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成长
-
中国古代法制史话李用兵《中国古代法制史话》是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中国古代法制史的特点是很鲜明的。 特点之一是中国古代法制以专制王权或皇机为依归。古代中国是专制君主制国家,国王或皇帝是国家的代称,王权至高无上。国王或皇帝握有最高立法权。另一个特点是以成文刑法为主体。第三个特点是自西汉以后的法律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
中国的石刻与石窟徐自强,吴梦麟《中国的石刻与石窟》是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古老又年轻。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史而弥新。
-
中国古代度量衡丘光明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
-
语文考试论倪文锦著本书内容提要本书系统论述语文考试理论,对语文考试的类型、功能、题型、解题思路、高考语文测试研究、标准化考试、考试心理等专题作全方位探讨,展示了现代考试的基础理论,分析了新时期语文考试的特点和走向,具有学术性和实用性。不仅为语文教师提供语文考试指导,而且为语文教育的考试研究打开了新思路。片断:明代中期以后,科举考试发生了很大变化,程式严格的八股文成为经义考试的主要形式,撰写八股文成了封建士子进身的主要途径。科举的帖经、墨义、策问、论、诗赋是考试形式的重大发展,也是今日填空、简答、论述、作文等题型的雏型。科举考试,经唐、宋,到明、清,制度相当完备,考纪规定也日渐严格。如童生县试,要五童结保,府试及乡试、会试,还要派保。入考场时,要搜身检查,甚至解发袒衣,索及耳鼻。场内派军官携弁兵巡察弹压。试卷答完后还要糊名易书(由专人用朱笔重抄试卷),再交付评阅。如有夹带或请人代作,要枷示问罪,严重者发烟瘅地方充军。至于考官作弊,处治更严,重者乃至于杀头。虽然如此,但科场舞弊案,历朝总屡禁不绝。二我国现代的语文考试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用洋枪洋炮敲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官吏在向外国寻求真理的同时,看到了科举制度的弊病。从实施改革科举内容、递减科举取士名额之后,清廷终于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著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①从此,中国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制度在形式上完全结束,从学校选拔人才的新教育制度得以建立。现代的语文考试是随着现代教育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考试从内容到形式,从组织管理到具体运用,都出现了古代考试所无法比拟的变化,呈现出与古代考试不同的特点。首先,由于语文教学内容的变化,特别是语体文不断增加而文言文逐渐减少,过去那种主要考核古代儒家经典的考试内容日益为现代语文知识和作品所替代,从形式上看那种由着重考查记忆和背诵的旧式考试也逐渐被着重测验理解和运用的新式考试所代替。其次,在考试方法上,现代考试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考试方法,又创造了许多与现代技术相适应的新的考试方法。古代主要考经义的口试、帖试、墨义、策问、论、诗赋等,传统语文考试经过不断的加工改造,已经演变为口试主要考口语和答辩,填空主要考对知识的掌握,简答、论述、作文主要考理解和应用的新的题型。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及光电阅读机等现代化手段在考试过程中的应用,使标准化考试逐渐从试验阶段走向推广阶段。由于这种考试能使用现代化的考试手段于设计和编制试卷、分析和修改试卷、阅卷和处理分数上,所以人们往往把这种迥异于传统考试的方法叫做现代考试。第三,在考试的组织管理方面,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比如,使用同一份试卷可以组织全国几百万人考试,甚至跨国考试也有了可能。第四,在考试的应用方面,更加合理,更加广泛,发挥的作用也更大。如果说古代的科举考试的主要功能是为统治者选拔人才,那么现代的学校考试(包括语文考试)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且在为评定学业成绩、进行教学诊断、取得教学反馈信息、评估教育质量、为社会各行各业挑选专门人才和输送再生产劳动力等方面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本书前言前言有人一看到“语文考试论”这一标题,就以为这一定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是帮助学生用来对付语文考试的。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分为三大领域,即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和教育评价研究。现代大规模的教育评价已经发展到把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结果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的功能甚至已从单纯的提高教学效果、制定教育计划,发展到作为决定某些教育方针政策的基础。尽管教育评价不等于教育测量,但从教育评价发展的过程看,它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测量。语文考试作为语文教育测量的一种形式,它无疑是语文教育评价的手段之一,而且是大规模语文教育评价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因此,撰写《语文考试论》并不是为了应试教育,而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题中之义。随着我国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中小学课程教材的改革发展很快,考试越来越成了制约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自然,它也越来越成了人们关心的一个热点。对待考试,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考试取消论,它认为考试是学校教育的万恶之源,尤其是高考,这根“指挥棒’’不取消,学校教学改革就不可能(或是很难)进行。二是考试万能论,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往往滥用考试,不管考试是否科学,都采用单一的考分评价学生,平日用“题海战”代替教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导致厌学厌考。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究其实质,都是不懂考试。其实,考试既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万恶之源。想当年,“文革”取消了考试,其教育教学质量又是如何呢?以为只要取消考试,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的想法只能是一种幻想。当然,现行的考试需要改革,也必须改革。欲改革考试必须以研究考试,懂得考试为前提。不知考试为何物,不懂考什么和怎么考,对考试结果不会分析和评价等而奢谈改革,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本书总论中,从古代语文考试谈起,说明语文考试的历史沿革。讲现代语文考试,则是从恢复高考制度的语文考试谈到当前语文考试改革。意在明了语文考试的历史发展线索。本书的基本框架,主要采用了纵、横交织的方法。在纵向上突出整个语文考试过程,从考试蓝图的设计、题型、试题编制、试卷合成到考试实施、阅卷评分和考试结果的分析与评价等,客观反映考试全过程,做到环环相扣。在横向上,突出考试的不同类型和功能、不同性质的语文考试的比较、高考全国卷、上海卷与广东卷的比较以及语文知识试题、现代文阅读试题、文言文阅读试题与作文试题的分项研究等,尽量使语文考试的各个侧面都有所涉猎。应该说,这样的布局有利于读者,特别是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科研工作者对语文考试的了解,消除对语文考试的错误认识,从而自觉投身到语文考试改革中去。本书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介绍现代考试的基础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也从实际操作的角度阐述语文考试的技能与方法。总之,《语文考试论》作为学科考试的一部专论,它还不成熟,但我愿意以此抛砖引玉,求教于大方之家。
-
物理实验论陶洪著内容提要 本书简述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 展和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以中 学物理实验为例,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物 理实验研究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 本技能。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物理实 验与物理学发展、物理实验与物理教 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方案、实 验装置和实验器材、实验条件的选择和 实验操作、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策略以及 数学方法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本科生 或研究生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的教材 或教参,也适合从事物理实验、物理教 学的大中学物理教师阅读。
-
物理学习论梁树森著本书内容提要本书系统地研究了物理学习的全过程,揭示出反映物理学习规律的许多重要事实,从对这些事实相互关系的探讨中,提出了物理学习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公理化的物理学习理论体系。物理学习论的这一开创性的工工作,将影响物理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各个领域。作者关于物理学习实质、物理学习内容接受、物理学习认知模式、物理知识向能力转化等重要问题的论述,对于指导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书结构严谨,论述深刻,有比较充分的调查研究结果作为理论的依据。本书可供中学和大学物理教师在教学和教学研究中参考,也可以用做高等学校物理教育课程的选修教材。片断:第一节学习概述一学习的定义人人都在学习,人人都得学习。学习是人类的重要活动形式,并且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形式。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学习有许多精辟的分析和深刻的论述。最早把“学”和“习’’联系在一起的是孔子。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二字成为一个词,则最早见于《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鹰乃学习”一语。古代,所谓“学”就是获取知识,所谓“习”就是反复练习。《说文》里说:“习,数飞也。”鸟初学飞,时常数飞不已。可见,我国古代“学习”二字的内涵,主要指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在现代学习理论中,学习是一个含义极广的概念,它是人及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人和动物的学习,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本质的区别。一般说来,动物的学习都是无意识的,而人的学习,主要是有意识的。更重要的是动物的学习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人的学习则在于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另外,人的学习是他与其他人在进行社会交往中通过言语的中介掌握历史经验的认识过程,这更是动物无法比拟的。人类的学习是复杂多样的。小孩认识动物、用筷子、懂得文明礼貌是学习,熟悉如何开汽车是学习,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也有学习。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则更是有系统、有计划和有指导地进行的。给如此复杂多样的学习下一个简短而又全面的定义是困难的,因此它成为人们争论很久尚无定论的问题。为了我们研究问题的方便,根据近年来的一种较有倾向性的看法,这里给出学习的操作性定义为:学习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由于反复的实践和经验的结果,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力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在理解上述的学习定义时,我们应该注意:①学习是经验的结果,只有通过练习、通过体验才能发生学习,因此,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环境,依赖于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事件。②学习是由后天的经验和实践引起的行为变化,那种由于生理功能的发育即成长所引起的行为变化不是学习。③学习是行为的比较持久的变化,一般指行为水平的提高,由疲劳等因素引起的行为水平短暂的降低的变化不是学习。④学习包括行为潜力的变化,不是所有的学习都表现在外显的行为上。但是,行为潜力的变化迟早要通过操作表现出来,操作把行为潜力变为行为本身。⑤学习是可以间接测量的。例如给学习者先做预测,然后提供某种训练,立即进行后测,预测与后测之差反映了行为的变化,当然在测量中要注意控制训练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二学习的类型对于学习这一极其复杂的现象,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目的或需要,以不同的标准对学习进行分类,提出各种学习类型说。下面我们介绍三种影响较大的学习类型说。1.我国教育心理学界对学习的分类我国教育心理学界的一种比较倾向一致的分类是根据学习的不同内容和结果把学习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①知识的学习,包括学习知识时的感知和理解等;②技能及其熟练的学习,主要是运动的、动作的技能和熟练;③心智的学习,是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④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
儿童百科图谱俞宜震本书是《儿童的百科图谱》中的一个分册,着重介绍了运载工具的知识,全书分成飞行器航船、车辆三大部分,是一部增长少年儿童知识开阔眼界印刷精美的画册。
-
语文学习论佟士凡著本书内容提要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得到落实。而语文学习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活动,具备语文学习能力也能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条件。本书全面阐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学习兴趣、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类型、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论述了语文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了语文学习的规律以及培养语文能力的途径。书中融汇了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运用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列举了古今中外许多生动的学习事例,具有科学性、理论性、趣味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既有研究价值,又具有普及性。
-
中国古代书籍史话李致忠著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古老又年轻。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久而弥新。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灰,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也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希望这套丛书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中国文化的主流与特点,读者能够从中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所系。
-
中国的诗词曲赋刘耕路编著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古老又年轻。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史而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