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印度史斯坦利·沃尔波特这是一部堪称经典的印度通史著作,自出版问世以来,广受欢迎,不断重印,目前已发行至第八版。该书以一种生动的语言将4000多年的印度历史浓缩在一种优雅而吸引人的叙述之中,讨论了印度急剧膨胀的人口、工业和经济,还展望了印度的未来。第八版更吸收了最新的学术成果,展现了印度人的国外散居、印度经济和核武器等问题的新发展、新动向。全书视野均衡,真实地呈现了一个东方古国的旧邦新命,既描绘了印度文明辉煌的成就,也尖锐地指出了它持续存在的社会不平等、经济与政治的腐败。
-
逐陆记2曲飞 后浪1095年至1291年,在教皇的号召下,一群狂热的基督徒在近两百年间发起了八次试图收复圣地耶路撒冷的远征,对东西方世界影响深远。1219年至1260年,强大的蒙古人在四十余年内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西征,建立起空前庞大的帝国。本书激情讲述了这一系列发生于中世纪欧亚大陆上的征服战争。伴随着浩浩荡荡的十字军队伍和纵横无敌的蒙古铁骑,传奇人物一一登场,红胡子、狮心王、萨拉丁、成吉思汗、拔都、山中老人……一盘疾风骤雨的欧亚大棋局序幕拉开。血火交织中,权力与欲望、梦想与荣耀、贪婪与野心,勾勒出一幅荡气回肠的中世纪历史图景。即将迎来的,是新的时代与秩序。
-
中国美术小史滕固《中国美术小史》一书是作者滕固任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讲席时,基于教学研究和札记组织写成的一本书。此书虽小,却熔铸画史大千。全书文字精练,却又意味深长。书中主要分为生长时代、混交时代、昌盛时代、沉滞时代四个部分,讲述中国美术演变历史、诗书画三种艺术的连带关系等,详征博引、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是中国美术史学科开创性的著作,也是一部有价值的关于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著作。全文言简意赅,涉猎广泛。读起来赏心悦目,酣畅淋漓。
-
西班牙史雷蒙德·卡尔本书系统而简明地叙述了西班牙的历史。全书共分九章:史前和罗马时期的西班牙,西哥特王国时期的西班牙,中世纪早期,中世纪晚期,不可能的帝国,世界霸主的兴衰,潮涨潮落,自由主义及其反动,1931年以来的西班牙。本书由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前院长雷蒙德·卡尔领衔主笔,图文并茂,既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又适合普通读者需求。主要作者是雷蒙德·卡尔(Raymond Carr,1875-1980,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前学院院长,著有《现代西班牙》等),本书其他作者还有塞巴斯蒂安·巴尔福尔、罗格·柯林斯等西班牙史专家。
-
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一书是作者的代表作。主要讲述在中国目录学发展史上,“时代之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该书不以时代为序,而以叙论、溯源、分类、体质、校雠、史志、专科目录、特种目录、讨论等篇目。详尽阐述了中国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并概括叙述了20世纪30年代西方目录编目理论传入我国以后,我国目录学发生的变化。全书贯穿着作者的目录学观点,即认为目录学是“将群书部次甲乙,条别异同,推阐大义,疏通伦类,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的专门学术。
-
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研究沈汉 王建娥本书是对国际史学界关于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两次大讨论批评性学术审视的结果。这两次大讨论的局限性在于,在理论上受传统的否认商业可以创造财富的观念的影响,以及受上述理论的影响,设定资本主义起源于农业,在研究中限于从农业领域去探讨欧洲如何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出现了研究观点的片面性。本书从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国家制度和文化思想范畴四个部分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的转型分别做了提纲挈领的概述,提出了过渡型形态的概念。
-
朱玉成口述历史朱玉成 口述;马长林 撰稿本书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中的一本。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建馆六十余年来,共由历任市长延聘馆员近1200名,为了充分发掘文史馆馆员群体所特有的珍贵而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保存历史记忆,该馆于2013年成立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启动口述历史丛书编撰项目。朱玉成,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长,上海市第九、第十届人大代表,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本书从朱玉成从事工艺美术产品创作、生产和管理,工艺美术人才成长、行业发展深怀热情,对美学的思考、细心的观察和高度的责任性等方面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一个艺术家的人生。
-
中国经济思想史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一书作者为唐庆增,该书公认为1949年之前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十编,分别为绪论、老孔以前之经济思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农家及其他各家、政治家与商人、史书与经济思想以及结论。全书从中国经济思想的起源、性质入手,扼要介绍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基本方法,系统梳理了我国上古时期儒、道、墨、法、农、兵诸家经济思想的基本脉络。书中论述客观中肯,结构体系严谨,古籍史料极为丰富,是一部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名著。
-
中国妇女文学史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一书研究范围覆盖文学、史学、哲学、经学等众多领域。作者一生著作甚多,本书整理了自上古至明代妇女文学的变迁,主要分为上古妇女文学、中古妇女文学、近世妇女文学三编,概述了各个时代妇女文学的盛衰情况,辑录了具有代表性作品,并附以精辟的点评,另对班昭、徐淑、蔡琰、左棻、苏蕙、武则天、薛涛、李清照、朱淑真等女性作者专章进行分析,生动再现了几千年来妇女文学的发展历程,肯定了妇女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
家庭的失序(法) 阿莱特·法尔热,(法) 米歇尔·福柯 著;张引弘 译本书主要由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巴黎市民写给国王及其代理人要求秘密监禁自己家人的密札构成。这些密札大致按照主题分类,围绕不睦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等,诉说了琐碎且难堪的家庭丑闻。这些密札被上呈给当权者,以期绕过正规的司法程序,在隐秘的情况下监禁自己的家人,并改正他/她的恶习。通过这种隐秘的监禁,家庭的名声便不会被败坏,同时也展现了请愿人对于国家权力的遵从和支持。但在这种非正规的程序下,密札制度的滥用是必然的,人们为了私欲或私愤肆意写信,而国王的代理人——警察,握有对密札及其后续监禁制度的最终解释权,他们也会通过对于监禁请求的同意、拒绝或更改彰显自己的行政权力。出于种种原因,密札制度在十八世纪晚期便销声匿迹了。本书通过对大量十八世纪巴黎警方留档密札的展示,提醒读者思考公权力对私人领域的介入所带来的混乱与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