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小学科普教育.一年级下张淑春,胡玥 编你现在拿到的,正是众多科技教育的专家、老师为你精心编写的科普图书,带领你走进科普阅读的快乐世界。在书中,你可以认识很多科学家,了解他们的故事;你可以关注新的科学问题,训练你的头脑;你可以深入到各种真实的事件中,挑战你的思维;你还可以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升你的综合能力。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要认真阅读,阅读是未来人才的技能,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会频繁使用,因此从现在开始,跟着这本书的引导,开始一点点地训练,进而增加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让你的人生从这本书开始变得更加精彩。在这本书的阅读中,你能从中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奥秘,开拓视野,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主动思考的好习惯,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
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模拟研究肖玉,谢高地 著《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模拟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流动研究的基础上,以湖南东江湖流域、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区,以水供给、防风固沙、固碳、畜产品生产等生态系统服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时空格局流动路径以及物质量与价值量流动过程,探讨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的生态补偿框架。《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模拟研究》可为资源、环境与生态领域的大专院校师生、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管理者提供参考。
-
绿色生产和消费温国宗 等 著推动绿色生产与消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与伟大变革。我国当前已进入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新时代,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意义重大。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任重而道远,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已经掀起了绿色发展浪潮,先后出台了绿色新政等“一揽子”政策措施,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也不例外,继“十三五”将绿色发展首次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谋划了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宏大远景。党的二十大也进一步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部署。绿色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地位不变,推动绿色生产与消费势在必行,是实现美丽中国的根本途径。本书着眼于从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农业绿色发展、服务业绿色发展、绿色产品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七个方面阐述绿色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典型案例,可为各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
浙江省主要常见淡水大型底栖动物图集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著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一般指个体大于 0.5mm,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水体底部或沉积物中的无脊椎动物。较常见的有水栖寡毛纲动物、软体动物以及水生昆虫的幼虫。底栖动物作为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重要一环,可以促进有机质分解、净化水体,也可作为鱼类的天然优质饵料,其在水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和营养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可以反映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一类重要的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指标。
-
草原露天煤矿区生态修复毕银丽等本书面向我国高寒草原煤矿区煤炭资源绿色开发与生态修复,在总结以往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以大型煤电基地的草原生态系统植被、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针对草原矿区气候酷寒、春秋干旱、土壤瘠薄、露采扰动等脆弱生态环境特点,采用区域遥感大尺度监测、野外定位动态监测、室内机理分析相结合,系统研究草原矿区生态动态演变的监测方法、露天开采对环境扰动的影响规律、露天排土场生态重建与土壤改良关键技术,使用遥感数据追溯煤电基地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变迁;分析煤炭开发对草原生态植被多样性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规律,优选并培养本地微生物菌剂,揭示微生物可增强抗酷寒、干旱、压实逆境的机理;开发草原煤矿区地质层生黏土有机生物资源化利用作为表土替代材料的关键技术与利用方法,并以国能宝日希勒和北电胜利两个露天矿为例,形成草原矿区生物修复典型示范区,构建草原煤矿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和模式。
-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李海生 著暂缺简介...
-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文献汇编生态环境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 编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次重大国情调查,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大背景下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为全面摸清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底数、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国务院和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的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普查机构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心组织、奋力作为。广大普查人员无私奉献、辛勤付出,广大普查对象积极支持、大力配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取得重大成果,达到了“治污先治本、治本先清源”的目的,为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和制定决策规划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基础,集中反映了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深化优化的新成就,昭示着生态文明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
石化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发展蓝皮书周岳溪 等 著本书以石化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为主线,解析了石化行业石油炼制-有机原料-合成材料生产链的水污染特征和控制技术需求,系统介绍了石化行业水污染控制技术发展历程与现状,覆盖石化装置清洁生产、废水资源化减排预处理、综合污水处理与回用和炼化一体化企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优化等方面的技术进步,精选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研发的石化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案例,系统梳理了石化行业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脉络与趋势。本书可供从事石化、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废水处理处置及污染控制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石化、化工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
黄河流域近40年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崔丽娟 著2021年,在中国林科院重点基金项目“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生态质量演变研究”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规划财务司“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林草政策研究”项目的支持下,黄河院完成了黄河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等研究工作,形成了本书《黄河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生态最直接客观的反映,已经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驱动因素之一。景观格局描述了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及空间分布与配置,一切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都将引起景观格局的变化,其驱动力的研究是理解人类活动与景观格局演变关系的基础。本书通过解释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和社会经济过程及驱动机理,将为深入了解区域内的环境资源现状、缓和人地关系、制定调整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
太湖流域生态引领区张磊,高爽,陈婷,张姗姗 等 著该书根据太湖流域生态yin领区绿色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发现环保优先的政策导向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基于自然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机制尚未形成、生态环境治理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场化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尚不完善、精细化的水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尚未形成是造成宜兴绿色发展水平不高的深层次原因。结合yin领区建设需求和水环境改善目标,研究构建了涵盖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经济政策、水生态环境管理、环境保护考核与责任追究4个方面,包括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生态补偿、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等13项具体政策的宜兴市绿色发展政策制度体系。自然资源保护制度体系主要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转移支付、生态保护补偿3个方面进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主要通过对转移支付、环境税、损害赔偿、绿色信贷、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等制度优化与创新促进宜兴市绿色发展;水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主要从水生态监测网络优化、河长制创新管理、环境保护督查等制度方面进行细化,环境保护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体系主要研究绩效评价考核、损害责任赔偿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通过构建差别化的考核实施方案促进宜兴市绿色发展。该书研究成果将有效支撑宜兴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推进,提升生态保护水平、环境管理水平和政府决策管理水平,为宜兴市实现精准治太提供政策支撑,保障环境质量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协同并进,开拓一条绿色发展新道路。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效果的示范工程和制度集成成果,通过在宜兴市对相关政策的综合示范和应用,为将宜兴市打造成为绿色发展示范区和制度创新先行区提供科技与政策支撑,为太湖流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示范,实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 6”的创新,为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实践示范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