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
葡萄酒选购指南吴书仙 著本以性价比为标准点评120款葡萄酒。作者按价格把120款酒为五个组,每组又分为国酒和进口酒。对每款酒,都列它的基本信息,及专业而且肯的评语。另附有各国葡萄酒的介和品酒的必备知识,以及120幅彩图。是一本专门为葡萄酒的消费者、采购者、销售者及收藏者而写的工具。作者简介:吴书仙,中国首位独立酒评人,葡萄酒专栏作者,国际葡萄酒作家协会(F.I.J.E.V.)会员。自1996年开始她的葡萄酒事业,为酒厂做过销售,自己开办过葡萄酒配套设备包装公司,亦曾赴法学习葡萄酒专业品评。目前在《经济观察报》、《时尚钟表》等多家媒体开设葡萄酒专栏,撰写了数十万字的葡萄酒与中国葡萄酒市场相关文章。她常年在国外各葡萄酒产区访问,并多次应邀担任国际酒评会评委。
-
你不能不会的100道菜小水 著ig">本书由网络著名的“私房菜”美厨娘小水特别挑选出做法简单,材料易备、色香味俱全的100道菜,公开材料与做法,让你在短的时间内轻松做出一桌好菜。你不能不会的理由:1.都是你喜欢吃的菜。上餐厅要排队、花时间、花钱、为什么不在家里做呢?只要本书在手,现在你也能在家只用1/3的价格制作也餐厅级水平的100道美味!2.本书所有食谱的材料都是最常见的,在超市、市场就可以轻松买到。轻松满足全家人的胃。3.全做饭的女人人人爱,会做饭的男人惹人爱,你为什么不能学会,在朋友面前露一手呢?4.100道最好吃、做法简单的菜,不用再烦恼今天吃什么了,天天快乐变换新菜式。
-
菜根谭的智慧(明)洪应明 原著,黄杰星 编《菜根谭》原是明代洪应明的一本语录体作品,在中华文化圈内广泛流传。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它在修身、处事等方面提出的准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到了现代,又被日本商界人士奉为心理学教材。本书融汇了儒家自强不息、佛家宽忍宏大和道家超脱玄妙的思想,从儒、释、道三个角度出发,对《菜根谭》加以阐释,力图发掘出其所蕴涵的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并把这种智慧奉献给广大读者。
-
我在京都当艺伎(美)历莎·C.第儿贝(Liza Crihfield Dalby)著;黄佼,阎密译在日本艺伎史上,曾经史无前例地出现过一位外国艺伎,她就是本书的作者丽莎·第儿贝。第儿贝历时一年的艺伎生活绝非猎奇的游戏,而是用心的体验。作为人类学专家,原本抱着研究心态踏入艺伎圈的她,却在不知不觉中醉心于艺伎文化,以至于在结束艺伎生活数年之后才终于理清思绪,以客观的学者姿态写下了这本关于艺伎文化的书。本书不仅详细阐述了艺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还对艺伎在日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方面进行了精到的分析,并且进一步介绍了与艺伎文化有关的音乐、舞蹈、绘画、服饰等多种艺术门类,对日本习俗、京都景致、料理风味、服装样式、社会心态、伦理规范都如数家珍。
-
酱缸柏杨著酱缸文化批判是柏杨杂文批判的重点所在。柏杨以对中国传统的激烈反思闻名,他的反思批判不同于其他,它直接而尖锐,彻底而击中要害,全面而痛快淋漓。可以说,反传统话语在柏杨这里达到顶峰。《酱缸:千年难醒的噩梦》中柏杨围绕着酱缸和所谓的官崽学展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夫酱缸者,侵蚀力极强的浑沌而封建的社会也。也就是一种奴才政治,畸形道德,个体人生观和势利眼主义,长期斲丧,使中国人的灵性僵化和国民品质堕落的社会。”这就是柏杨一直以来要打破的“酱缸”所在。不仅如此,柏杨同时又提出要想破除二抓牌官崽学的陋习,必须要培养个人的自尊心,人还得有“入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情”。
-
美食最乡思古清生著乡愁是味觉上的思念。宁静悠远的南方,文章中细细地闲说岁月,童年的梦想,学生时代的游戏与种植,一切都固化为悠然美境,读着,时间也是香醇。 作者用灵动智慧的语言蒸、炸、炒、煨、烧感悟之情调,煲人生之沧桑,令人在品美味、嚼美元、流连岁月与市井风情之际精神大爽,胃口顿开,获得一种酣畅淋漓的阅读享受。 听老地质员古清生先生谈论饮食,你会发现饮食之道不在文人雅舍,不在宾馆餐厅,而像油茶花那样,在民间自然地蓬勃,自然地开放,自然地美丽。那挑惹你食欲的方式,同样妙合自然。 ——周泽雄 古清生身兼业余厨子和专业食客二职,更终年客串旅行家,走南闯北,吃喝写作两不耽误 。果然笔下风光,色香味俱全。 ——童志刚 在文字中领略美食,纸上的味道另有魅力。味蕾上的故乡,展示的是古清生切身的美食体验,浓浓的情怀里我们闻到了“菜根香”。 ——朴素书摘:第1节 秋椒小烧 秋天的南国,诸多的美丽都是可以忽略,譬如那旷野如雪的巴芒,秋水上的红菱,山冈上的枫树,归雁与栖鹭,橙黄一片的晚稻谷,还有暗香浮动的丹桂和岩桂,楠竹林与依岸垂柳,此般景色搁到一旁,就到辣椒地里去收摘秋椒,总是有着无尽的意味。 秋椒是一点点小的,大些而成熟的秋椒,是极度的辣,刻意要把舌面钻破,像无数的蚁子啃咬味蕾。我喜欢这样的秋椒,较嫩的秋椒,则是有一些辣椒独有的青味,这样的味道可以体察出秋凉,就是望着空阔的蓝色秋天,高叹一句:天凉好个秋。 想一想,春天是没有过去多远的,就像送一个朋友,他的背影刚消失在林荫弯道,夏天在那里热热地一闪,秋天就悄然来临。春天的小辣椒苗,在风中柔弱地抖动,似乎想不到它的枝头可以结下性格如此暴烈的辣椒。在春天,蚁子会列队爬上辣椒苗,它们去捕嫩苗上的蚜虫。实际上也不是捕蚜虫,它们是到蚜虫后面,用触须抽打蚜虫的臀部,蚜虫于是就分泌出一滴蜜露,蚁子吸食蚜虫的蜜露,或装在食囊里,带回去喂给蚁后。在南国,春天的辣椒苗颇是写意,尤是辣椒花初开,打开了新一年辣椒季节的美意,还有我的想像。 夏天,是辣椒的成长与收获季节,太阳有多辣,辣椒就有多辣。秋天,天高气爽,风清云白,在秋天去摘下最后的辣椒,这个茄科植物、浆果、辣得人想哭泣的东西,没有它日子就变得极其无味的东西,它来自亚马逊河流域,来自热带,出走出美洲,仍保持个性。辣椒,是凝固之夏,是乡土之上的野性。 一点点的小秋椒,结在叶子渐稀的枝头上,有些一点点大就红了,红得像一颗圆亮的宝石坠子挂在枝头。摘很久,也摘不多,会将小的辣椒枝和叶子连带摘下来,红辣椒和绿辣椒,一粒粒堆积一起。回家洗了,晾上一晾。秋椒是可以干煸,我喜欢先不放油煸,就是一边炒动一边用锅铲按压辣椒,这种做法如我做虎皮青椒,渐渐的辣椒的水份被煸出来,辣分子也随着水份蒸发,厨间是比硝烟还要浓烈的战争氛围。人,似乎与辣椒一道上刑,锅煸辣椒,辣气辣人。坊间有一说,辣不是味觉,因为粘膜及皮肤都可以感觉它,辣椒可以把手辣得火烧火燎。但是,人还能吃到其他辛辣物,比如胡椒、花椒、生姜、蒜、洋葱,这些辛辣物是吃出来的。在温州,我还吃到一种辣螺,这种海螺的肉质里面嚼得出与辣椒一样的辣味。从生物里面品味辣椒的辣味,令我记住了雁荡山,也令我坚信辣也是味觉感触到的。 把辣椒煸得够戗,扁了,绵了,没有脾气了,起锅,再放油到锅里,将油烧热了,复将辣椒放回锅里去,放点盐,设若是喜欢酱味,可以搁一点豆瓣酱,搁一点姜丝,提辣椒的鲜味,这是干煸小秋椒。去年秋天,我从温州回湖北黄石,见到马家堰水库周边的秋椒收摘了,就买了许多,细细地吃。在机修厂的门口,有一个肉摊,每天卖一头猪的肉。我是食肉族,很快就与摊主熟了,过路都要点头,成了朋友。与屠夫交朋友,绝非坏事,这位青年屠夫同志,有好的猪肉来,就叫我买,猪肉不甚好,他就叫我别买。一天,他告诉我,今天有了黑毛猪,你多割一些去。就割了三斤前胛肉,黑毛猪,农户养的,重量180斤左右,它是本质的猪,有浓郁的猪肉之香,现在只有在小地方尚可以吃到这样的猪肉了,且要做到有心。 把小秋椒煸好,再将猪肉干烧,烧去肉质中的水分,油中可以放两粒花椒,三两片姜,烧到猪肉有十足的韧性,放入小秋椒合炒。如果是喜欢重味的,搁些“老干妈”豆瓣酱无妨,早年我喜欢用四川陴县豆瓣酱,现在感觉它有些偏咸,故少用了。同类可用的资源,还有四川的“老干爹”豆瓣酱,它重酱香,“老干妈”有咸鲜的倾向。将小秋椒与猪肉味道炒合,搁点盐,如搁重酱,盐亦可以省去。这种本色的道地之菜,味精是可以省却的,甚至五香粉和胡椒粉也可以省却,搁两瓣蒜是有必要。 秋椒小烧肉,是动植物两味的组合,猪肉尤香,此香是从韧质的肉纤维中释放出来的,肉表有些秋椒的青味,辣味,酱味以及姜蒜之味,干鲜之香融合。小秋椒,有肉香融入,咸鲜香辣,香馥悠久,小日子的闲适与自得,就在此间获得。若是能够找到乡间农家自烧的纯谷酒,用小盅细饮二两,当然会增添些许快意,再听窗外的樟树上的斑鸠鸣叫,那就做一个乡人吧,这也是岁月中的一样情境。
-
恋爱食谱彭久洋著《恋爱食谱》是黑夜里的精灵。它夺走了我的灵魂和泪水。一次次在夜晚流泪,在自己创作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那时的我不寂寞,只觉得孤独,拌着青春,怅惘和怀念,品尝孤独。同样的黑夜,总在一个时间失眠。没有了泪水与思考,原来流泪的爱情才是快乐的。于是,丧失了快乐。那一刻,是黑夜一点二十一分。我相信,爱情总会回来,因为人类善于幻想,没有人能谋杀幻想。就算清醒的时候,也会对自己说,只要这个世界上有男人和女人,就会有爱情。于是幻想把我带入一个童话的世界。童话不是孩子的专利,成人世界里有爱情童话是美丽的,美丽得让人一次次流泪。泪水滴落,浇灌了一支成长的玫瑰,玫瑰在月光下长出一根根毒针,刺伤了孤独的心灵,滴滴血液滑落,落在一个通透的黑色世界。慢慢明白,童话世界里的堕落,原来也可以很唯美。……“你是杀手吗?”这是冰儿说出的第一句话。没有反抗,静静地呆在我的身旁;它是我的情人,夹在我细长的手指间,紧贴我我肌肤,为我燃尽它的一切,来得是那么自然。留在心中的,就像被薄薄的纸片划的伤口,起初没有什么异样。手中的利针化成一株蘸了毒针的玫瑰花,孤独地飘扬在城市上空。这次是真的。
-
美食中国三叶编著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而各地千姿百态的风味菜系,则是饮食文化的具体体现。本书将带你踏遍神洲大地,让你品味中国八大菜系的独特风味,书中每道菜不仅色香味俱全,还有它一段成名的故事。这是将中国美食文化与历史的追述,这是您心灵与食谱的交流!中华美食调味精益,肴器华贵,膳食繁盛,烹饪技艺巧妙,堪称举世无双。中国菜处处闪烁着中国文化的精要,中华文化又时时包涵着中国菜的魅力。本书浓缩中国各大菜系中的特色精华,描绘一幅活色生香的中国美食文化地图。选取了各地比较知名的品种特色菜,从它的演进历史、典章故事、具体烹饪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翔实的考证,是一本了解中国各地菜系名吃的小百科,更是一本关于饮食文化的散文小品。
-
好吃懒做萨巴主编;《贝太厨房》工作室编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世界的发展是靠懒人推动的。不信?那你就看看,身边哪一种产品不是为了省力而发明的::汽车、飞机、吸尘器……样样如此。省力是一种堂而皇之的说辞,说白了,不就是为了偷懒嘛。<br>为推动美食的进步,《贝太厨房》杂志推出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懒人专用菜谱,敬请偷懒解馋!为懒人设计的“好吃懒做”系列图书追求的就是懒人喜欢的快捷而美味原则:原料好买、操作简单、技术含量低,但一定满足懒人的馋嘴需要,而且营养丰富,有益身体健康。<br>不论世间如何变幻,不管情义怎样流转,懒人总是层出不穷,而且秉性难移。无论如何,先伺候好了咱的胃,有了好身体,才能干事业吧?<br>关于赠品的声明:购买此书后,需要填写调查单邮寄给本书出版社编辑部才能得到赠品最新一期《贝太厨房》杂志!<br>在这个世上,有两样东西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第一样是我们头顶的璀璨星空,第二样则是让懒人从买菜、洗菜、择菜、切菜,以及煎、炒、烹、炸之苦中解脱出来的偷懒宝典!<br>懒人坐南朝北,带着挑剔的味蕾。懒人以懒为美,以食为天,懒人都是美食家。在如何偷懒和寻找美食方面,懒人从来不乏孜孜不倦的追求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于是在这本书里,你会发现让懒人做出美食的绝世秘技……<br>掌握了这些秘技之后,你会发现,厨房从来就不是那些只为填饱肚子而忙碌的人的独有领地,厨刀、炒勺飞舞之间同样有“偷懒的乐趣”,你还能发现,懒人自己创造出的美食“益智成分”更高!<br>更重要的是,从此以后,你可以更加开心地好吃懒做了。
-
美食家陆文夫著;张晓飞插图《美食家》是陆文夫先生的巅峰之作,1983年发表于《收获》,获得全国第三届中篇小说奖,陆文夫由此获得“美食家”的称谓。后来该小说被收入各种文集,并被翻译成英法日等语言,畅销海外,但国内未曾出版过单行本。据悉,去年在陆文夫的提议下,古吴轩出版社开始全力打造图文本《美食家》,并邀请陆文夫的朋友张晓飞画插图。陆文夫先生本来不懂吃,只是年轻时和一些懂吃的老作家们在一起受了些影响而已。那时的苏州作家协会有个小组,一个月总要碰两次面、开个会——每人出四元钱吃一顿,苏州当时有一家非常有名气的餐馆,是作家们常常光顾的地方。他们在那里边吃边聊,全当“开会”了。二十几岁的陆文夫跟在老作家身边学会了吃。陆文夫先生对吃的描写表现出他对吃的内行,我问他是否参照过许多食谱?他说,写小说是不可能参照食谱的,要凭自己的感觉来写。结果是他把他的感觉传达给了读者,很多人看了《美食家》就想吃,流口水。《美食家》被翻译成好几国文字发行后,销量很好,仅在巴黎就销售十万册,十几年来法国各城市仍有许多读者,每年都在加印。陆文夫在法国的知名度相当高,他们常从法国到苏州找陆文夫先生吃饭,还三次邀请陆文夫先生到法国,法国有许多有名的小餐馆也知道他。陆文夫第三次去法国,被请去一家很高级的饭店。饭店的老板傲慢得很。用餐前老板开始演说,讲解他自编的食谱。这个老板看不起中国菜,他说他吃过中国菜,油水太大不好吃。生性平和的陆文夫本不爱在这种场合讲话,但听到老板攻击中国菜,便站起来一口气发表了长达35分钟的讲话,全场时时爆发热烈的掌声。他大讲中国菜,问老板是在中国吃的中国菜还是在法国吃的。老板说是在法国吃的。他说,你在法国吃中国菜就像我在中国吃法国菜,都是走了样,变了味儿的。他说,中国最一般的餐馆点100个菜也是平常事,就连街头的小餐馆的菜谱也不下几十个品种。在坐的法国朋友大为惊讶,因为法国大菜无非那么几道,一餐上几十个品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