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工具书
-
山海集 第一卷吴松弟《山海集第一卷》为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个人系列四卷本论文集“山海集”第1卷,共收论文32篇,文章内容涉及历史地理通论及专题性研究,历史地理学学术史发展总结、历史地理学家学术成果评述,以及部分考证性文章等。本卷所收论文,是吴松弟教授在较长时间段内集中进行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成果汇集。吴松弟教授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方向的代表性学者,其个人研究成果,体现着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学术传统,也是吴松弟教授关注新学术资料、开启新研究领域的集中体现,其论文的汇编结集出版,能够为后续学者的集中查阅及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评述提供较多的便利。
-
印度洋Abdul Sheriff,Engseng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印度洋地区的商贸活动。首先,笔者引用早期印度洋历史中的黑奴贸易讲述印度洋早期劳动力的迁移以及如今印度洋地区一些殖民地形成的过程。其次,通过描述印度洋地区的海上贸易、政治关系、外交状况来阐释印度洋地区商贸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则陈述印度洋地区殖民地以及新社会的形成过程,与前一主题的逻辑相连接,为读者解答了以下问题:是谁成为了斯瓦希里人?是非洲人还是阿拉伯人?这对于处于非洲与印度洋交汇处的社会群体来说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通过对斯瓦希里的语言、宗教以及民族风俗的研究,我们可以触及到这一新生社会群体历史,对它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
-
地名背后山西史李玉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可增长学识,行路可广博见闻。行路游历,到一地不可不知其沿革典故、山川形胜、风土人情。地名,虽寥寥两三字,若有心探究,举凡沿革典故、山川形胜、风土人情等,无不蕴含其间。本书以地名着眼点,将一地之历史连缀起来,可窥见三晋史乃至华夏史之一斑。旅途之上翻阅,或可解疑一二;闲暇之时漫读,也能多些谈资。
-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长孙博 编《历史学基础·论述题(中国史分册)》共分上、下两册,分册装订,是专门指导历史学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史论述题的辅导书。 本书是长孙博在研究所有历史学统考真题、自主命题高校真题的基础上,以首创的“层次法”编写而成。本书引入了思维导图,提供了全新的专题史复习方法。 与其他辅导资料相比,本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全部源自真题,内容全面精当 本书论述题全部源自1995—2023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130余所知名高校的历史学考研真题。这些论述题几乎涵盖了历史学考研所有中国史部分的重点内容,是考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点。因此,“全”是本书的最大特点。 为了使广大考生尽快掌握复习重点,本书还采用了长孙博总结的“重复真题标识重点法”:在论述题题干前以*号标识了247道论述题,在题干后罗列了该知识点的重复真题,以帮助考生勾勒论述题的重点。二、专题史总结复习,层次法高分答题 本书在编排时,采用了长孙博基于历年论述题真题的出题特点而研制的专题史目录。本书系统整理了32个论述题专题,并用思维导图直观地呈现专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提供全新的论述题复习方法。 在具体解析论述题时,本书采用了长孙博首创的“层次法”。书中正文前以9000多字的篇幅详细介绍了“层次法”,并在正文运用“层次法”解析每道论述题。从近十年考生的反馈来看,掌握并使用“层次法”答题是获取高分的关键。三、追踪学术动态,吸纳前沿成果 无论是统考真题还是自主命题,均呈现出越来越重视考查考生学术能力的趋势,要求考生不仅要熟悉以往的研究成果,而且要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为此,本书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吸收学界的最新成果与动态:一是整理了常考的学术研究真题,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各设一章,供考生初试与复试时参考;二是在每道论述题的“参考答案”中尽可能地体现该知识点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在其后增加“参考资料”部分以供考生进一步参阅。
-
隋唐平民服饰研究纳春英 著隋唐物质文化,上承六朝之余绪,下启两宋文明之新运。对于理解汉魏六朝,以及宋明各代的平民服饰文化发展,有积极的贯通和借鉴作用。《隋唐平民服饰研究》是第一部运用“整体史”研究思路,自下而上讨论古代平民服饰的专著。本书不仅讨论了隋唐平民日常服饰的款式、面料,而且还讨论了平民冠、婚、丧礼的礼服,以及置装成本、服饰禁忌,对外影响等等,是古代平民服饰研究的新尝试和重要突破,对于深化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和贡献。
-
漕运河道图考[清] 蔡绍江 撰,白帆 点校《漕运河道图考》是清代官员、学者蔡绍江在户部任主事时编袋的一部总述京杭大运河历史、地理、经济等各方面信息的古籍文献,对于研究明清两代运河河道分段、沿途要地、渠堰工程、漕运政策等方面状况有重要价值。蔡绍江到户部任职之后认为《漕运全书·河道考》所载运河河道情况不够翔实,故自行撰作此部图考,分段叙述运河各段兴工始末、水运状况、经济价值等信息,每考配以一图。全书以《运河总考》《运河总图》冠首,下分《大通河》《白河》《卫河》《会通河》等十七图考。北京为运河北端、漕运终点,故本书所载之河道图,亦为北京舆图之重要一端。
-
中国历代大事年表杜文玉 著《中国历代大事年表》中每个朝代(或历史时期)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历代纪年简表,另一部分是与简表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纪年始于约170万年前,止于1911年。史事记录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止于1911年清朝灭亡。对公元前841年以来的纪年,凡有大事发生的,按年份进行编次。历史事件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该书既可以作为中国历代年表使用,又可以作为中国历代大事简表查阅,能够满足读者对中国历史常识的需求。
-
中国近代地图志暂缺作者本书对中国地图目前的近代——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地图进行了考证和分析,论述了中国地图制图历史的发展轨迹和地图学发展规律。辑录了200多种明代至民国的古旧地图,进行分类、归纳,以图志的形式呈现。涵盖了世界地图、天文图、疆域和政区地图、省和区域地图、地形图、江河湖泊和水利水运地图、海图、军事地图、城市地图、风景名胜地图、教学地图等11个专题。在各个类别的概述之后,以“一图一志”的方式,分别论述明、清、民国时期地图发展特色。既有对古旧地图的绘制年代、尺寸、制图手法等要素的说明,还有对古旧地图的绘制背景、历史地位和影响等方面的讲述。本书是首次对我国近代地图进行系统性的发掘和分析整理并公开出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填补了此类图书出版的空白。
-
史学理论手册[加拿大] 南希·帕特纳,[英] 萨拉·富特 著,余伟,何立民 译《史学理论手册》属于“格致人文”系列之一,主要梳理了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史学职业化以来至21世纪初约200年史学的发展脉络和史学理论的建构沿革,介绍了现代史学理论的基础以及将如何这些理论运用于历史研究。本书通过展现各种学术论争和当下理论的发展,尽可能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呈送给读者。具体探讨了史学研究中的现代主义、经验主义(形而上学)、解构主义、叙述和后现代主义。各章节由史学领域的**学者撰写,内容覆盖该学科各专门领域,包括社会史、思想史、性别研究、历史记忆研究、心理分析、文化史。另外,还讨论了诸如德里达、福柯、海登·怀特等重要思想家的历史影响。
-
九江陈晓鸣《九江:从常关到海关(1450—1949)》以长时段的视野,对九江从内陆常关到对外海关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探析了500年间九江在国内国际贸易地位的变迁,以及这种角色转换对九江城市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全书首次系统挖掘了九江海关档案史料,图、表、文并茂,将九江城市史与鄱阳湖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相结合,从市场网络、货物流通、城镇兴衰与区域社会的关系入手,把九江城市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事件纳入社会发展的脉络,勾勒出一幅典型的中国内陆口岸的历史发展图景。九江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通商口岸,其发展备受学界关注,已有众多相关研究成果,但已见成果多将九江城市史和其腹地鄱阳湖流域的历史研究分开进行,少见结合起来加以研究的,《九江:从常关到海关(1450—1949)》发挥了历史学长时段、综合性研究的优势,将城市的发展置于区域社会发展的内在脉络当中,探讨九江从常关到海关变化过程中城市功能转换的具体表现,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九江与鄱阳湖流域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大大拓宽了研究视野,使得更广泛的史料得以进入探讨之中,从而使得论证更加充分、科学,将九江这个中国著名内陆港口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