、白衣天使……因本人身居乡野山村,眼光所及,无非就是长辈们的农田劳作、五谷杂粮、山川河塘;更不会像当今所追求的明星梦、高官梦、老板梦、发财梦、出国梦……我不怕读者们笑话,至今我能追忆出的*个梦想,竟然是立足农村学一门手艺,有能力养家糊口和给父母养老送终。因为1974年初中毕业失学之后的我,已成为家庭主要劳动力。当时,家里姊妹众多,父母身体不佳,又无任何优质社会资源,我只能面对现实确定自己的梦想。实话实说,当时若能达成这一梦想,我是心满意足的!高考制度恢复之后,我开始有了新的梦想——考一个中专,跳出农门,使自己成为一名光荣的国家工人。或许造化弄人,因种种因素制约,我这一梦想也没有变成现实。人生际遇,有时确实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我虽然没有考上中专,由于坚持自学,1980年的高考成绩竟然上了湖南省本科录取线。后来,本人被当时的衡阳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对于这个结果,我仍然高兴莫名,因为我有机会成为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既然,我未来的职业是当时社会大力讴歌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的梦想就力争做一个深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历史教师,力争不误人子弟,且为实现这个梦想奋斗至今而没有丝毫改变。实事求是地说,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在当时其社会地位并不怎样,经济收入平平,但对于一个农民出身、胸无大志的我来说,能做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已经是三生有幸了!
-
美国文学研究郭继德暂缺简介...
-
中美儿童文学的儿童观朱自强,罗贻荣 主编朱自强、罗贻荣主编的《中美儿童文学的儿童观 :首届中美儿童文学高端论坛论文集》为“首届中美儿童文学高端论坛”论文集。论文集中的20位作者,均为中美两国儿童文学界的知名学者或作家。论文内容集中于对中美两国儿童文学中的儿童观问题的探讨。论文集所收论文或隐或显地透露出中美两国儿童文学学者不同的学术路数和问题意识。美国学者大都针对单一文本或几部相关文本进行深入的讨论,通过小中见大来考察美国儿童文学,而中国学者则大都从宏观视野出发,试图对中国儿童文学作出整体性的把握。与此相关联,中国学者往往从理论层面探讨儿童观问题,美国学者则多侧重分析儿童形象以使关于儿童的观念具体化。论文集所收论文在研讨会上发表之后,又进行了修改。有些论文将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的观点纳入新的思考之中,实现了实质性的学术交流、互动。
-
曹禺剧作演出研究资料刘继林 刘娟 编本书大致以《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剧目为对象,结合这些剧目的首演、优秀专业戏剧演出团体的演出,按照曹禺戏剧演出的历史顺序,有选择地录入部分知名导演、著名演员的现身说法,有甄别地从各类报刊、书籍中选取了部分观众的观后感言、文艺批评家的剧评文字,以及专业性的学术论文、著作的摘录片段等。曹禺戏剧舞台演出的原始资料芜杂繁多,时间长,跨度大,还涉及不同剧种领域,本卷只收录曹禺本人创作话剧的舞台演出。
-
批评测绘与话语历险蔡志诚本书侧重当代文艺理论与批评实践的思考与探索,围绕文学性与批评话语的流变考察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学与文化变革的动态与现象,梳理文学性的演变与话语实践,探测文化变迁中的历史轨迹与思想流向。作者以批评测绘与话语历险为经纬,从文学性的漂移出发,紧扣文学性与文化研究、批评维度与理论谱系、现代性话语与后现代状况等前沿问题展开论述,将对理论的借重与作家、作品的分析以及文学史的线索融为一体。本书宏观理论思辨与微观的文本分析相结合,*辑批评测绘,聚焦文学性、现代性与文化研究的理论演变,主要包括现代性测绘、文学性的漂移等;第二辑理论谱系,考察底层叙事,空间转向的批评实践,南洋想象的地缘美学,空间重构与后现代都市表征;第三辑文本分析与解读叙事,选择格非小说等先锋作家的小说文本进行分析解读,解析身体、语言与权力的隐秘踪迹,深描乡村图景进行后现代美学测绘;第四辑话语历险,考察先锋小说的叙事历险,存在的考证与知识分子书写,疯癫与理性的边际话语分析,新历史叙事与解构主义的双重书写,身体叙事与空间的表述等。本书对当代先锋小说的话语踪迹进行批评测绘与再叙事,融汇历史的宏观把握与艺术的微观透视,具有回望与前瞻的启发意义与创新价值,并印证理论叙事与批评实践也是写作的历险。适合读者对象:大学中文系本科生与研究生,文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爱好者等
-
因何而生贾舒网络文学中的男性生育题材是指网络文学中所描写的男性生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怀孕、生产等环节)。男性生育题材的文学其实古已有之,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中并不鲜见,然而随着父权制的确立和发展,男性生育题材文学逐渐成为一种禁忌般的存在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的颠覆性和解构性,以及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男性生育文学又在网络文学中得到了复兴,开始蓬勃发展。本书的研究对象为网络文学中的男性生育题材。试图通过性别文化视角对其中的历史沿革、文本特征和创作群体以及不同文化圈、不同艺术门类间的表达差异作出系统的分析。
-
王明居美学文选王明居作为安徽省美学界的泰斗、国内模糊美学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王明居先生可谓著作颇丰。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主要包括了作者研究的三个方向,即模糊美学、通俗美学、中国美学思想。文章发表的时间跨度较大,即有20世纪80年代发表过的论文也有近两年作者的新作。全书围绕以上三个方向力图全面展现王明居先生在美学领域各方向的研究成果,使广大读者能更为系统的了解王明居先生的学术思想。
-
祖保泉诗文理论研究论集祖保泉祖保泉先生是著名古代文论研究专家,他潜心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多年,造诣精微,被学界誉为当代“龙学”研究方面的大家。其《文心雕龙》研究、《二十四诗品》研究和词学研究等方面都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本书集作者这三方面的研究心得之大成,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刘勰《文心雕龙》研究及其所涉及“龙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中编为《二十四诗品》研究,分为诗品今译和理论研究两个部分;下编为词学研究及创作,所论诸家皆词学名家。书中所辑录的文章早发表于1961年,晚发表于2005年,基本涵盖了祖先生专著以外的重要研究成果,也大体上反映了祖先生近半个世纪的学术历程。本书宏观论述自成体系,独到见解鞭辟入里,充分展现作者宏大的研究格局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可供相关专业高校师生及古典文学爱好者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