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制器尚象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编, 练春海 主编《制器尚象:中国古代造物观念与传统研究》重点探讨中国古代器物的生产传统、装饰以及流通,从工艺与形制、流变与传播、观念与思想等角度展开,推进对器物文化的深入解读,全方位、多层次地呈现出中国传统器物文化的多维景观。全书内容概括为三大部分:第一类为传承与流变研究,包括中国传统器物的形制、造型、功能、纹饰方面的传统以及演变情况(如特定器物与使用环境、适用对象以及使用方式、时空规定等问题)等。第二类为工艺与技术研究,包括探讨古代器物制作的工艺、技术、流程以及有关模范、工具等辅助加工设备的特点及相关情况的研究。第三类为文化与交流研究。包括器物与特定历史时期、族群、区域所流行的观念和信仰之间的关联的研究以及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研究等。
-
会馆与地方权力网络梁勇明代以降,来渝民众为维系家乡关系、建立商业秩序纷纷建立会馆,其中八省移民所建的会馆最具有代表性。随着社会的需要,经济的发展,八省会馆不仅是一个地域组织,更发展成为拥有实际馆址、掌握地方权力的综合机构。清至民国时期,八省会馆不仅在协助本省民众营生、调解民众纠纷、制定商业经营规则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活跃于保甲、厘金、育婴、赈灾、办学等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八省会馆其自身亦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如出省客长的选举条件、会产的争夺等,导致会馆与民众、会馆与会馆、会馆内部不断产生矛盾纠纷,威胁会馆发展。最终,由于外国洋行控制了重庆贸易,带有新式色彩的公益组织的成立,以及会馆内部纠纷不断,动摇了八省会馆在经济、政治上的地位,八省会馆陷入沉寂甚至分崩离析。学界以往对八省会馆整体关注较少,本书尝试对此进行全面、深入考察。全书分为八章,以八省会馆的起源、发展、衰落为线索,运用大量会馆研究个案,借助巴县档案资料、碑刻、契约文书、府县志等资料,详细勾勒会馆在清至民国,这一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挥的作用,以会馆的个体演变探究其与地域史、政治史的关系,厘清了八省会馆的发展历程。
-
大元遗帆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梁国庆等《大元遗帆——漳州圣杯屿沉船调查与保护(2010-2020)》是福建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2010—2020 年水下考古调查与保护成果报告。《大元遗帆——漳州圣杯屿沉船调查与保护(2010-2020)》介绍了圣杯屿及其周边海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2014、2016 年两次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概况、遗址状况和出水文物,2011、2020 年两次破获的圣杯屿沉船遗址盗捞案件缴获文物的情况,并通过将圣杯屿沉船遗址出水文物与龙泉窑考古发掘及海外沉船出水的同类器物进行比较,对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的性质、年代、航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大元遗帆——漳州圣杯屿沉船调查与保护(2010-2020)》对研究中国水下考古、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古代造船史、海外交通史、贸易陶瓷史以及元代龙泉窑瓷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简明潍坊通史任怀国 杜传深 主编为方便读者概览潍坊的历史,《潍坊通史》编委会决定在已撰成的先秦至秦汉、魏晋至宋元、明清、民国及附卷的基础上编纂一部简明版本的通史,此即《简明潍坊通史》。《简明潍坊通史》对《潍坊通史》的章节目进行了调整,内容删繁就简,全书共分先秦秦汉时期、魏晋至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及附录五部分,概述了潍坊从后李文化至1948年长达8000余年的历史。《简明潍坊通史》是山东省社科规划优势学科项目(19BYSJ59)阶段性成果。
-
豫出楚简字形合编宋丽璇 编着本书为俞绍宏教授主编《楚系简帛字形合编系列五种》之一,收録新蔡葛陵楚墓竹简与信阳长台关楚墓竹简两种出土于河南省的楚简数据。1994年,葛陵楚简出土于河南省新蔡葛陵故城楚墓。楚简竹质墨迹,以楚文字书写卜筮祭祷记录和遣策赗书,数量达1500余枚。1956年,长台关楚简(又称信阳楚简)出土于信阳长台关1号楚墓,分为两组,第一组为竹书,第二组为遣策,共计148枚。二者均大部分残断,后经学者缀合整理成文。本书是两种楚简的文字编,按照《说文》五百四十部顺序排列,字形后均有出处与文例,另附録竹简全部释文以便
-
中国近代法制史料刘乃忠,崔学森本书是一套反映中国近代法制转型过程的史料汇编。既有中国人关于中国法制的论著,又有日本人关于中国法制的论著。晚清至民国初,中国人关于的法制的论著,与日本存在种种关联,作者或留学日本,或受到日本法学的影响而写作。如王鸿年的《宪法法理要义》,王系日本法学家学生,将其在日本听讲的内容编纂成此书。又如保廷梁的《大清宪法论》,以日本的宪法学为借鉴和批评的对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宪法学说。日本人关于中国法制的论著,如北鬼三郎撰写的《大清宪法论》,后来直接成为清政府起草《钦定宪法草案》的参考书。有的间接影响中国,如穗积八束的《宪法说明书》,是其为晚清五大臣出洋考察滞留日本的随从人员的讲座。此外,《奉派赴日司法考察记录》是反映伪满洲国司法与日本交流的重要史料,伪《满洲帝国六法全书》更是研究伪满法制体系建构的资料。
-
《殷虚书契续编》考释叶正渤 著本书是对晚清罗振玉所编《殷虚书契续编》六卷所做的考释,属于填补空白性质,为古文字学界研究甲骨文作参考,同时也丰富了甲骨学史的研究。本书所做的考释工作,首先是对甲骨文单字作考释,原则上初次出现时做分析解释,其后则直接用通行字体隶定,或作简要的解释;遇有冷僻字或笔画残缺的字,则截取原拓片字形,再做字形分析探讨。其次对甲骨文单字在卜辞中的用法和意义作分析研究。考释过程中,同时参考学术界(包括本人)已有的最新研究成果,尽量使最新研究成果在考释中有所反映。再次,本书的考释工作,不限于对具体卜辞的隶定和对甲骨文单字的考释,同时还涉及殷商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等诸多方面。
-
曾侯乙墓竹简字形合编洪德榮、葉楠 編著本书是俞绍宏教授主编《楚系简帛字形合编系列五种》之一,收录曾侯乙墓出土竹简。本书为字形全编,收录了曾侯乙墓出土竹简的所有字形,正编按《说文》五百四十部卷一至十四编排(附合文与存疑字于卷十四后),不见于《说文》的字归入相应部首或字条之后,异体字附见于主字形后。每条字形均,带有出处与文例,释文通假字注明本字、古字注明今字。附录曾侯乙墓竹简的全部释文,提供竹简原文全貌以供读者比对正编。书后编有笔画检字表供读者查找。
-
大唐帝国的后半生云淡心远中晚唐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代,成为唐宋变革的关键环节。这一时期经历了经济重心南移、门阀贵族没落、普通民众打开上升通道以及民族政策从开放逐步趋向保守等重要变化,还形成了扬州、成都等一大批重要的商业城市,为宋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历史性转折,也成为中国历史的大变局——从大度开放变得日益保守,从崇文尚武变得重文抑武,从开拓进取变得内敛精致,从大刀阔斧变得缩手缩脚,甚至连文坛的风格也从唐诗的大气磅礴变成了宋词的小资婉约……书中以大量史学典籍为依托,从安禄山走上叛乱道路为起点,详细讲述了中晚唐时期的开元盛世、元和中兴、安史之乱、马嵬之变的治世和变乱,以及影响历史走向的帝王名相、贤臣名将、文人名士等一众风云人物,剖析解读了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现象,多角度呈现了这个治乱交织却又绚烂多姿的时代,展现其波澜壮阔的历史全貌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描绘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中晚唐历史图景,为读者讲述了一段风起云涌、诡谲多变并充斥着权力与人性对峙的历史。
-
渤海国文物研究彭善国 著渤海是东北亚地区唐五代时期由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新唐书》记载渤海统治的盛期,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有“海东盛国”之称。近年的考古工作揭示,渤海出土文物的种类,按材质可大致分为陶瓷器、金属器、玉石器、骨角器等。本书即为对渤海文物进行的系统梳理与研究,这些文物,既有渤海自造,反映了渤海自身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工艺技术成就;也有输自域外,体现了渤海与周邻地区的经济文化往来。这些文物真实再现了渤海社会生产、生活、经济形态以及精神世界,对于探讨渤海文化的构成因素、渤海文化的特性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