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化外与化内黄志繁 著12—18世纪,赣南山区经历了一个从“化外”到“化内”的变化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是山区开发、地方动乱和国家认同。从宋代的“峒寇”、元代的“畲贼”到明代的“流民”和清代的“客家”,各色人群在赣南山区轮番登场,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身份转变。18世纪,赣南山区的开发基本完成,社会秩序也相对稳定下来,赣南地域社会成了“大一统”中国的组成部分。12—1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变迁表明:“中国”是一种“观念”的产物,而“地域”则是认同“中国”的结果。
-
中国聚落考古栾丰实 著聚落考古或聚落考古学,实际就是指以聚落遗址为单位进行田野考古操作和研究的一种方法。本书精选了栾丰实先生在聚落考古方面的13篇研究成果,涵盖了聚落考古的概念解读、方法介绍及国内多个史前遗址开展的聚落考古研究实例。这些研究从问题思考、聚落形态、聚落结构、墓葬、生产、人口等方面展开,对史前时代社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是一本了解、认识聚落考古的专业性学术著作。
-
中国通史吕思勉《中国通史》由吕思勉著
-
清朝题本、硃批、录附荆州驻防史料钞徐文武荆州驻防八旗是清朝少数将军级驻防八旗之一,相对于其他驻防研究,荆州驻防之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成果有限。除了重视程度以外,资料来源有限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清史学界和满学界对荆州驻防的学术研究,核心史料主要是《荆州驻防八旗志》和光绪朝《荆州府志》以及《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等极为有限的地方志与官书。但是,在清朝军机处录附奏折、殊批奏折、刑科题本、户科题本等档案中,保留了大量关于荆州驻防的史料,由于资料分散和档案馆开放程度低等原因,这些极为丰富的史料,史学界对其利用率是极低的。所以,不管是荆州驻防八旗史的深入研究,还是与之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都非常有必要将散处在清朝录附、殊批、题本中的史料,抄录出版,以推动史学界对荆州驻防的重视和深入研究。本书的出版,将推动史学界对荆州驻防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
上博楚竹书哲学文献研究丁四新 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是目前发现竹简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战国竹书之一,这些楚竹书基本上属于子书和经书性质,具有很高的思想含量和学术价值。本书以上博简的儒家和道家类竹书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梳理、论述和讨论了这批出土文献的哲学内涵及其相关问题。本书是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上博楚竹书儒道哲学文献研究”结题成果的再整理和提高,对于今人重新理解、还原和构造先秦哲学和思想具有重要作用。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思想研究”,下编为“竹书注译”,充分展示了上博简研究在先秦哲学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反映了哲学研究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本书不但从整体上推进了学界对于上博竹书思想研究的深化,而且是一部全面、系统梳理和研究上博楚竹书哲学文献的著作,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同时,本书为相关专业学者更直接、更可靠地进入上博楚竹书的哲学文本提供了较大方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的历史演进孔晓明本书主要采用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度的演进及其时代特征,描绘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分析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发展演变的内部动因和外部影响因素,总结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的时代特征和经验教训,揭示中国近代高校训育训导制消亡的原因,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中国近代高校训导制的产生是基于训育制和导师制的有机结合,超越原先的训育制和导师制。
-
福建理学史薛鹏志,高令印福建理学是中国儒学发展史和福建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核心部分,《福建理学史》将福建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嬗变划分为十个历史阶段,系统阐述唐五代欧阳詹、林蕴、佛儒学家、谭峭,北宋海滨四先生、武夷胡氏五贤、南剑四先生,南宋前期林光朝、朱熹,南宋后期黄榦、蔡元定、蔡沈、陈淳、真德秀、吕大奎,元代熊禾、陈普、吴海,明代前期陈真晟、周瑛、蔡清,明代后期陈琛、林希元、张岳、马明衡、王慎中、李贽、黄道周,清代初期李光地、张伯行、蓝鼎元、蔡世远、童能灵,清代中期雷鋐、阴承方、孟超然、陈庚焕,清代末期和民国初期陈寿祺、刘存仁、陈庆镛、严复、辜鸿铭等五六十位理学家思想特点和历史贡献,涵盖福建理学发展阶段概况与理学家生平著述和理学思想评述。福建理学研究有利于推动福建主流文化的新发展,开辟中国理学发展的新领域,提升福建文化建设的软实力。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例丁彩霞 牛风学 主编本书紧紧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相关教材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编写,共有十章,每章包含三到五个教学案例。这些案例取材广泛,主题鲜明,分析点评准确到位。本书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能增强教学教程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重要的是,还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学科知识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
从华北到东北苏位智本书以义和团时期中俄战争的华北、东北战场作为切入点,从中日甲午战争后及义和团运动初期的靠前国内背景、中俄双方在华北与东北战场的军事行动以及中俄战争后的靠前国内形势、关系,对这一时期的中俄战争进行历史研究。本书以扎实、丰富、翔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完整呈现了义和团时期中俄战争两个战场,即华北与东北战场的军事行动,而且将与此相关的不同派别的异同予以勾画,对加强义和团战争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具实践价值,从史学角度弥补了关于义和团时期中俄战争的科学研究,丰富了中国现代史学科研究内容,冲淡或减少靠前政治背景及各国意识形态对义和团研究的影响。
-
鱼国之谜冯培红《鱼国之谜:从葱岭东西到黄河两岸》为“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丛书”中的一册,主要介绍了古代中亚粟特人在中国的活动遗迹与历史。《鱼国之谜:从葱岭东西到黄河两岸》全书以山西太原西南王郭村发现的虞弘夫妇合葬墓考古资料及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据,对以虞弘夫妇为代表的古代中亚粟特人的入华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包括鱼国的登场、鱼国之谜的探索历程、虞弘家族及其生平、虞弘墓志中的改刻和佚缺之字、虞弘所戴鱼头冠的新发现、漕国与并州——“鱼”之关联、从葱岭东西到黄河两岸等九个方面的内容。《鱼国之谜:从葱岭东西到黄河两岸》在研究范式与方法上力求新的突破,资料翔实,论证严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