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工具书
-
食物简史雅克·阿塔利 著这是一场美食文化之旅,这里展现了文明的成就与进程,从史前到现在,再到未来,作者从美食文化的进程讲起,对关于人类饮食习惯的多个问题做了精妙的解读。 一万年前的人类吃什么?一个世纪后的未来人又会吃什么?火、耕种与畜牧是如何诞生的?古罗马皇帝的餐桌上有什么?中国皇帝呢?法兰西国王呢?他们的人民又吃什么?以人肉为食的行为真的消失了吗?性与饮食之间又有什么关联?餐厅在何时又是如何出现的?谁发明了披萨?哪些地方的人吃昆虫?富豪们每天的菜单是什么呢?地球上哪个国家的人最会吃?当总人口超过 100 亿后会出现食物危机吗?明天的我们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操控饮食?吃饭还会是一种社交行为吗?…… 饮食代表在日常生活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在餐桌上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箪食一瓢饮,还是漫长岁月中形成的世界饮食文化的交融,以及整个地球上人们的生活轨迹。在人类历史中,食物是许多重大变化的背后主因。在本书中,作者带领我们通过食物的角度,了解人类的进化史。他关心的不是食物是如何改变的,而是食物改变了什么。他讲述的是饥饿是如何塑造文明,食物是怎样促进科技大步前进。它展示了当你坐下用餐时,又有多少文化、社会、经济的因素包含其中。 从食物的角度来理解历史,理解社会演进的脉络及历程。风云变幻,当下餐桌食材的背后还有更多过去和未来——这就是食物简史。
-
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复七名簿杨彦君 著关东军防疫给水部为七三一部队固有名。1945年12月1日,日本政府设立了第一复员省,负责处理战后陆军复员事宜。1946年5月30日,日本内阁发布“一复省令第七号”命令,命令要求陆军军人和军属向其原籍所在的市、区、镇、村呈报“登记表”,据此编成的部队“复员名册”即《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复七名簿》。《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复七名簿》原件现存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于 1948 年 8 月 31 日编成,详细记载了七三一部队成员的复员信息,包括部队成员姓名、职级、兵种、原籍及复员时间等。
-
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留守名簿杨彦君 著关东军防疫给水部为七三一部队固有名。《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留守名簿》于1945年1月1日编成。所谓《留守名簿》,日本陆军省为了管理战时派出的“外征部队”,强化“外征部队”与其留在本土的家属联系,明确规定“留守业务”的各项规则,《留守名簿》即是基于上述文件编成的“在籍人员名册”。详细记载了七三一部队3497名成员的姓名、出生时间、原籍、编入七三一部队时间、此前所属部队及编入时间、兵种官阶及授予时间、留守担当者以及《留守名簿》补修时间等信息。
-
甲第一八五五部队留守名簿杨彦君 著甲八五五部队,即侵华日军“北支那”防疫给水部,是驻地北平的日本细菌战部队。《甲八五五部队留守名簿》记载了部队1242名成员信息,全部为手写字体,以日语假名音序排列,记载了1242人的个人信息,绝大数篇幅没有人为遮挡,但有少部分内容因被人为涂黑难以辨识。其所载信息有:甲八五五部队成员姓名、出生日期、原籍、编入部队时间、职级及晋级时间、此前所属部队及编入时间、留守担当者即部队成员在日直系亲属信息等。
-
中国现有姓氏速查手册宋振芳 著华夏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朝代递嬗、战争、逃难、迁徙、各民族大融合等原因,姓氏由少变多,并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姓氏经过进一步的分化、发展、演变,最终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姓氏。姓氏涉及的知识极其广泛,十余年来,作者广泛搜集关于姓氏的书籍,对姓氏的涵义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本书中,作者从正字、读音、字义、分布等方面对现有姓氏进行了介绍,内容详尽。
-
中国地名学史研究华林甫地名学是专门研究地名起源、产生、发展及演变的一门学科,涉及地名渊源、地名通名、地名命名与更名规律、地名定位、地名用字、地名读音等领域,包含了地名的音、形、义、位、类五大要素全部范围。本书系作者已出版的“地名学三书”的后续地名学探索。共分二十章,各章汇集作者二十多年来地名学研究心得(各章均曾以论文形式发表,收录时避免与已出版专著的重复),旨在初步构建中国地名学史学术体系。此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时序编排,研究中国传统地名学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国传统地名学以考释地名渊源为主要特征,经历了个体地名研究、群体地名研究和地名整体研究三个发展阶段。其学萌芽于先秦,奠基于两汉,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有了显著发展,唐宋时代取得了一系列进步;在明朝万历年间诞生了第一部专门进行地名渊源考释的著作——《郡县释名》,其中颇有理论高度的认识。清代地名典籍更繁,作者择前作未涉及的三位清人作出研究,补入此书,又介绍了于民国问世的第二部解释地名渊源著作——《今县释名》。至此,上篇十一章以细致的典籍文献梳理,建立起由先秦迄民初的中国传统地名学脉络。下篇九章则以“纵论古今”为目,结合历史经验,思考当代问题,如直辖市与自治区通名改革、分省模式探讨、县级政区通名划一等主题,也包含越语地名、国号地名等专题研究,每有卓见动议,既表现出作者“经世致用”的时代关怀,也反映出地名研究在当代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书梳理中国传统地名学发展脉络,为构建地名学史学术体系作出贡献,并进一步提出要对中国各断代的地名做地理分布与变迁的研究,呼吁以此建立起中国的“地名地理学”。
-
影像香巴拉·神佛共居张春文 著“影像香巴拉”丛书是作者游历康巴藏地20余年为读者描绘出的一幅光影交错、异彩纷呈、澄澈静远的香巴拉画卷。香巴拉,也叫香格里拉,是藏传佛教中的圣地,是文学作品中的精神乐园,是世人向往的人间天堂。在川、滇、藏的交会地带,存在着现实世界里的香格里拉。在那里,造物主雕琢出一个广阔、斑斓、空灵、绝美的自然殿堂:那里的地形地貌丰富多变,四季鲜明、气象万千,有时如油画般色彩浓烈;有时如水墨画般纯净悠远;那里的子民属于不同民族,各自传承着古老而神秘的信仰,但他们都敬畏自然、热情淳朴、生机勃勃,放牧于高原,农耕于河谷,共同创造了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好家园。 “影像香巴拉”丛书一共有五卷:《神山圣水》《生栖秘境》《绚烂文化》《净地子民》《神佛共居》。《神佛共居》描绘了香巴拉纷繁的宗教信仰:除了外来的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道教外,还有萌发于本土的纳西东巴教、普米汗归教、傈僳族尼扒、怒族原始宗教、彝族传统宗教,这些不同信仰的子民相容共居,丰富了香巴拉的精神内涵。
-
影像香巴拉·神山圣水张春文 著“影像香巴拉”丛书是作者游历康巴藏地20余年为读者描绘出的一幅光影交错、异彩纷呈、澄澈静远的香巴拉画卷。香巴拉,也叫香格里拉,是藏传佛教中的圣地,是文学作品中的精神乐园,是世人向往的人间天堂。在川、滇、藏的交会地带,存在着现实世界里的香格里拉。在那里,造物主雕琢出一个广阔、斑斓、空灵、绝美的自然殿堂:那里的地形地貌丰富多变,四季鲜明、气象万千,有时如油画般色彩浓烈;有时如水墨画般纯净悠远;那里的子民属于不同民族,各自传承着古老而神秘的信仰,但他们都敬畏自然、热情淳朴、生机勃勃,放牧于高原,农耕于河谷,共同创造了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好家园。 “影像香巴拉”丛书一共有五卷:《神山圣水》《生栖秘境》《绚烂文化》《净地子民》《神佛共居》。《生栖秘境》描绘了香巴拉多彩的人文环境:古老的高原小镇、沧桑的茶马古道、独特的建筑格局、神秘的宗教圣地、珍贵的历史遗存、险要的马帮渡口。
-
影像香巴拉·生栖秘境张春文 著“影像香巴拉”丛书是作者游历康巴藏地20余年为读者描绘出的一幅光影交错、异彩纷呈、澄澈静远的香巴拉画卷。香巴拉,也叫香格里拉,是藏传佛教中的圣地,是文学作品中的精神乐园,是世人向往的人间天堂。在川、滇、藏的交会地带,存在着现实世界里的香格里拉。在那里,造物主雕琢出一个广阔、斑斓、空灵、绝美的自然殿堂:那里的地形地貌丰富多变,四季鲜明、气象万千,有时如油画般色彩浓烈;有时如水墨画般纯净悠远;那里的子民属于不同民族,各自传承着古老而神秘的信仰,但他们都敬畏自然、热情淳朴、生机勃勃,放牧于高原,农耕于河谷,共同创造了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好家园。 “影像香巴拉”丛书一共有五卷:《神山圣水》《生栖秘境》《绚烂文化》《净地子民》《神佛共居》。《生栖秘境》描绘了香巴拉多彩的人文环境:古老的高原小镇、沧桑的茶马古道、独特的建筑格局、神秘的宗教圣地、珍贵的历史遗存、险要的马帮渡口。 已出版的作品有《永远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横断山民族文化走廊》《康藏香巴拉》等,创作的旅游美文在《甘孜日报》康巴人版上连载。
-
京华印象任眣霏 著《京华印象:明清地图中的北京城》以国家图书馆藏北京城古旧地图和相关图画资料为研究对象,是一部通过图像解读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研究明清时期北京城的专门著作。《京华印象:明清地图中的北京城》采用分门别类的方式,按照古旧地图的类别,系统梳理每一类地图的发展谱系、绘图年代、绘图背景,并讲述地图背后涉及的历史故事,方正的城图、密集的河道、笔直的道路、优美的园林、威武的禁旅,共同构成了图画中的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