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国家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操作技术规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编为统一全国近岸海域环境水质监测和规范监测人员的操作,提高近岸海域环境水质监测质量,特制定《国家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操作技术规程》。《国家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操作技术规程》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将分析方法标准与规范相关要求结合,形成一体的监测技术规程(作业指导书)。内容包括近岸海域水质常规监测项目的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分析与质控等,作为近岸海域水质监测的操作技术要求。本操作规程的每个部分或方法均按照完整的操作要求编写,便于以分册的形式分发给监测人员使用。《国家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操作技术规程》中的采样和分析表格为参考格式,各单位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待试行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统一。《国家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操作技术规程》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组织编制,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海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参与编写。《国家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操作技术规程》自下发之日起试行。《国家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操作技术规程》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
-
麋鹿重生程志斌,白加德著麇鹿为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濒危等级定为野外灭绝(extinct in the wild,EW)。麇鹿是世界上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物种之一,在中国经历了种群繁盛、本土灭绝、流亡海外、重引入、种群复壮、迁地建群、放归野外、形成自然种群的传奇历程。麇鹿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兴则麋鹿兴”。它曾一度流落海外,在中国本土灭绝,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1985年,中英两国签订《麇鹿重引进中国协议》,22只麋鹿从英国运抵中国。至此,麇鹿重新回到了它在中国最后消失的地方。麇鹿重引入是中国重大的物种重引入项目。从本土灭绝到重引入,从繁衍复壮到成功野放,中国麋鹿保护得到世界认可。《麋鹿重生: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样板》总结了中国重引入项目开展38年来的经验做法,对全球珍稀濒危物种重引入项目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麇鹿得以重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完成的,离不开中国政府的支持,凝聚了国内外社会各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饱含着科研人员、环保人士、媒体人、志愿者和社会公众的努力和付出。麇鹿种群重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缩影,展示了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智慧,为国际社会提供了野生动物保护的有益示范。麋鹿重生展现了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样板。麋鹿保护的成就举世瞩目,与大熊猫、普氏野马、藏羚羊、川金丝猴、长江江豚、扬子鳄、丹顶鹤、朱鹩等濒危物种的保护构成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成功范例。
-
全球气候公约谈判王灿,孙若水,谢璨阳,高翔 著中国扎实推进国内低碳减排工作,积极履行气候承诺,并超额完成承诺的2020年目标。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夕,中国向世界做出了负责任的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18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45.8%,2020年比2005年降低了48.4%,提前、超额完成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目标,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近年来,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进展显著,适应能力不断增强,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同时,中国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中国依托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一带一路”倡议等平台开展务实的国际合作与援助,深化气候变化地区合作。具有雄心的国际承诺、积极的国内行动和国际合作成为中国在国际气候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动力和底气。然而,未来国际气候治理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后社会经济复苏、国际政治格局变动等复杂局面;全球范围内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的抬头也为国际气候治理带来巨大挑战。同时,格拉斯哥大会之后,发达国家气候资金承诺的履行、资金机制的完善、适应机制的落实、损失和损害机制的安排、全球盘点等议题也将带来新的谈判任务,国际气候治理将呈现新局面。从中国自身发展来看,深入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既是保障全球气候安全、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也是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难得机遇和重要平台。风云际会,勇立潮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中国进一步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培养一批更具专业胜任力和全球领导力的谈判人才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气候公约谈判:基础知识与实践指南》作者团队中的王灿教授曾经作为政府谈判代表团成员多次参加气候谈判会议,担任技术开发与转让议题的发展中国家协调人、《公约》技术转让专家组成员、技术执行委员会委员、气候技术中心与网络咨询理事会成员,经历了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到《巴黎协定》达成的全过程,在该领域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高翔研究员自2009年起一直作为政府谈判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历次气候谈判会议,连续多年担任《巴黎协定》透明度议题谈判的主持人,还直接参与中国国家履约报告撰写、其他国家履约报告审评等工作,并担任《京都议定书》遵约委员会委员,同样具有丰富的谈判和履约实践经验。《全球气候公约谈判:基础知识与实践指南》吸收、比对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材料,梳理了《公约》框架下多边谈判的关键历程、重要议题、主要集团和基本规则,并对重要议题进行了精彩的分析和评述。
-
中国水獭韩雪松,吕植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不应仅局限于旗舰物种,还应该面向所有的野生动物。从环太平洋沿岸至中亚泥泞沼泽,从热带雨林山溪到青藏高原峡谷,历经了百万年适应与演化的水獭几乎占据了全球各样淡水及近海生态系统。在中国,曾有三种水獭分布——世界上分布范围广、已知栖息海拔的欧亚水獭( Lutra lutra),体型小、集群生活并主食蟹类的亚洲小爪水獭( Aonyx cinereus),以及集群围捕鱼类、偏爱石质水滨的江獭 (Lutrogale perspicillata)。因人类的威胁,原本曾遍布我国的水獭现蜷缩于残存的少数破碎的偏远栖息地。《中国水獭:在人类的边缘复苏》通过水獭的生存历史回顾和野生水獭的调查及保护研究,一方面揭示水獭种群在我国是如何走向枯竭,又慢慢开始恢复的,进而为水獭的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另一方面,也期待通过一个物种的生存状态的演变分析,使读者了解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的影响,并为其他野生物种的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
-
企业环境安全管理实操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编《企业环境安全管理实操》是在企业环境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历史背景下,通过详解企业环境安全管理的实操,力求覆盖企业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起因和各类环境风险源,并精选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突发环境事件案例编著而成的。《企业环境安全管理实操》包含了大量与安全生产工作相关的内容,没有对相关业务或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具体的区分,体现了安全生产和环境安全管理工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且紧密的关系,并符合应急管理部门在公共安全领域统一指挥、专常兼备的应急管理体制。《企业环境安全管理实操》可为我国企业环境安全管理提供有益的指导,适用于企业决策层领导、管理层干部、操作层员工的环境安全培训和管理,适用于科研院校环境保护、生产安全、企业管理等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和扩大知识面,同时也可为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借鉴。
-
黄土高原淤地坝土壤碳氮循环姚毓菲 魏孝荣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造田、改善交通、保护生态的重要工程措施。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的淤地坝拦蓄了数量巨大的泥沙,不同形态的碳埋藏于深层土壤,通气性能变差,矿化分解降低,构成了重要的陆地系统碳汇。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在国家碳中和与碳达峰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本书系统研究了黄土高原淤地坝土壤不同组分碳氮分布特征及其空间异质性,解析了淤地坝土壤碳氮矿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阐明了淤地坝土壤碳氮固持能力及其生物与非生物学机理。本书的研究有利于拓展沉积环境土壤碳氮循环过程这一前沿领域,可以为黄土高原淤地坝碳汇功能及其可持续性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
卸荷应力路径岩体脆性破坏前兆信息识别与工程应用张黎明,兰涛,王在泉 著本书为一本全面阐述卸荷应力路径条件下,岩体脆性破坏前兆信息识别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方面的图书,主要包括岩石卸荷破坏试验及分析、能量演化规律、岩石卸荷PFC数值试验及分析、地下工程开挖相似模型试验、岩质地下工程安全等级评价及其应用等内容。
-
城市脆弱性分析与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技术和系统研究黄弘本书聚焦脆弱性分析和风险评估技术在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探讨城市脆弱性分析和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技术、方法与系统。本书共分9章:前3章主要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与主要内容、相关领域内研究进展以及城市公共安全综合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第4章和第5章分别介绍城市社会脆弱性和城市物理脆弱性,并进行相应的案例分析;第6章介绍基于指标体系的典型城市灾害风险评估;第7章和第8章分别以城市台风事件链和罐区突发事件链为例,介绍突发事件链的风险评估方法;第9章介绍城市脆弱性分析和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系统的设计与构建过程。
-
水污染控制工程成官文 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系统介绍了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重点阐述了基于标准规范的水污染控制工程理念、工程技术及其设计计算,使理论教学与工程案例有机结合。本书重视传统的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经典理论传承和新技术、新工艺的补充,注重工程设计与规范标准的衔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以适应新时期工程类本科课程教学改革、“双一流”专业建设、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具有良好的教学针对性与工程实用性。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及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的研究、设计与运维人员使用。
-
生活垃圾集装化智慧管控及转运300问张美兰、陈跃卫 主编本书依托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处置管理控制系统项目,总结了上海老港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在系统开发设计、系统建设、运行使用、日常维护等方面的应用及管理经验。本书将信息化系统设计逻辑与实际运营管理相结合,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分享了分类生活垃圾实现精准调度、智慧运营、全程追溯的高效管理模式。本书可供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现场从业人员和行业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分类生活垃圾末端处置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