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绿色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估杜文鹏,闫慧敏,杨艳昭 著《绿色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估》面向“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构建绿色丝绸之路的愿景,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国际贸易背景的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估方法体系,开展了绿色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估与综合分区工作并提出了具有生态可持续发展类型区针对性的适应性策略。全书共分为8章,第1章主要介绍了绿色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估必要性、目标和意义;第2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估研究进展;第3章主要介绍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估方法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与算法流程;第4章主要介绍了绿色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空间范围与区域概况;第5章主要介绍了绿色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估的三大基本要素——生态资源供给能力、开发强度与需求水平;第6章主要介绍了绿色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三维评估结果并划分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类型区;第7章主要介绍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基本特征、存在问题与潜在风险并提出了相对应的适应性策略;第8章是对该书研究结果的总结与展望。
-
超大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样本赖梅东,褚艳玲 等著《超大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样本: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基于历史数据和资料,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工作及建设成效出发,系统全面地回顾了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历程,总结特色路径和建设经验,为全国及其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借鉴。全书围绕建设历程、进展成效、经验启示和未来展望四个主题,从宏观角度整体总结了我国及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历程;从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优化、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绿色宜居生活、全民共建共享六大方面,对各项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及重点实践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通过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指标数据变化情况,科学地分析和评估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全面展示了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对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提炼了深圳市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经验;基于生态环境改善、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对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未来的优化提升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意义。
-
城市污泥干化焚烧工程实践王凯军、李天增、常风民、刘秋琳 著本书旨在介绍并推广先进的污泥干化焚烧技术,通过展示国内外成功运行的项目情况,介绍了污泥干化焚烧技术的一些创新发展,包括污泥喷雾干化焚烧、后混式污泥干化焚烧、鼓泡床污泥焚烧、污泥热解炭化等。本书以案例介绍的方式,旨在解开行业对污泥干化焚烧高耗能、高碳排放、产生大量二英等误解,促进专业人员正确认识污泥焚烧技术,以推动该技术在我国的创新应用,进一步提高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清洁化和高效发展。本书可供从事污泥处理处置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各层级环保部门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类、市政类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
绿色发展与清洁生产陈振翔 著《绿色发展与清洁生产》主要内容包括绿色发展、产业绿色化和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绿色发展、产业绿色化和清洁生产的内在联系,江苏省产业绿色化发展现状分析,区域绿色发展实践研究,产业绿色化发展模式探索,清洁生产推动绿色发展在江苏的实践,江苏省实现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
合成材料生产废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与实践周岳溪,宋玉栋 等本书结合现场及文献调研结果,以合成材料生产子行业为对象,按照“源头减量—过程资源化减排—末端处理”的水污染全过程控制的技术理念,对水污染控制技术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主要介绍废水污染全过程控制的内涵与实施驱动力、合成材料生产废水特征与污染控制需求、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总体情况以及典型合成材料生产装置废水污染全过程控制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实践,旨在为合成材料生产废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提供技术指导和案例借鉴。
-
城市水安全管理技术集成和输出模式研究尹雪,王磊,黄毅 著《城市水安全管理技术集成和输出模式研究》系统梳理了我国水安全领域的相关经验及技术,在总结我国一线城市防洪排涝、水资源、水生态环境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研判国内水安全领域具有的国际合作基础及优势。作者调研了蒙古国等8个“一带一路”沿线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分析总结了各国水安全发展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管理方法与技术需求,并且详细分析了各项技术方法的原理特点、工艺流程和适用范围。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水安全技术评估方法,应用于马来西亚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巴基斯坦“海绵城市”技术以及伊朗海水淡化技术,为我国向各国技术输出提供参考。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水安全问题和技术需求,建立水安全管理方法技术集成和输出模式,提出技术输出风险防范策略,推进我国水安全领域“走出去”的宏观战略目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
碳市场来了!老C,中伍,小叶 著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已成为气候变化的事实,它们将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人类进步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问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显示,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正在给自然界带来危险且广泛的破坏,未来世界将会面临不可避免的多重气候危害。同时,该报告还呼吁人们加快采取更多措施以适应气候变化。
-
四川环境教育1+N实践与创新李友平 等本书内容摘自2016—2021年《四川环境教育1 N工作简报》的多篇报道,内容包含四川环境教育1 N概述、人才队伍、科普站点、特色活动、交流平台、传播渠道、联盟成员代表介绍7个部分,展示了四川环境教育1 N联盟主动、用心、持续开展环境教育与科普。全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设计新颖、实用性强。
-
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技术与实践刘国正,孙京楠 编为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提升全国固体废物管理监管能力,生态环境部多次印发文件推动固体废物信息化建设工作。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以下简称“固管中心”)组织开展了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信息管理系统、危险废物鉴别服务平台、尾矿库监管信息系统、新化学物质登记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有力支撑了固体废物管理的相关业务工作。固管中心在工作过程中,也遇到了技术、管理和运行等多方面的问题。固管中心组织各级固体废物管理部门以及技术支撑单位,结合实际情况经过总结和凝练形成了相应的管理思路和技术理论,并本着持续改进的思想不断丰富完善,在书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释。我们愿意将这些成果与广大的固体废物管理工作者分享,以促进我国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水平提升和信息化技术创新发展,形成高效共赢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战略要求,更好的服务于“无废城市”建设与新污染物治理等重点工作。《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技术与实践》共十五个章节,较为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了固体废物信息化建设相关技术、管理要求、应用实践等内容,提炼出各相关领域信息化工作的亮点与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固体废物信息化建设所面对的形势与问题,解决方案与路径,以及下一步计划重点推进的工作。
-
再生水作为河湖生态用水的环境影响与控制李云开等《再生水作为河湖生态用水的环境影响与控制》针对再生水补给河湖生态用水的需要,以永定河和北运河两个再生水回用区为研究区,综合利用多学科理论与多元方法开展研究,识别再生水回用区主要风险因子,揭示再生水中主要污染物在河湖沉积物中的环境行为与屏蔽作用;摸清再生水回用河道的自净能力,提出协调地下水水质安全和地下水补给需求的再生水控制指标阈值、减渗控制目标,揭示再生水补给型河道河床介质堵塞机理,探究再生水回用对水生态系统健康及邻近区域人居环境的影响,并建立再生水回用于生态用水的水质控制技术。《再生水作为河湖生态用水的环境影响与控制》内容可为再生水补给河湖生态用水提供数据基础与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