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日本中国学论考[日]连清吉 著本论集既以螺旋循环史观,辨彰日本中国学的沿革变迁。又以日本学术思想史的变革,陈述日本学术史是中国学术史的再生。对日本学术史的时代进行了划分,又介绍了内藤湖南、宫崎市定、武内义雄、狩野直喜、吉川幸次郎等日本著名中国学大家及其著名观点。
-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刘迎胜 主编本辑主要内容包括: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重温陈得芝先生有关《萨剌姆东使记》通信与报告,续作伊德利希书所收《萨剌姆东使记》辑录与研究;“如探渊海”——陈得芝教授的学术贡献;贯云石生平仕履及其与中原各族士人交往史事新探索;元代地名变更刍议;从宫观创建看金元时期全真道的发展分期;金末元初东平学派的学术思想;宋元之际的嘉兴魏塘吴氏史事探赜——从吴静心本《定武兰亭十六跋》说起;宋元之际名将刘整反宋降蒙的原因探讨——以南宋政治生态为中心;东亚大陆游牧文化的产生;蒙藏文史籍所记林丹汗宗教信仰问题辨析;论辽朝的鸭绿江流域经略及其对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影响;黎族地区的自然灾害及其防御方法——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调查资料的研究;国王字典里的蒙元名物;伊利汗国时期南波斯(法尔斯)地区及其道路体系的变与不变略谈;论旗人家谱的功能——兼论满族的形成;《蒙古字韵总括变化之图》初探;临夏地区回族的亲属称谓研究;《臝虫录》明刻本两种合论;清前期新疆水稻研究三题;从胜境到圣域:东亚视域下的天童十境;汪大渊出洋史实与《岛夷志》的成书及初刊问题再研究;等等。
-
从《资治通鉴》看吏治监察罗英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许多吏治监察事迹,为了更好地学习、借鉴《资治通鉴》所载的吏治监察治理机制和经验做法,本书将《资治通鉴》中有关吏治监察事迹进行收集整理,从七个部分加以阐述,分别是治盛之世的吏治监察、衰亡之世的吏治监察、雄武之君时期的吏治监察、守文之君时期的吏治监察、吏治监察制度、关于吏治监察的言论和吏治清明的历史举措,期望为读者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吏治监察提供有益参考。
-
北大区域国别研究北大区域国别研究编委会编本书由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组织编写,为国内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术进步提供助力。本书意在提供一个跨学科的平台,让不同背景的学者在这个平台上演绎研究的成果;以基础研究为思想导向,面向世界重点国家、重点地区的人文、社会知识及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跨学科研究。推动形成中国特色、北大优势的区域与国别研究范式,为我国的区域与国别研究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发展贡献力量。第7辑分为名家沙龙、专题研究、国别研究、区域研究、他山之石与书评版块。王铭铭探究了人类学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关系,刘作奎分析了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政策,杨体荣与翟崑探讨了如何建立中国区域国别学功能性知识生产体系。张忞煜总结了“政治印度教共和国”的建立,魏运高丽分析了英属德兰士瓦招募华工的成因,李威研究了疫情之下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等等。本书所选的学术研究文章,资料扎实,观点独到,逻辑清晰,体现了这些学者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
汉传飘雪楼主汉朝分为东汉和西汉,一共存续了405年,历经29帝,创造了诸多历史记录,至今影响犹存。自“赤帝子”刘邦通过楚汉之争建立汉朝后,汉初发生了白登之围、诸吕之乱、七国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好在文景之治使得国力得到了恢复,强势的汉武帝,因对匈奴的打击永载史册。两汉一波三折,在经历了王莽篡位后,也有光武中兴,更有明章之治,但经历戚宦之争、党锢之祸和黄巾起义之后,汉献帝刘协被废为“山阳公”,汉朝灭亡,留下的却是不尽回响……
-
二十世纪的历史学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Georg G.Iggers)本书考察了关于历史和历史学性质的思想的深刻变化,以及自 19世纪专业历史学出现以来作为其基础的基本原则的发展,描述了二战以后新的社会科学如何改变历史学,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后现代主义思想对历史学的巨大挑战,并得出结论:当代的历史学正从经典的、宏观的形式走向微观史、文化史和日常生活史。本书是新版,增加了题为“21世纪初的回顾 ”的后记,考察了从后现代主义向新的社会科学方法的进展,特别注意文化因素和全球化问题。
-
听古代考霸一声吼急脚大师 著科举考试制度从隋唐开始,到明清结束,历时1300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作者选择了几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名人,他们或是通过科举考试一鸣惊人,或是在看不到尽头的科举考试中蹉跎了青春。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付出了多年的努力,创作出众多流传千古的 名篇佳作。 从他们的励志人生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科举考试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有着怎样深刻的影响。
-
《君士坦丁赠礼》辨伪洛伦佐·瓦拉作为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家洛伦佐?瓦拉的代表作之一,《〈君士坦丁赠礼〉辨伪》因首次通过语文学的方法成功揭穿了基督教历史上最恶名昭著的谎言而被载入史册。这篇演说辞以其新颖的论证方式成为西方考据史上第一个将语文学应用于史学研究的伟大范例,得到国际学界的广泛关注。本书是《〈君士坦丁赠礼〉辨伪》的直接译自拉丁文的中译本,包含:《〈君士坦丁赠礼〉辨伪》译文、《君士坦丁赠礼》译文和上述两个文本的拉丁文原文。
-
明清以来关帝信仰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梅红关帝信仰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反映了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格局下,中原汉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历史上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密切交往,各族群的迁徙及汉族移民的进入,是西南少数民族接受关帝信仰的条件。明清以来,西南各少数民族对关帝信仰的接受,已成为他们宗教生活、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这促使了中华民族共同心理认同的形成,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稳定。目前学界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帝信仰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本创新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当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东汉时代的政治与社会[日]东晋次 著 付晨晨 薛梦潇 刘莹 译东汉时代形成了中国专制社会的基础,东汉史对于中国史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本书从解释秦汉帝国的政治、社会体制如何发生质变,又如何产生后面的六朝时代这一问题出发,将皇帝统治方式、外戚宦官与儒家官僚间的政治合作与斗争,以及地方社会的结构变化等内容相关联,探究东汉时代社会地方社会的发展、变迁如何改变东汉国家的政治,国家统治进而又如何改变了地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