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赵毅衡论意义形式赵毅衡 著赵毅衡专注于意义的形式研究凡50年,本书摘引他半个世纪以来的形式理论,提出要点,以及关键性的概念,俾于读者一览无余。所摘引的书包括《新批评》(1986)、《文学符号学》(1990)、《苦恼的叙述者》(1994)、《窥者之辩:形式文化学论集》(1996)、《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1998)、《礼教下延之后》(2001)、《符号学:原理与推演》(2011)、《广义叙述学》(2013)、《哲学符号学》(2017)、《艺术符号学》(2022)等。这些观点,都等待着读者的批评与挑战。
-
我想要的人生麦家我们终此一生,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本书精选《巴别塔》《逃离》《家》《通天之路:李白传》等11部文学经典,以“勇敢追寻自我”为主题进行解读,启发读者找到心之所属的人生目标,迈步走向自己所追求的人生。解读文章将每本名著拆成7个部分(一周读完一本名著),文字由浅入深,将一本本厚厚的原著各浓缩为万字精讲,“把书读薄”;又带领读者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的同时,理清故事脉络、剖析人物性格、梳理干货亮点,帮助读者领会全书主旨和深刻意蕴,“把书读透”。每部作品还配有一个二维码,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可以聆听专业主播的深情解读,在悦耳的声音中感受文学的力量。
-
明代诗学思想史郑利华 著本书面向有明一代诗学思想发展历史所进行的考察,乃以各类明人诗话、诗歌评点以及各种序跋论说等相关的诗学文献作为重点的研究资源。从明人的整个诗学话语系统来看,可谓是众说标立,异态纷呈,表现出复杂而多元的显著特点。然而以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而言,尽管相关的一些成果已从不同角度和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之,但在总体上,或主要着眼于对某一流派、某一地域诗人群体,若干代表性诗家或论家的探析,或仅在考察通代诗学流变的过程中简略述及之,或重点从接受史的角度,梳理诸如唐诗这类经典诗歌传统的接受历程。 全书除导论和余论外,分二十二章,共二十二个学术专题,循序渐进地将明代诗学思想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出来,期间利用新发现解决了过去遗留而未决的学术难题,全面深入而清晰地揭橥了明代诗学思想的演进轨迹,系统性和创新性兼具,为一部较为成熟完善的明代诗学思想史著作。
-
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王悦笛 著无论是杜甫对草堂花木的配置剪裁,抑或白居易富于控制力和驯化感的园林经营,还是苏轼与文人雅致生活融为一体的花木题咏,唐宋诗人在园林植物审美实践中,丰富了中国的美学传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美学课题。本书上编考察王维、杜甫、白居易、李德裕、苏轼、晁补之、杨万里等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特色。园林植物在其笔下,既是山林隐逸符号,也是博物认知对象,又是个人收藏珍玩。不同身份的花木,折射出唐宋文人复杂深刻的审美视角。下编聚焦“窗竹”“出墙花木”等诗歌和绘画中的经典园林植物意象,分析其跨越诗画的共通美学意蕴,更加立体地揭示唐宋文人园林植物的审美全貌。
-
当代散文理论的建构研究陈亚丽 著在已有的散文研究成果中,还没有一本真正从散文文体本身入手去全面、深入、直接地探讨散文的概念、文体、特性、审美等问题的学术专著,大多只是就其中某一方面进行探究。本书试图把古今“散文”的内涵与外延加以厘清;将文学散文的概念、文体特征、审美特征以及散文批评四个维度,同时加以阐发并直接得出具体的结论,使散文理论的系统框架初步得以建构;具有不回避问题、不在外部研究兜圈子、直抵散文内部构造的实证特点。本书试图从整体性出发去架构散文理论的框架。本书的研究意在打破“古今”的“隔阂”、中外兼顾、理论与创作兼顾、建构与评价兼顾、甄别与梳理兼顾等方面做出有益尝试,使散文理论的初步架构,呈现出较为完备的结构样态以及一定的创新风貌。
-
尘世的救赎蒋勋 著本书是美学大师蒋勋关于东西方文明、艺术与身体之间关系的大胆的美学思索与哲学追问。蒋勋以一个艺术家的视角,阐释了古今中外经典的伟大艺术品中关于身体表现所蕴含的美学与哲学含义。不同民族对于“身体”的态度存在很大差异。中华民族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耻于公开谈论身体,而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艺术领域,完美的身体则是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与源泉。东西方虽然信仰不同,但都认为通过肉身的苦难可以换取心灵的救赎。无论高低贵贱,抑或美丑,皆是为了追寻生命的美好;东西方文明与文化中的肉身呈现,只为获得尘世的救赎。作者的思路天马行空,博大高妙,于细微处娓娓道来,深入浅出,配以全彩美图,读来更是双重享受。
-
茅盾的文学世界再认识中国茅盾研究会二十一世纪以来,茅盾研究在持续推进,每年都有数百篇相关学术论文发表。茅盾的作品呈现出“社会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交错、混杂的景观,依然存在巨大的阐释空间。特别是茅盾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品格,恰恰是当下文坛所缺乏的。他在小说中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对复杂人性的深刻揭示,都是留给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站在新世纪的高度,关注茅盾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涉及对茅盾研究史料的整理发掘和茅盾文艺思想、文艺批评等问题的纵深研究,体现了近年来茅盾研究领域的重要收获。本书收录了中国茅盾研究会学者撰写的论文多篇,内容涉及茅盾创作综论、小说研究、文艺思想研究、生平与思想研究、编辑与出版研究等领域,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茅盾研究的学术成就,也反映出国内学者在茅盾研究的广度、深度上进一步拓展的发展趋势,弘扬了茅盾先生心怀天下,求真务实和为人生的文学创作精神。
-
二十世纪初中国白话文学研究及当代意义李小玲胡适作为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开辟者之一,其学术思想在多个人文学术研究领域起到了开拓和垂范作用。尽管没有专门的、系统的民间文学理论体系,但在为白话新文学追根溯源以及确立合法性时,胡适有许多涉及民间文学的思考及观点。《二十世纪初中国白话文学研究及当代意义》对之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并放在20世纪民间文学研究的整体视域予以考察,选题富有学理价值,研究观点也多有开拓性。全书视野开阔,语言流畅,论述全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可供广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及文学爱好者阅读。
-
文明的边界格非 著《望春风》出版后,引发的对乡村文明衰落或城市化兴起的困惑与忧虑,余波犹在。2018年至2020年,格非在清华大学中文系“小说叙事研究”课上,将这些问题带入现代小说史的脉络中思考,从19世纪中期以来的小说家里精选出三个案例,以讨论一百多年来社会、历史和文化观念的变革,由此形成这卷文学讲稿——《文明的边界》。 本书聚焦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日本作家志贺直哉与美国作家麦尔维尔。从《没有个性的人》、《暗夜行路》至《白鲸》,格非带读者深潜文本、剖析细节,重现精妙的文学课堂。 对现代文明进程的强烈质疑和反思,是19世纪以来所有伟大小说的共同特征。本书以传统自然过渡到现代文明的居间者之视角,向我们发出叩问:究竟什么是现代文明的边界?它到底要将我们带向何方?
-
爱与真的启示陈建华 著本书主要探讨了张爱玲的晚年生活及其创作体现的“晚期风格”。借助萨义德“晚期风格”的概念,作者着重剖析张爱玲移居洛杉矶之后的二十余年里那种极其复杂而困难的书写:在与二十世纪文学现代性的双重语境中,她扮演了多重角色,所谓 “文本” 也产生多重含义――不单包括她的作品,也包括她的行事,或许尤为奇特的――包括她的沉默。此外,作者还具体分析了其“晚期风格”特有的质地——金石风格,诸如时空交叠、穿插藏闪、人物造型、戏剧性情节、诗性语言、电影典故、震惊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