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
崇仁先贤暨文献览略黄勇辉崇仁县是江西省中部抚州市辖县,元、明两朝为中国理学重镇。历史上,素有“江右名邑”“文献之邦”之誉。本书将自宋至清末,凡纪录为古代崇仁籍的先贤,其著作有一种(部)或以上记载的,不论题材内容及表现方式、卷(册)数多寡或记录简繁、是否刊刻,均收录本书中。每个人物单独成节,分人物简介、著作目录、著作简介(存佚、藏本、刊本及评价等)三个部分;按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补编(待考证的著作及人物等)五个编章及附录排序。全书排序为:序(两篇)、凡例、目录、正文(第一至第五编)、附录(一至三)、引用文献、后记。
-
大地与生命Carl Ortwin Sauer本书是由索尔学术生涯中19篇代表性论文所组成的文集,体现了索尔在不同时期的理论特色和学术风格。其中既包括区域性经验研究、对远古宏观问题的地理性思考与判断,也包括在地理学领域所做出的富有创新性和生命力的理论研究,著名的代表作“景观形态学”是其中之一。这些论文支撑起索尔在地理学界不可动摇的地位。
-
史地学记张凯近代学术经史转型,编修新系统的通史、弘扬中国文化精神成为国难之际创新史学的要义,浙江大学史地学系成为抗战时期“新史学”的重镇之一。史地学系将时间演变与空间演变相结合,使学生能从史学与地学的分组与综合中获取史学与地学思想和方法的优长。本书围绕后学追忆此时执教史地学系著名学者,例如张其昀、叶良辅、涂长望、张荫麟、谭其骧、钱穆等,生动展现浙大悠久的史地传统,史地学系师长如何教书育人、传承学术,为后学指示学术的旨趣与治学路径。
-
核心江南徐国保作者用“异域之眼”,经实地踏察,以翔实、丰赡的史科和严谨的信史,全景式展示了苏州西部丘陵山区万年以来这方被誉为“世界平见”的“核心江南”“天堂中的天堂”的奇观异境,打开了一扇让世界读懂“江南文化之根”乃全中华文化的“最美窗口”,博采众长,产业变革、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发展理念,拓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本书史料详实,内涵深刻,条分缕析,图文并茂,诗情画意,既是复活往事的历史叙述,也是连接古今的纪实文学,更是一部坚持文化自信、走好中国道路、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学术专著,向世人输送出具有共享性、接地气的高价值观点。
-
上海史(英) 兰宁 (George Lanning) 、 (英) 库龄 (Samuel Couling) 著, 张新、李燕、徐新华等译, 石磊、马长林 审校在外国人撰写的有关上海的历史著作中,1920年代出版的本书可谓是颇为权威的著作。这部二卷本《上海史》由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委托兰宁(George Lanning)负责撰写,后由库龄(Samuel Couling)接手完成。两人前后经历十几年,搜集、整理英国驻沪领事馆、工部局的档案和《字林西报》等资料,全面地叙述了上海开埠至1900年前后上海区域的政治、商业、社会和外侨的发展。因其史料翔实、细节可靠,向来为学界所重视。 本书内容丰富,涉及上海租界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引用了不少典故,给本书翻译带来一定的挑战。由上海档案馆马长林研究员领衔的团队精心翻译,对书中出现的历史典故和专名等进行了考证和说明,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本书内容和把握那个特殊的年代。
-
表里山河十五讲李广洁随着人类认知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不断得到人们的普遍认识。在今天,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地理学的帮助下,人们能够更好地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人与地球的和谐相处。近年来,大众对地学知识关注度有升温的迹象,鸟瞰山西,像是飘落在大地上一片南北走向的菱形树叶,山脉纵横,河流相依。表里山河是她最真实的写照!本书以地理单元为中心,从数十亿年前地壳惊天动地的变动讲起,山西大地历经多次海进海退、造山运动,造就了独立而封闭的表里山河之地形地貌。
-
北京城市文化活力研究何丹,张宝秀 著城市作为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心,承载着其所在区域历史文脉、文化传统的传承重担。本书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对国内外城市文化活力研究进行分析,梳理该研究领域的前沿观点和方向。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多源大数据对北京城市文化活力进行定量评价,尝试从多个研究视角对城市的文化活力空间格局进行分析,这对于研究城市文化表征因素以及各因素与城市文化活力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多源大数据的尝试有助于丰富城市文化活力指标体系的指标多样性,突破传统的指标数据源限制,是一次大数据应用于城市文化活力研究的初步尝试。
-
2024年日历 中国节气日历地图中国地图出版集团暂缺简介...
-
茂名市地图广东省地图出版社暂缺简介...
-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论著目录王静 孟刚《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论著目录(1950-2020)》),实际上是《学术史》中学术成果的具体化。该书通过各种检索系统做了全面搜集。为了全面反映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研究水平和能力,从谭先生开始,各人的论著中都包括一些非本学科或历史学科的论著,还有些普及性的论著。考虑到一个学科点对学术的贡献和影响并不限于本学科,对前者全部收录;而一个学科点还有服务社会的功能,对具有学术性的普及论著也同样收录,对非学术性的普及论著则视其重要性和影响力酌情选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