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唐代日本国朝臣备书李训墓志深圳望野博物馆暂缺简介...
-
淮安板闸南京博物院,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淮安板闸遗址为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上的一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淮安钞关目前尚存钞关码头6处、石质驳岸以及钞关旗杆遗址一处,遗址全长400米。2015年和2016年,南京博物院和淮安市博物馆对板闸遗址两次考古挖掘,总面积达5500平方米,出土大量陶器、铁器、铜钱和石构件3000多件。板闸位于大运河中部,明清时期又为黄河、淮河、运河交汇之处,成为南来北往的漕船、商船必经之地。板闸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板闸遗址本体主要由古河道、水闸、堤坝、码头和建筑基址5个主要部分组成,基范围内分布三元言、淮安钞关遗址。2021年10月12日,入选 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大遗址名单。
-
朱子读书法译注(宋)朱熹 著,袁津琥 译注读书是需要方法的。早在先秦时代,一些学者就在他们的著述中零星的进行过探讨。到了宋代,由于经济的繁荣,图书数量激增,读书方法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理学大儒朱熹最早意识到这个问题,可以说,朱熹是中国古代对读书方法最为重视、论述最多,也最系统、最为精辟的学者。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黎靖德编辑的《朱子语类》卷八、卷十、卷十一收录的《总论为学之方》《读书法》,则又是朱熹对读书法论述最为集中,对后世影响优选的一种,备受后世推崇。本书是对《朱子读书法》的全面译注,堪称目前了解朱熹读书法的很好译注本。
-
镇江图鉴2022镇江市史志办公室本书围绕镇江市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反映镇江市在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取得的突出成就为主线,以“跑动镇江”主题为总领,分纵览篇、经济建设篇、政治建设篇、文化建设篇、社会建设篇、生态文明建设篇等六个篇章,以图片为主要载体,形象而又生动地展现全市2021年度发展特色亮点,弘扬新时代镇江精神,展示镇江良好形象。
-
潦里村志杨维忠本书记录了乡村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凝聚了潦里村民的文化思想精髓,在“根植吴文化,建设新吴中”的征程中,《潦里村志》的出版对传承东山民风民俗,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
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李莲娣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 纪念意义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一处处满载着光荣革命历史、民族团结和红色精神的红色旅游景点、纪念场馆、革命遗址遗迹及文化遗存等,生动地再现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及社会主义发展史,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和红色名片,成为弘扬中华 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良好素材,在全区的红色文化教育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书精心整合、梳理了内蒙古各类红色文化资源,介绍了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内蒙古地区革命斗争的历史中遗留下来的重要机构旧址、革命历史遗址遗迹,重要党史人物在内蒙古进行革命活动的故居、旧居、活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建立的纪念馆、党史馆、博物馆及烈士陵园等纪念设施和以此为依托形成的红色文化旅游经典景区,以及早期革命刊物、红色题材文学作品。
-
河北海兴农场志中国农垦农场志丛编纂委员会,河北海兴农场志编纂委员会本志编纂历经两年半时间批阅整理,编纂成志,是海兴农场的 部地方志。全书包括序言、凡例、大事记、概述、附录、后记和正文共15编、70章、255节,全书总计约95万字,上限起于1948年,下限止于2019年,详细记录了海兴农场从1948—2019年的沧桑巨变和农场干部职工艰辛无畏的创业历程。
-
宋韵临平叙事屠冬冬本书力求抓大放小,立乎其大,从海量的历史文献中,遴选宋代临平的若干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物产等内容,误者正之,幽者彰之,纪事纪人,重在始末,或往后推演,或往前追溯,点线结合,源流兼顾,重在“宋韵”,不局限于“宋代”,旨在以通俗生动的语言,描绘一部简明扼要的临平宋韵史,并通过史实,抉发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古为今用。
-
唐蕃古道青海段历史文化陈玮本书由十个章节组成。 章梳理了唐蕃古道青海段形成、发展、延续、变迁的历史脉络以及不同时期不同路段的走向、重要节点和发展变化;第二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古道沿线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第三章介绍了古道沿线涌现出的重要历史人物;第四章介绍了古道沿线分布的墓葬、城址、驿站、寺观、塔窟、岩画、碑刻、古桥、渡口等物质文化遗产;第五章介绍了古道沿线已入选 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的一些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六章依据文献资料梳理了古道沿线生息过的主要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第七章梳理了古道沿线主要民族发展迁徙的历史;第八章概述了古道沿线各民族在不同时代进行文化交流的方式、过程与特点;第九章勾画了古道沿线多宗教文化传播流变的概貌;第十章从文化线路的视角对唐蕃古道青海段的文化内涵、动态性特征、整体文化价值进行了论述,并从联合申遗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
乌兰木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鄂尔多斯市...本书是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发掘报告。乌兰木伦遗址2010~2013年共五次发掘,出土和采集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石制品原料以石英岩为主,此外还有石英、燧石、石英砂岩、片麻岩、硅质岩、玛瑙、玉髓等。石制品以小型为主,类型丰富,有石核和石片以及各种类型的工具。此外, 尺寸小于1cm的碎片数量之多也是遗址石制品构成一大特色。多组拼合石制品的发现,表明遗址原地埋藏的性质,也说明史前人类在此打制石器事实。动物化石种类有大哺乳、小哺乳、鸟类和软体类动。部分标本表面有切割痕、刻划痕等人工痕迹。还发现有用火遗迹和颜料块。年代为距今5.0-6.5万年。该遗址曾获2011年六大考古发现,乌兰木伦遗址作为该地区在新世纪新发现的一处重要旧石器考古遗址,以其良好的埋藏状况,可靠的地层序列以及丰富的人类遗物和遗迹,从一开始就受到了研究者们的足够重视。特别是持续性的发掘与多学科综合研究,一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标本,另一方面则获得了古人类生存的年代、环境等背景信息,为探讨乌兰木伦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古人类生存行为创造了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