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
中国地理郑平暂缺简介...
-
非洲的世界文明古国胡善美编暂缺简介...
-
雨花台忠魂图集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江苏古籍出版社编《雨花台忠魂图集》,是一部缅怀革命先烈,歌颂中国革命的大型历史文献图册,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珍贵的雨花台烈士革命斗争的翔实资料,更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可或缺的生动教材。这本图集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藏的历史图片、档案资料、革命文献,以及各地新发现的有关史料,精心编撰而成。翻开一页页《雨花台忠魂图集》的篇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无数感人至深的浩然正气和悲壮事迹。在雨花台烈士群像中,有我党早期领导人,曾担任过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等职务的恽代英、邓中夏、罗登贤;有跟共产党人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有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领导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有刘少奇的夫人何葆珍,毛泽东故乡韶山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毛福轩,朱德介绍入党的许包野,胡耀邦的战友晋夫;有“左联”作家洪灵菲,《文萃》主编陈子涛、发行人骆何民;还有在革命胜利前夜光荣捐躯的党的好儿女朱克靖、杨斌、任天石、卢志英、丁行,等等。雨花台烈士虽然各人的出身不同,经历各异,但是他们却都有着共同的坚定信念和革命气节。这本图集是一曲革命先烈的正气歌,是一部反映中国现代革命斗争的史诗。这部图集,不是用烈士遗像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来叙述严肃的主题,而是以确凿的史料和科学的分析,用精细的笔触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烈士在狱中给亲朋、组织写下的一纸纸密信、遗书,一首首掷地可作金石声的狱中诗,都是生死关头的心灵独白,不仅反映了烈士的同志情、朋友情、天伦情,反映了他们的追求和人生观,写出了他们各自的个性,同时也显示出了他们大义凛然的高风亮节。图集还编入了邓中夏在中学时代画的醒狮图,师集贤画的寒梅图和山水画,陈君起在狱中画的梅花图,吕惠生书写的条幅,赵璋良谱写的歌曲《假如我为了真理而牺牲》。这些图画、条幅、歌曲,与烈士们的遗书、遗诗一样,集中地反映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为真理而斗争,坚贞不屈,不怕牺牲!这些凝重的意象,它们所体现出来的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和人生价值,将会对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穿透力,拥有巨大的教育作用。
-
奥地利马小宁编著本书是“漫游世界指南”的一种。 奥地利,钟情音乐的人喜欢它,喜爱典雅、华丽、古朴建筑风格的人同样对它流连忘返。历史悠久、古老情调,宫殿、教堂、环城大道存在于悠扬的笙歌声中。“音乐之都”维也纳,造就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施特劳斯等数不胜数的音乐天才;漫步公园、街头,会见到几世纪前甚至中世纪的房屋庭院。怀旧情结与保持民族特色,让人们想到这里曾是凯尔特人的诞生地。漫游奥地利就要欣赏艺术珍品和文物瑰宝,请到这里来吧。
-
走近太阳葛剑雄著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虽地势高峻、气候寒冷,但其美丽而神秘的风姿一直撩惹着世人之心。本书作者是一位历史地理学家,为了向广大读者展现那“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西藏风情,毅然踏人了“走近太阳”之路。本书是作者以学者的眼光实地踏勘、访问西藏的文字结集。全书基本以行程为序,客观而真切地介绍了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那纯朴的民风、独特的宗教信仰、壮观的高原风光、湮没的王国瑰宝等等,皆在书中得到了形象、清晰的反映。书中另配有作者所摄精美照片多帧,更使本书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之效。
-
学腊一十九周振鹤著直到1978年,我才真正发现了一个人文世界的存在。从那时起到现在,时间过去了十九年,如果套用僧腊一语,可以说是“学腊一十九”,这就是为什么我以之作为这本文集名字的缘故。
-
吴郡岁华纪丽(清)袁景澜撰;甘兰经,吴琴校点暂缺简介...
-
瀚海驼玲杨晓蔼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撑托丝绸之路的天地。“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这是唤醒丝绸之路的生灵。驼铃传响,踏破了荒凉,雁叫长空,拂拭着寂寞。串串足迹,似行行跳动的音符,谱写出一曲曲英雄之歌。这条通道缀满民族文化的异彩,洒遍中西文明的花雨,它从往古延伸而来,向未来蜿蜒而去……
-
中国人民共和国全图1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中国疆域沿革史顾颉刚,史念海著六十年前,商务印书馆创编《中国文化史丛书》,独辟新径,分门别类,各为撰述,既显示当年学术思潮和学人治学风格,亦发扬中国固有文化,为功至巨。故发刊伊始,即已蜚声士林,见誉人口。迄至今日,犹受人称道,盖有由也。丛书之中列有《中国疆域沿革史》,请顾颉刚先生撰述。顾先生慨然应允,然以诸务萦身,无暇执笔,要我先为搜集材料及起草。1934年禹贡学会初创,翌年得张石公(国淦)先生捐赠房舍,作为会址。顾先生邀我先期移居禹贡学会之内,以便着手进行工作。当时正是国难当头,日本帝国主义侵凌日甚一日,东北三省早已沦陷,其锋芒及于山海关内,北京(当时称北平)势同前线,几有不可终日之势。顾先生曾感慨地说:“吾人处于今日,深感外侮之凌逼,国力之衰弱,不惟汉唐盛业难期再现,即先民遗土,亦岌岌莫保,衷心忡忡,无任忧惧。”故承应撰著此书,实有深意。顾先生一再指出,必须详细论述疆域损益及其演变踪迹,借以使国人具知创造祖国山河之匪易,寸土皆应珍视,不能今其轻易沦丧,这不仅是口头的指示,而且在书中开篇明白写入。顾先生上述指示,实为本书框架轮廓,大纲目录即依此制定。目录中特设《明代长城和九边》、《清代后期失地》等章节,亦有所指。论述历代疆域,涉及许多具体地名,若一一备举,悉以入于文内,显得繁琐累赘。顾先生又指示,应分别列成表格,既清眉目,亦可少占篇幅。顾先生还指示,讲地理不能不用地图,讲现代地理如此,讲沿革地理更不能舍之不用。根据这个指示,书中先后列表31个,附图27幅。以前我在大学学习时,曾听过谭其骧先生讲授《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的课程。谭先生很会讲课,上课时只带一些卡片,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既不发讲义,也不绘制地图和表格,学生只是听讲记笔记。在起草中,我翻阅过我所记笔记,由于和顾先生的指示以及写作要求差距较大,很难配合。特别是顾先生在本书目录开端绪论之后,列有“中国疆域沿革史已有的成绩”一章,笔记中无此内容可资参考,而疆域沿革之学有其历史渊源,历代学人咸有撰著,非一朝一代史事,起草此章要遍览前哲时贤的著述,我深感难于措手。这些情形,我皆曾坦率地向顾先生谈过。顾先生鼓励我从头学起,而且给我一年多的时间,作为我在禹贡学会的工作。在这不很长的时间里,我只好埋头苦读,翻检有关图书。这使我能博览和参考古今许多学者的著述和学说,不囿于一家之言。在苦读中,时时得到顾先生的指点,又不时和当时在禹贡学会工作的韩儒林、童书业、张维华诸先生共同研讨,使我得到不少进益。在起草工作中也曾征询过诸先生的论点和意见,其中尤以童书业先生的为多,但都没有注出他们的大名,因为都仅是口头的谈论,不是著作,无从为之注出。总的说来,全书的框架轮廓以及大纲目录都有顾先生的指示,有规矩可依,所谓起草工作只是就章节题目做文章,看起来似乎不会很费力,但实际做起来却非常吃力。除了前面提到的“已有的成绩”一章外,由于这本书以论述历代疆域变迁为主,旧日所谓正史大都有《地理志》或《郡国志》,就是有缺的,后来也有人为之补撰,可以据以论述,不过有些志中也还有若干问题,前代学人于此都有论述,这就不能不多事翻检,博采众议,斟酌取舍。又在此书撰写之前,顾先生曾经著有《两汉州制考》,对于《汉书·地理志》的讹误有所校订。既已创立规矩,就须一律踵行。再有疆域规划时有变迁,历年既久,其间自多增并损益,而改朝换代之后,改易更多,尤其是接近边地各处,又时有盈亏。凡此种种,皆须一一董理,方不至有所讹误。更为繁琐的则为图表的制定清绘。前代学人于此颇著功力,成果累累,但仍有不甚确切之处,需要考订,而且要与现代地名对照,自不能不再下功夫,逐一为之查勘。因此,以一年多的时间完成全书起草,极为紧张。但是经过这次锻炼,使我能够深入其中仔细钻研,今日能够稍有过进,确实是由顾先生谆谆的教导,为我奠定治学的基础,这是我没齿难忘的。此书自出版迄今已六十年,本来已是往事一宗,无烦再为道及。现在商务印书馆决定重印,因就回忆所及,略述当年起草过程,亦雪泥鸿爪的微意。当年顾先生承应撰著此书,如前所说,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日甚一日,其时国力衰弱,难于阻遏强敌,故欲借此书以昭告国人,不使大好河山继续沦陷。现在国力日强,国运鼎盛,边圉安谧,民康物阜,与六十年前迥然不同。顾先生在天之灵亦当为之欣慰无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