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欧亚交通、贸易与唐帝国(日)荒川正晴《欧亚交通、贸易与唐帝国》将6~8世纪中亚地区活跃的交通与贸易置于欧亚东部地区2的广城空间中来重新把握,以揭明它的实际状况与兴盛原因。此一时期正处在从突厥汗国(突厥系游牧民族国家)到唐帝国兴起的阶段,是欧亚目前的大转折时期。粟特商人依附于两者而活跃在当时的国际舞台上,同时包括中亚在内的欧亚东部的交通与贸易呈现出显著的活跃状况。当然,交通与贸易不只是人的流动与物的交易,除了与生产和消费、文化、信息、技术的传播有关外,也与广阔地域的政治统治和地域形成等问题密切关联。《欧亚交通、贸易与唐帝国》从中亚自身的视角入手进行探讨。
-
古代中国与亚洲文明刘迎胜《古代中国与亚洲文明》为“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丛书”中的一册,是由作者在长期深入研究我国古代与亚洲文明之后,将诸多学术研究成果收集、整理,最终编纂而成的。《古代中国与亚洲文明》内容主要包括徙多河考、唐宋之际龟兹地区的文化转型问题、早期的察合台汗国、11-13世纪中亚社会经济研究、古代东西贸易中的中国陶瓷、中国古代图籍中的亚洲海域等十二章,可以帮助读者对亚洲文明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书中还大量引用了详实的史实资料,在为研究结论提供充分佐证的同时,也成为后来学者研究这一领域的宝贵财富。
-
出入龙门王子今等以沿黄观光公路串连起的自然人文景观为线索,集合王子今教授、高从宜博士、孙家洲教授和诗人桂维民实地考察成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解读沿黄观光公路一线及其腹地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表现陕西沿黄河一线地质、历史与人文资源的至高性和专享性,并发掘其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独特内涵和意义。
-
传统的生命力李光涵本书的研究产生于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于2008年至2014年问以贵州黔东南的苗寨、侗寨为中心展开的西南少数民族村寨基本调查。笔者于2013年作为课题组成员开始进入黔东南州的侗族村寨,在榕江县的大利村进行田野调查。从彼时至今日,在学术研究以外,笔者也持续在大利村进行遗产保护与乡村复兴的实践。在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通过长期深入的田野观察和介入,笔者发现这个传统民族村寨既有其独特性,同时也陷人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普遍困境,极具代表性。本书以大利村为研究个案,通过长期的田野观察和介入研究方式来理解社群内部对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即所谓的“非正式遗产观”,以及外部的官方遗产价值知识体系的进入所造成的影响。
-
居延汉简通论薛英群居延汉简有旧简、新简之分。学术界习惯上将1930年在居延地区出土的大约10000枚汉简称为居延旧简;1972-1976年出土的大约20000枚汉简称为居延新简。这30000多枚汉代简牍,是中国简牍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不仅因为其数量庞大,更重要的是其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文化价值。《居延汉简通论》是作者在早年兰州大学开设的选修课程“居延汉简通论”讲稿的基础上整理、充实而来的,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
文物里的云南历史杨洁卿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正在加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元谋人掀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古滇王国、南诏国、大理国书写了许多传奇故事……因此,云南省博物馆在全国博物馆中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本书介绍的文物都是云南省博物馆的重要藏品,在内容的选择上,着重撷取云南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具有传奇色彩故事的文物。
-
船政名门刘琳 史玄之 著本书通过对40个家族的深入挖掘与记录,展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代先贤救亡图存、百折不挠谋求民族复兴的过程,也展示了中国海军创立、发展、壮大的过程,既是家族史,亦是中国近现代海军发展史、近现代造船史、近代抗击外侮的民族史。
-
战后美国外交政策探微赵学功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开始进入全世界的视野之内。不过,哥伦布认为他所到达的是东方的印度,故误将所到之地称为印度群岛,将当地原住民称为“印地人”。意大利航海家阿美利哥在随葡萄牙船队到南美洲探险后,于1507年出版的《阿美利哥·维斯普西四次航行记》中宣布哥伦布所发现的土地并非东方印度,而是一个新大陆。稍后学者为了纪念新大陆的发现,将这一大陆命名为“亚美利加”,即美洲。此后很长时期内,欧洲人,无论是西班牙、葡萄牙还是英国、法国的探险家,都将这一大陆称为美洲。葡萄牙航海家费迪南德·麦哲伦,西班牙探险家赫尔南·科尔特斯、弗朗西斯科·皮萨罗,英国探险家弗朗西斯·德雷克、沃尔特·雷利无论在发给欧洲的报告、书信还是出版的行记中,都将新大陆称为美洲。甚至到18世纪后期,克雷夫科尔撰写的《一位美国农夫的来信》使用的依然是“America”,而法国入托克维尔在19世纪30年代出版的名著《论美国的民主》也是如此。可以说,在“新大陆”被发现后的数百年中,美洲在欧洲人的观念中都是一个整体。1776年,随着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独立,美洲各区域开始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首先独立的美国逐渐发展壮大,西进运动势如破竹,领土扩张狂飙猛进,到19世纪中期已经俨然成为美洲大国。接着,原在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之下的广大拉丁美洲地区,也在19世纪20年代纷纷独立,建立了众多国家。不过,新独立的拉美各国在资源禀赋极为有利的情况下,却未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问题丛生,现代化之路崎岖缓慢。现代学者在谈及拉美问题时,屡屡提及“现代化的陷阱”。最后,加拿大在19世纪中期经过与英国谈判才获得半独立地位,但此后其“国家政策”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稳步提升,于20世纪初跻身经济发达国家之列。表面上看,似乎美洲各国因为国情不同、发展道路各异而无法被等同视之,但当历史进入19世纪末期以后,美洲一体化的趋势却日渐明显,似乎应了“分久必合”的老话。1890年4月,美国同拉美17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首次美洲会议,决定建立美洲共和国国际联盟及其常设机构——美洲共和国商务局。1948年在波哥大举行的第九次美洲会议通过了《美洲国家组织宪章》,联盟遂改称为“美洲国家组织”。这一国际组织包括美国、加拿大与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时至今日,美洲各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联系日益紧密,美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依然是和欧洲、亚洲、非洲迥然不同的一个区域。无论是被视为一个整体的美洲,还是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美洲各国,抑或走向一体化的美洲,都值得学界从历史、文化、外交、经济等多维度、多视角进行深入研究。
-
黄文弼所获西域文书荣新江 朱玉麒 主编《黄文弼所获西域文书》系统收录著名考古学家、西北史地学家黄文弼先生(1893-1966)于1928—1930年间在吐鲁番盆地和环塔里木盆地发掘、搜集的中古胡语、汉语文书。分汉文文献、胡语文献两部分。汉文文献包括经、小学、子、集、文书等内容;胡语文献则包括历书、经济文书等内容。所有文献均刊布相关图版并转录文献文字,胡语文书的部分先作拉丁转写,再进行翻译。本书收录的文献分藏不同的公藏机构,这批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搜集的珍贵材料,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诸如“斯坦因文书”“伯希和文库”这样的评价与利用。对这些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统一编号,整合出版,有助于恢复“黄文弼文书”原本的综合体面貌,更为学界进一步探索相关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敦煌通史郑炳林,司豪强本书主要论述了两汉时期敦煌的发展历史。本书通过全面整理传世史料中有关敦煌地区的记载,并充分利用敦煌及其周边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出土文献资料、考古发掘资料等,对两汉时期的敦煌历史进行研究,包括敦煌早期文化(如玉门火烧沟文化、骟马文化)、敦煌早期民族(月氏、乌孙、匈奴等)研究等。结合传世史料、考古资料、河西汉简等,全面考究敦煌的行政建置情况,通过研究可大致还原敦煌基层郡县乡里制度、军事制度、土地制度、社会生活、天文历法、书法与简册制度等。本书对于从整体上研究、把握敦煌历史、西北历史以及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