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宋一秀/等 编辑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七卷,较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1949年到1992年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史,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在这一时期的曲折发展过程;书中提供了一些新材料,客观地评价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哲学理论上的新贡献;初步分析了毛泽东在晚年的主观主义失误;深入批判了林彪、江青一伙的反动哲学观点;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揭示了这一理论的哲学内容。同时,还如实地介绍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哲学战线上历次重要论争的情况,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新进展。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宋一秀/等 编辑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六卷,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1919年到1949年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史,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五四运动时期、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发展。本书在搜集和挖掘丰富资料的基础上,着重地反映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理论贡献。同时,还如实反映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以及反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的斗争。
-
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主编本册介绍了中华文化的起源与民族的形成和历史贡献;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书籍制度的发展;儒家的经学和经书;地理学的发展状况和历代行政区划沿革;交通工具、兵器等。
-
为平等而密谋(法)菲·邦纳罗蒂(Buonarroti)著;陈叔平,端木美译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年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至1986年先后分四辑印名著二百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跨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
中国石窟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炳灵寺文物保管所编著雕塑艺术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在奥地利维林多福洞穴中发现的用石炭岩雕刻的妇女形象,是属于旧石器时代奥瑞纳文化的雕塑杰作。中国的新石器时代,人们采用陶泥雕塑人物形象已不是罕见的了,即如甘青地区,礼县高寺头、秦安大地湾、广河半山、青海柳湾都出土了属于仰韶文化人头形陶器,堪称精美的雕塑艺术品①。到了殷周时期,大量的青铜器纹样和玉雕以及石刻的奴隶形象等,都是以完整的人物为主题的雕塑。秦汉时期则更出现了形象逼真的大型石刻和陶塑人物,如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兴平汉武帝茂陵的石刻,题材内容逐渐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这些不同历吏时期雕塑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给后来佛教雕刻大规模发展打下了基础。印度的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大约始于公元一、二世纪的东汉时期。首先越过兴都库什山脉进入中亚,并逐渐移入新疆,沿着河西走廊进入中原。位于新疆拜城的克孜尔千佛洞,库车的库木吐拉千佛洞,其年代虽然尚无定论,但从壁画风格看,显然比甘肃现存石窟要早。而甘肃的石窟寺,大多兴起于十六国时期。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莫高窟,肃南文殊山、金塔寺,武威天梯山以及永靖炳灵寺,天水麦积山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创的。中国早期的佛教艺术是在继承秦汉以来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融合外来的一些艺术形式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炳灵寺早期塑像和壁画也是如此,炳灵寺第169窟的塑像和壁画,虽然还带有浓郁的西域风格,但它所受到中原汉民族文化影响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任何外来的文化艺术,如不能与本地区、本民族文化艺术相结合,则将成为无源之水,不会有很大的发展。
-
甲骨文通检饶宗頤 主编本书是分类甲骨文字索引的分册。包括先公先王先批及贞人两部分。以下为地名、人名、祭祀、天象、田猎等项,将陆续出版。所收数据,除《甲骨文合集》十三册之外,暨《合集》不及收录之《小屯南地》、英国、法国、日本东京大学、天理大学、加拿大怀特氏等所藏甲骨,以及周原等处新出甲骨。并附《小屯·丙编》所缀合诸版。传世甲骨文字,殆已囊括于此书中。作为一部工具书,对于研究古代史及古文字学将有极大的帮助。本书卷首冠以主编者饶宗颐教授的厂前言」。首次指出贞人往往被用作地名,举出数十例。这说明贞人名号所以跨越数代,事实不是一个人,对于甲骨断代,提出崭新看法。
-
中国石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中国石窟的调查与研究,近年来比较多的力量投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的克孜尔石窟①。这是由于:一、佛教东渐,自中亚首及我国新疆地区。在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沿一线,历史上佛教最盛的地点是古龟兹,即今库车、拜城一带。克孜尔石窟分布于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七公里木札提河北岸的悬崖间,其地东南距库车县城六十七公里,西距拜城县城六十公里,位置适在库车,拜城两县城之间。二、克孜尔石窟是古龟兹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已编号的窟数达二百三十六窟②,类型齐备,延续的时间较久。克孜尔石窟内容丰富,位置重要、既可作为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又是联系中亚和东方佛教遗迹的纽带。因此,石窟研究者瞩目于此,是非常自然的。
-
从政史鉴罗宏曾主编《从政史鉴(修订版)》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了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如何使人类这一文化瑰宝为当今世界所用,为振兴中华服务,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责任。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美)J.R.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美)费正清编;谢亮生等译《剑桥中国史》是剑桥多种历史丛书中的一种,各卷由研究中国历史相应时期的学者编辑,卷内各章由各课题的专家撰写,包括世界各国的中国史研究工作者;在一定程序上代表了西方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在国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本卷的翻译仍本着忠实于原著的态度,作者的观点、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等请读者自行鉴别。.本书是《剑桥中国史》最后两卷中的第一卷的前一卷(即第14卷),描述了1949—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努力解决中国当代问题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及遇到的挫折。其第一编主要记录了新政权以苏联发展模式运用于中国的尝试,第二编概括了其后期间中国领导人为更快更好地解决中国问题而寻求本国发展模式的努力。本卷的第一编都分析了政治、经济、教育、党与知识分子、外交五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及发展状况。本卷撰写人皆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国外专家,他们向读者展示了所有这些方面的相互关系,并揭示出这些相关因素如何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提供了准备。...
-
白话四书黄朴民[等]注译自汉代起,就有以《春秋》诸经为“大经”,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小经”的提法。宋代大学者朱熹对“小经”进行集注并合编在一起,称为《四书》之后遂定,并成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不少封建朝代并以“四书”、“五经”开科取士。几千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如今,它仍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读书。但是,由于《四书》的语言古奥艰深,大多数读者理解不了,故我社约请几位专家学者将《四书》译成白话,并对疑难词语作了精当的注释,以便读者阅读《四书》,领会内容,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菁华。但是《四书》中还有许多封建糟粕,希望读者能注意弃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