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
比较政治制度徐红、赵萍丽、杨士忠《比较政治制度》(第4版)在前面已经出过的第1至3版基础上,结合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作了重要修订,系统介绍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着重对英、美、法、德、日、俄六个国家的现行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国家元首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议会制度、政府制度等进行分析和比较,使读者能初步掌握比较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开展政府体制研究和国际政治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书稿具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资料丰富的特点,每章后所附的案例能够帮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各国政治制度状况,从而更好地展示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运作的特点和规律。本书主要作为高校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用书,亦可供对西方文化和国际政治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明清戏曲研究范红娟戏曲作为古代文学和艺术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在它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已从孝子故事中选材。从中国传统戏曲诞生开始,孝子戏的创作和演出就一直绵绵不绝。本书将孝子戏曲置于明清孝道教化与传播的宏观环境中,考察其创作理念、教化观念和传播路径,并将其定位为引导公众从道德理念走向道德实践的“有效中介”。
-
西方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研究蒋昭阳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结项成果(批准号:16BKS028),书稿较为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理论发展逻辑。回溯了马克思语言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阐释了马克思的语言哲学思想,彰显了马克思对西方传统语言哲学的超越,揭示出语言哲学在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专题讨论了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转向发展史上的主要代表人物,重构出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转向的理论进路,呈现了语言哲学转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价值。
-
日本现代文学研究吴艳本书全面、系统地按照历史年代梳理日本昭和时代以来包括平成时代的文学脉络,全书内容分为“战前的昭和文学”“战争时期的昭和文学”“战后的昭和文学”“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至昭和末期的文学”以及“平成的文学”等五个章节。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把握“全面性、深入性、准确性、时代性”的四大原则,力求全面介绍各个时期的流派、思潮、作家、作品以及文坛实态;深入探讨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想、特征;结合历史背景,贴近时代脉搏,拓新研究领域,掌握文学动态,填补国内关于昭和、平成文学研究的空白。
-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关系史纲徐大军本书以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的关系为研究核心,探讨了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在生成、发展的过程中,相互诱发、影响、交流的过程,指出了二者同源异质、互通互融的关系形态,抉发了互相渗透于二者中的因素。
-
纯粹·自带系统的河流燎原本书是燎原谈论新世纪诗歌的文集,选取了新世纪以来作者发表在《诗刊》等文学学术报刊上的50多篇文章,以不同时段的综合评论和个体分析为主,兼及主题访谈等类型,涉及诗坛现状考察、群体形态描述、特殊现象剖析、诗人个案研究等,呈现了新世纪诗歌的基本成果和内在景深,回答了新世纪诗歌整体格局和个体表现等问题,揭示了当下诗歌生成的来龙去脉和其自带系统的传承,指出新诗的灵魂就在于它有一个始终敞开的端口,并生气勃勃、不断变革……
-
中国创意写作研究.第九辑易永谊本书以创意写作教育教学研究文章为主,收录了国内外创意写作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领域等重要学者的原创文章,是创意写作教学和研究领域的重要读本。具体包括创意写作学科史、创意写作教学法、前沿问题、创意写作学研究、基本理论问题、创意写作在中国、表达性写作、海内外动态等九个部分。
-
百年茅盾研究成果史料索引蔺春华1920年4月25日,黄厚生在《小说月报》第十一卷第四期上发表《读〈小说新潮栏宣言〉的感想》一文,是为茅盾研究的篇论文;1931年12月,上海现代书局出版了部茅盾研究专著——由伏志英编著的《茅盾评传》,收入十年间茅盾研究的重要论文20余篇,使茅盾研究得到了明显的深化和拓展,并开始走向独立。截至2020年,茅盾研究已走过百年历程,出版的研究专著、论文集、传记、资料汇编等超过百部,发表的论文数以千计,成为学术研究中的一门显学。基于此,本课题全面汇集整理了1920-2020年间,关于茅盾研究的论文、论著和部分硕博士论文的要目,还侧重对互联网尚未普及的1990年代以前的论文论著做了内容摘要。力图从茅盾研究的实际出发,为学术界提供一部较为系统、完整和详实的研究资料。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年选张墨研 著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研究对象,将视野放在马克思主义与艺术理论的联系上,归纳总结了2021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脉络、艺术特征以及人文意义。该书共收录文章15篇,充分收录了课题组的成果的丰富性,体现了严肃的的审美趣味,尤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承魅力和文化特征,是专业性较强、格调较高的理论类、艺术类图书,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学等专业的参考资料。本书的系统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强,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
-
《沧浪诗话》在英语世界的跨文化传播研究钟厚涛 著本书主要探讨《沧浪诗话》这部中国古代诗话体理论著作在英语世界的文化重构过程中,是如何被选择、被翻译、被引用、被阐释、被定位、被挪用、被重构的,又是如何与英语世界的文化发生碰撞、关联、对话,甚至是走向杂糅的。本书详尽论述了斯宾迦“强烈需求”下诞生的初次英译、德国诗人的英语翻译、主动偏离中国权威底本的全译、刘若愚空白场域中的艰难突围、欧阳帧的“透明之眼”和对西方“视觉中心”的超越、林理彰的长久倾心与对《沧浪诗话》的创意解读等内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和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