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
-
人类世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杨成生,刘发民,杜培东 著本书共5章51节,以人类世、人类与气候、退耕还林、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系统论述了人类世概念的起源,大加速和地球边界,人类对地球的占领,气候系统与人类文明兴衰,生物多样性与物种大灭绝,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负排放技术气候行动简史,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简史,土地退化中性和评估,人类世的塑料和污染物,生态健康指标,退耕还林与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景观退化与恢复,开启数字森林的新时代,人类世生物圈管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管理的未来,21世纪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等。地球生物圈是陆地和海洋上非凡而复杂的物种和生态系统网络,它驱动着水和其他物质的生命维持循环,使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得以繁衍和茁壮成长。本书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综合和跨学科分析,为解决当代的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思想,对实现碳中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参考价值,适合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有关科研和自然资源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
以设计唤醒乡村活力冯刚,王脩珺 编本书主要收录国内高效优秀乡村振兴规划设计作品,从设计者的角度介入到乡村振兴的课题中,突出设计在乡村建设中扮演的举足轻重的角色,展现设计唤醒乡村活力的形式。以设计为切入点,对乡村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生活等进行整体的观察与分析,以一种综合的设计思维为乡村发展给出参考方案。如果说,乡村是一个已经长满水草的池塘,设计就是加入池塘里的鱼,在融入池塘的过程中,唤醒了乡村的内生动力,也为封闭的乡村带来新的涌动。
-
土壤风蚀危害与过程及其研究方法王军强本书从土壤风蚀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国内外土壤风蚀研究的发展历程,土壤风蚀的分类分级,土壤风蚀的危害、过程以及防治措施。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农田土壤风蚀机理方面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从总体上了解土壤风蚀提供参考。本书对土壤风蚀过程及其危害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和重新阐述,但由于土壤风蚀研究的内容较多、机理较为复杂,加之编写团队水平和能力有限,提交的成果仅为该研究领域的某几个方面,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和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
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建设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建设2023编委会 编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林草科普基地工作,更好地宣传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建设成果与实践经验,以期为更多的林草科普基地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中国林业出版社组织编写了《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建设2023》一书,内容涵盖基础建设、科普队伍、科普作品、科普活动、经营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入选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申报单位的建设成果与实践经验。
-
广东云勇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图鉴苏木荣 等 编近年来,云勇林场在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的大力支持下,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对林场范围内的植物资源开展了详细调查,共记录了维管植物780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156科503属,包括石松类和蕨类植物22科29属44种,裸子植物6科9属13种,被子植物128科465属72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金毛狗、桫椤、水蕨、福建观音座莲、巴戟天等5种。本书科的系统排列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按秦仁昌系统(1978年),裸子植物按郑万均系统(1979年),被子植物按哈钦松系统(1973年)。科内属种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书中植物信息主要包括植物种的学名、中文名、所属科属名、形态特征、分布、用途、云勇分布等信息。
-
六朝松下玄武湖畔蒋建清 著本书是蒋建清对办学、治校的实践和思考。他认为,教书育人,重点在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教育,培养行业和国家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三感教育”是重中之重。教书育人要“教育、培育、化育”三育并举。教育是高校对学生进行以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传授为主的行为;培育是高校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生态,促进学生通过实践由学习知识向能力提升的转化,培养自我发展、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良好习惯的过程;化育是学校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把学校的文化基因、行业血脉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灵魂深处的以文化人的铸魂工程。
-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产品绿色核算吴安康本项目核算中,采用了森林生态连清体系和分布式测算方法,以麻阳河保护区2021年林地一张图数据为基础,耦合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在该区域积累的多年连续观测数据和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公共数据为依据,开展了保育土壤、林木养分固持、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项的评估核算,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加了保护区旗舰物种(黑叶猴)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研科普价值的评估指标,最终构建了7项功能17项指标的麻阳河保护区森林生态产品核算指标体系,完成了物质量和价值量的核算。通过本次核算彰显了麻阳河保护区生态建设与保护成效,尤其是对黑叶猴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
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吴恒,胥辉 编本书在借鉴国外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方法及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吸纳了我国的森林资源监测技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生态建设、经营管理和生产实践的现实需求,总结分析了调查技术、抽样技术、模型技术、遥感技术和评价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中的实际应用,以期提高调查监测的时效性、现势性、协同性以及监测工作的应变能力,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求。
-
银川市古树名木与重点保护树木资源苏东岩 杨晓艳 编古树名木是公共资源,也是大自然和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需要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的理念和氛围,让古树名木展现盎然生机。书稿旨在宣传介绍银川市古树名木和重点保护树木的现状和保护情况,力求增强人民群众对自然文化遗产特别是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共建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为银川市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做出新贡献。书稿以文字和照片的形式记录了银川市三区两一市古树、古树群、名木和重点保护树木,并进行了分类整理和编撰,对其数量、种类、分布、生长状况、社会意义等做了系统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和生长状态的树木做了小结,借鉴成功案例的政策、策略、措施和方法等,提出了我市古树名木和重点保护树木的基本对策。本书适合从事生态保护、风景园林、历史研究、区域发展以及国土绿化整治等领域的管理、科研、工程技术和管理单位及生产一线人员参考。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 编建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将有效保护和恢复东北虎豹野生种群,实现其在我国境内稳定繁衍生息;有效解决东北虎豹保护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效推动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创新,实现统一、规范、高效管理。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主要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设意义、理念、规划、发展情况、自然资源、人文特色等方面介绍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基本情况。希望本书能带领大家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东北虎豹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