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
我把欧洲塞进背包小鹏文字、摄影编辑推荐:这不是一本旅游观光指南,告诉人们住在哪里,吃在哪里,如何经济,如何选择路线(预热部分将会有所涉及,但不是本书重点),从而本末倒置地忽略了人心灵深处的真正体悟。这也不是人文地理探索,非要背负一个沉重主题,并时时想着对现实有所观照,厚重得让人无法呼吸。只是因为兴趣,只是因为喜好,作者只将自己最原始、最直率,也是最真实的感受与快乐表达出来,如此而已。既不带任何商业性、先导性的指示,也不带任何感叹式、自省式的观照。只是把一路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出与朋友们一起分享,直抒胸臆,见情见性。当作如是观。书中使用了大量图片,拍摄的时候,并不是从一个摄影师的角度,作者只是一个过客与一个记录的人。书中文章主要以一种短小精悍的小品文性格出现,一切以性情为主,始终保持独立的灵性舒展和行文的自由度与任意空间感。
-
跟着电影去旅行张狂编著电影和旅行的缘分,从来就是难解难分的。看电影是为了体味生活,而旅游邮电部是为了放飞生活。其实好的电影导演首先一定是发掘美景的天才,那些人迹罕至默默无名的地点一旦被他们摄入镜头,就仿佛泥土中的宝石放出迷人的光亮。作为大众文化经典的电影就是把梦想的痕迹不动声色地烙印于它的拍摄地,能够让我们以梦境中的迷狂去感受。如果你爱某个电影爱到真的发烧,一定会渴望亲临其境。为此,作者郑重地将本书推荐给所在喜欢电影和旅行的人。你如果把这本书看成一本“选片独到、点评出色”的电影的话,那第对于任何喜爱电影的人来说都将是难得的资料、记忆和指南。而如果你把这本书看成一本旅游书的话,这本书通过对旅游区翔实的介绍和周到的旅行指南,带你去圆一个周游中国的梦。那么,从电影院出来,背起行囊,让我们去亲身体验影像世界之外的另一种想象与期待。
-
万里无云书云著在牛津大学研读历史期间。作者书云遗憾于中国人对于玄奘的了解,多来自《西游记》里的唐僧,忽视了真实玄奘的伟大历史价值。为了还玄奘以本来面目,她毅然踏上了追寻玄奘足迹的西行之路,去体验玄奘当年求法的艰辛历程,感受古老文明的魅力,领悟千年佛法的真谛。她从西安出发,穿过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走遍整个印度,历时近年,跋涉万里,几经磨难,将沿途的风土人情、奇闻逸趣,历史感怀、心灵激荡,汇成文字,遂成《万里无云(第2版)》。全书内涵丰富,历史感浓厚,寓意深远。当你远离尘嚣,静心品读,会发现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它是一次穿越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震撼人心的精神旅程,是一本需要用心灵去感悟的难得的好书。此书已经出版英、德、法、意、日、韩等10国版本。英文版曾两次被英国书评人在《泰晤士》报评为年度最佳图书,好评如潮,而且在东南亚国家掀起了一阵“玄奘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亲自为《万里无云(第2版)》作序,称此书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佳作,让人感动,使人难忘,给人启迪,令人享受。
-
欧洲细节素素著欧洲在我们的内心里虽然早已熟悉,可它在我们的眼睛里还是陌生的,那种陌生既是血液的、文化的、也是地理的、历史的。在那20多天里,作者站在那一个一个陌生面前,常常是发一阵呆,又一点一点找到了熟悉。她不停地辨认着,识别着,既看到了欧洲,也看到了自己。请读片断:城堡城堡是欧洲的一个符号,像一个提醒你注意的箭头,在我还没有去的时候,它就在我感觉的山顶上耸立着。它跟教堂差不多坚固,却没有教堂那样的华丽;跟教堂一般古老,却比教堂更神秘。城堡里总是会发生一些异乎寻常的故事。战争、复仇、凶杀、浪漫或绝望的爱情,大都以城堡为背景。所以城堡在我的眼里一直是黑色的夜晚,有蝙蝠飞来飞去,有女人的尖叫,有金属物的撞击和血的喷溅。尽管白天艳阳高照的时候,它像童话里的宫殿,可我对城堡一直怀有这样的恐惧。这一次,我走过的线路上密布着城堡。它们是意大利的天使古堡,奥地利的萨尔兹堡,英国的温莎城堡。德国的城堡就更多。我听说,德国境内有2万多座古城堡,平均每16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堡最原始的用途并不是享受,而是防御工事,所以欧洲的城堡大多建在美丽而危险的山崖上。莱茵河两岸悬崖峭壁上的古城堡,如今成了水陆之间一道绮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人们坐在船上向两岸眺望的时候,却忘了远古的硝烟。欧洲的城堡太坚固了,它容易让人有野心,面对它,我隐约能感觉出占据者的顽强和争夺者的疯狂。那时候,欧洲大陆上有许多个种族,种族里面又有许多个家族,它们一般都是由弱小而渐渐强大,谁强大了谁就要筑一座城堡,然后仗着它的牢不可破,它的易守难攻,而称雄一方与一时,当家族骤变为诸侯,各路诸侯如丛林密布,彼此继承冲突着,抗衡着,防备着,终于有一天,野心最膨胀的那一个从自己的城堡里杀将出来,一阵狼烟过后,收了无数别人的城堡,作为战利品,分赠给他的儿孙或情妇。这时候,这个占有了许多城堡的人就做了国王,他的下一个目标,仍是远方那座别人的城堡。……2002年夏天,我去欧洲走了一圈儿。去的时候就没想写什么大块的东西上,因为大块的东西早已经有许多人写过了。我来欧洲,其实是想触摸一下我在书里曾经触摸过的那些景象或实物。在此之前,欧洲一直珍藏在我的阅读里,是一本18世纪或19世纪的小说,给我的印象是隐隐约约的,影影绰绰的,想起来就有,不想就无的。这次的欧洲之行,我一路上就像在重新翻看我在小说中看过的那些细节,重温少年或青年时代一个恍然的旧梦。我发现,欧洲在我的内心里虽然早已熟稔,可它在我的眼睛里还是陌生。那种陌生既是血液的,文化的,也是地理的,历史的。在那20多天里,我站在那一个一个陌生面前,常常是发一阵呆,又一点一点找到熟悉。我不停地辨认着,识别着,既看见了欧洲,也看见了自己。我不是专业的摄影家,甚至连业余都不是。可是我第一次想以图文的方式把我所见记录下来。照片提供的是一个现场,我曾经在这个现场里驻足或走过。在这本小书里,它们将以时间和旅程的次序慢慢展开,并以名词的方式叙述。
-
地上北京秦人编著本书精选200余幅精美图片,与生动幽默的文字、简洁开放的版式等要素有机结合,详细介绍北京的地理环境、宫殿园林、寺庙建筑、胡同、四合院、百年老字号、名人故居等,精彩展示北京城博大精深的物质文化,并深入开掘这些物质文化所蕴涵的人文内涵与精神力量,使读者在感受北京磅礴大气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想像空间和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
-
海盗地图秀娥,张翅编著古往今来,海盗是野蛮与血腥的代名词,他们粗豪不羁、漂泊天涯,以作巷天伦的方式制造了一个个黑色的传奇。从远古时代的希腊罗马,到近代大西洋和加勒比海,骷髅旗的影子无处不在。但是你知道吗,这些海上的强盗也曾经有过统治英格兰、建立上学始特王朝、诺曼底公国的威风。如今,海盗的故事和他们埋藏的宝藏一样,已经逐渐泻淀到了历史的角落,也被时光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本书带你展开地图,穿越时空的隧道,乘上海盗船,去体验海上曾经的惊心动魄与刀光剑影……<
-
中国节李露露著本书所用的形象资料,其来源一是考古发现的文物、壁画、雕刻等,这类资料虽然采用较少,但能把节日文化追溯到较古老的年代;地理古代文献中的版画、年画、画册等,这些资料反映了各个节日的诸多活动内容;三是民族学、民俗学、民间美术中有关的形象资料,如剪纸、民间神像、各种玩具、游戏、人体装饰等等。上述文化遗产,都是前人遗留下的,因此,《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应用是一种前人文化成果的吸收,在此应对资料的原创者们表示谢意。
-
最后的天堂红杏著这是一个叫做红杏的女人在三江源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游历故事。红杏是个神奇的女子,不知是前生的呼唤还是今生的昭示,这片美丽而苍茫的土地似乎与她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这是她写给玉树的一封“情书”。红杏舍弃了舒适安逸的城市生活,选择了没有目的的行走,没有结果的旅程。她几乎一年至少一次到玉树,走遍它的每一个角落,用她超群的摄影技能,把她的“情人”展露给世人。巍峨的寺庙、神秘的转世活佛、荒袤的可可西里、剽悍的康巴汉子、多情的藏族姑娘,在红杏的笔下和镜头前栩栩如生。在那里,她度过了无数次生死关口,结交下了数不清的生死弟兄,被虔诚的佛教徒认定为“自生空行母”,也走?酥势哟竞竦牟刈逋男牧椤?充满诱惑的雪域高原是无数艺术家灵感的源泉,到那里去创作是每个摄影师的梦想。在人迹罕至的世界屋脊、生命禁区、世界第三极可可西里……有一个瘦弱的女子,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艰难地在那里跋涉。她是一个来自遥远的京城的寻梦人,一个用镜头、用笔、更用心灵记录这一切的人——红杏。单看她的样子,你很难发现她是一个有如此多丰富经历的人,更看不出她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摄影女硕士之一。红杏十几次深入藏区,上至活佛、下至牧民,结交了很多藏族朋友,她说她将来的归宿也许是在藏区的某个地方,因为只有在那里她才能活在真实里。玉树,是红杏这位拿着照相机走马行川雪海边的奇女子最喜欢的地方。从她第一次到玉树拍摄,就被那片神奇的土地深深震撼了。她近乎像一个久久迷路、终于找到家的孩子,热切地扑向那片遥远而纯粹的土地。红杏说那是她寻梦良久的地方,是她灵魂可以自由飞翔的属地。以后每年红杏都至少去一次玉树,去看望康国寺的活佛以及倚寺而居的前买村28户村民,还有玉树的朋友们。她的到来总是给很多人带来欢乐,使很多从未照过相的藏族人有了自己的第一张照片,也使一些无力上学的孩子走进了校门,更通过她的相机和手中的笔,使玉树这片神奇的土地为更多的内地及海外人士所知……也许一切皆有缘分,红杏在玉树不仅找到了“家”,而且被藏传佛教止贡噶举派法王和活佛认定为“空行母”,并被任命为康国尼姑寺的主持和尕朵觉悟神山旅游宣传形象大使……红杏很珍视这份前世今生的缘分,并将她对玉树那难以形容的情愫转为对生活在那里质朴纯真的藏民日常生命的关爱。红杏说有时候想念固定的一群人,同时又被那群人经常地想起,那感觉是很让人感动的。她已7次到过这个平均海拔近4000米的神奇地方,一本记录了她每一个亲身经历的新书《最后的天堂——一个女摄影家写给玉树的情书》已由知识出版社出版。红杏说玉树是她心中最美丽的天堂,“爱那个地方,就像爱我的情人;想那个地方,就像想我的家人;去那个地方,是去见那些也同样爱我,想我的康巴人。想念玉树,和玉树所有的人,所有的牦牛,所有的石头……。”她把这一切都转变为一封封美丽的情书,希望她心中的天堂能读到她对它深情的爱恋。
-
俄罗斯大师故居高莽著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作家们无时无刻不在拷问人们的灵魂。他们的拷问,至今咄咄逼人,不仅对本国读者,即使是外国读者也是一样。正因为如此,杰出的俄罗斯古典文学才有感人的魅力,才激励人心。中国和俄罗斯是邻邦,历史注定我们两国必须友好相处。而文学艺术是促使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精神渠道。了解了19世纪的俄罗斯杰出的作家们和他们的创作,也就了解了俄罗斯人民,了解了他们的生活与思想感情,也就会明白他们拷问灵魂的原因和目的。
-
火焰中的翡翠骆娟 著;刘健 等摄影《火焰中的翡翠——一个绿洲女子在吐鲁番的色彩旅行》一书,是近年来在旅游图书市场引领潮流的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05年又一次倾力推出的人文地理图书。近一年来,全国旅游图书市场从繁华喧闹走向平淡,中青社在反思中率先走向“复合型旅游图文书”的选题方向,倡导旅游图书从“地理行走向精神行走转折”。通过中青社文化教育分社副总编、曾责编《藏地牛皮书》、《新疆盛宴》的林栋等的精心策划,使《火焰中的翡翠》“在旅行中体验回家的路程”这一主题将狭义的旅游书向人文地理图书进行了概念提升,以给都市旅人的旅行阅读书、描述回家之旅的都市阅读书、在路上的人生旅行书等多重内涵,引领读者体验于旅行中发现、丰富和发展自我的过程,说明旅行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在精神上走向成长和成熟的“教育”。该书作者骆娟是新疆本土青年作家,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多年的文学创作背景,曾在吐鲁番生活工作多年,现供职于新疆广播电视报社。曾于2002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浮尘如金》,此次新作《火焰中的翡翠》是作者在自己生活多年的土地上一次形式特殊的家园旅行。《火焰中的翡翠》在写作形式上以色彩板块与行走线索相结合,如白色古道、红色自然、黄色历史、绿色风情,写作内容上以吐鲁番为中心,向周边景区辐射,按照旅游线路顺序和旅游内涵的区别,引领吐鲁番的缤纷色彩之旅。一方面扩大了吐鲁番旅游文化的内涵,使丝绸之路沿线部分城市和地区如乌鲁木齐、昌吉、哈密以及河西走廊等,为吐鲁番旅游文化起到凝聚优势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吐鲁番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在理性和感性中较为灵活地进行了把握和反映,体现了吐鲁番的旅游价值和文化魅力。作者以自己的行走体验和独特的行文方式向人们展示这个遥远之地的神奇,展示白色古道之旅的丰厚,红色火洲之旅的火热,黄色故城之旅的凝重,绿色葡萄之旅的轻灵。值得一提的是,这不仅是一次简单意义上的行走,在作者笔下所触及到的人物(维吾尔女子、老阿訇、歌舞艺人)都是生活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极具个性的人群代表,通过对他们生活的展示和与他们心灵的碰撞,将会使读者感受到更多的旅游中的人文内涵。该书注重审美与知性结合,20万字配插200余幅照片,彩色印刷突出图片和文字的古朴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