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明实录中湖北史料辑录谢贵安《明实录》是明代官方所修当代“编年附传”体史书,属于史料基本来源于政府档案的国史,包括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共十三朝实录。世宗时所修《睿宗献皇帝实录》虽然今天也有残本存世,但献皇帝(兴献王)实未当过一天皇帝,仅由其子世宗追封,故其实录内容更像一个藩王的记载,与实录专以记载皇帝大事不同,故本书屏而不录。清初私修《明口宗口皇帝实录》和《崇祯实录》,前者仅记崇祯即位以后天启七年八月至十二月的史实,后者则记崇祯元年正月至十七年三月的史事,两书合起来正好是崇祯朝完整的实录。此两部崇祯实录虽不合实录由当朝官方所修之例,但为保持明代历史的完整,本书仍将此两书的史料撮录于中。《明实录》的版本,迄今为止,仍以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出版之台本有威信。台本以北平图书馆红格抄本为主,辅以抱经楼本、广方言馆本、礼王府本、北京大学本、武汉大学本等版本整理影印而成。故本书所摘录之史料,即据台本而录。崇祯朝的史事,亦以《明实录》附录中的《明口宗口皇帝实录》和《崇祯实录》两书之版本为据录入。《明实录》中每朝实录的名称长短不一,用字不同,如《太祖高皇帝实录》、《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大明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实录》、《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大明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寔录》、《大明熹宗悊皇帝实录》、《明熹宗悊皇帝实录》等。为方便计,本书按通行惯例,将每朝实录的名称,统一以“朝代十庙号十实录”的模式书写,如《明太祖实录》、《明世宗实录》、《明熹宗实录》等。但崇祯朝的两部实录,则仍沿其原名
-
重庆文化研究 壬寅夏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重庆文化研究·壬寅夏》为《重庆文化研究》系列图书之一,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组织编写。《重庆文化研究·壬寅夏》共分为政策研究、文艺评论、基础科研、巴渝文化、人物风采、艺苑、文化记忆、艺文空间八大板块,多角度展示了重庆文化多元风貌,有助于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n
-
民国金门县志刘敬本书采用民国十一年(1922年)左树燮、刘敬纂《金门县志》修订本进行点校整理。全书共分二十四卷,附文征二卷,修志断限至民国十年(1921年),内容涉及方域、山海、名胜、水利、物产、户口、赋税、建设、学校、祠祀、海防、兵事、礼俗、职官、名宦传、选举表、列传、列女传、艺文和杂录。
-
辽阳壁画墓冯永谦《辽阳壁画墓》是 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辽阳壁画墓群是东北亚地区规模、年代为久远的壁画墓群,墓葬壁画为彩色,有别于同时期东北亚地区以及其他地域黑白色调的古代墓葬壁画,代表了汉魏晋时期中国壁画的成就,在考古史和美术史上均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书是国内对辽阳壁画墓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专著。作者作为东北文物考古界和史学界有影响力的专家,是 20 世纪中后期辽阳壁画墓考古发掘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凭借丰富的考古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素养,运用独家掌握的现场发掘手资料、高清现场拍摄照片和各种统计数据,历经三十多年的踏查研究,首次揭示了中国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的汉魏晋壁画墓群——辽阳壁画墓群考古发掘的真实形态、墓葬壁画的完整面貌、独特的墓室建筑技法。使得各界读者次得以见到辽阳古墓彩绘壁画原貌,特别是对美术史、艺术史、社会文化史的7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提供了珍贵的手资料,其价值不言而喻。本书以独一无二的彩色壁画原始材料,经过科学严谨的研究论证,揭开了辽阳壁画墓群罕为人知的千年秘事,从文化史、民俗史、艺术史等不同角度全面深入解读彩绘壁画的内涵,以及墓葬形制特点、建筑特色等,是针对辽阳壁画墓群的部专业研究著作。
-
同心协契 笃行致远中国博物馆协会 编《同心协契 笃行致远 中国博物馆协会四十年》将全景式扫描与重大事件相结合,线性梳理与业务功能相统一,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相衔接,点线面照应,纵横向交错,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中国博协四十年走过的历程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愿景。通过综述性文字,配以档案资料、历史图片,我们全面展现了国家文物局、各地文博行政主管部门、博协团体会员单位领导以及社会热心人士对中国博协工作宝贵而重要的关心、指导、支持和帮助,呈现了中国博协作为学术团体在推动博物馆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的核心作用,作为一个行业组织在博物馆事业改革发展中的辅助作用,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在沟通政府—业界—会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作为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在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和业务合作的重要平台作用。以中国博协各分支机构为载体,通过近20篇专述性文字和大量图片,比较翔实地还原了中国博协一系列重大项目或活动的基本脉络。同时,该书还通过对中国博协杰出代表人物的追忆,对部分老领导、老专家、国际友人和青年博物馆学人的采访,以更直观鲜活的形式呈现有关中国博协的群体和个体记忆。此外,该书搜集整理了中国博协四十年大事记和机构沿革情况,希望它们能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成长与进步历程中具有档案价值的基础性资料。
-
历代一统表(清)段长基 著,王彩琴 等整理《历代一一统表》,又称《二十四史三表》,清代乾嘉时期舆地学者段长基所撰,包括《二十四史统纪表》、《二十四史沿革表》与《二十四史疆域表》。此书被视为历史沿革目录学发展的阶段性著作。此书的成书与清代历史地域沿革研究之风密不可分。段长基在编纂过程中以《读史方舆纪要》为基础,广采他书,对于相关的舆地问题进行了考订和补充。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是研究历代历史地理及沿革的工具书。
-
南涅水石刻艺术暂缺作者南涅水石刻是1957年在山西省沁县南涅水村出土的一批石刻造像,有四面造像石、单体造像、组合造像、造像碑等800余件。南涅水石刻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宋等多个朝代造像,延续500余年。造像精美,技艺高超,内涵丰富。这批造像为研究佛教造像的断代提供了确切依据,为研究佛教造像艺术提供了精美的实物,为研究北魏至唐宋时期佛教的传播提供了翔实资料,为我国美术雕塑史增添实物例证,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本书择其精华部分以图录的形式展现佛教造像的发展与变化,旨在反映佛教造像在中国民间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
-
繁华刹那王乐乐《繁华刹那:佛教彩绘文物数字化与科技保护研究(2021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科技系列》一书,是基于作者多年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佛教类文物考古和保护科学研究的相关科研课题及项目成果。本书选择三种类型佛教文物——壁画、彩塑和石造像,利用多种现代分析技术科学提取文物本体及表面色彩信息,确定文物材质、彩绘层次结构、绘画制作工艺、制作年代或造像雕制技法。同时,利用三维数字技术采集文物形态信息,建立文物的三维空间信息档案,并依此开展残损文物的虚拟复原研究。
-
武戏暂缺作者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同名展览为基础,辅以重点文物背景介绍、体育文化知识面扩展、非遗泥塑场景展示及学术论文,从“武”和“戏”两个单元入手,将射术、技击、手搏、御术、斗兽、投壶、蹴鞠、百戏、棋戏和养生十个部分联系,由“武”入“戏”,以“戏”映“武”,反映了汉晋时期飞扬洒脱的社会氛围,加深读者对中华古代体育悠久历史和丰富活动的理解与认同。本书汇集了河南博物院、四川博物院、南京市博物总馆、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以及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在内五家文博单位的65件(套)精品文物,由社会史观入手对汉晋三国历史进行了以“体育”为主题的文化侧写,生动讲述中华优秀体育文化,打造出一个永不落幕的纸上展览。
-
斯文凉州徐兆寿《斯文凉州(英文版)》全书从河西走廊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高光时刻——五凉时期出发,根据考古资料、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对五凉文化进行了形象描述,兼顾农牧文化、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以及五凉文化的历史影响,构成了“五凉文化”的宏大轮廓与深厚体量,让读者感受到文化大散文的宏观叙事与精细雕琢所营造出的五凉文化之辉煌。英译本以“读者接受”为导向,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适切的话语方式,进行文本语言和文化信息的准确转换。根据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好地向英语国家读者推介凉州地方特色文化,实现其深度传播。在《斯文凉州》中作者意图将凉州的历史以文学的方式去解释,就是以文学的方式,构建一座中国的凉州。中原大地上的传统文化在商业主义的浪潮中受到了严酷的挑战,而凉州则是中国文化重建之路上必须要给予重视的地方。英译本的价值一方面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凉州为中心进行国际化传播:另一方面就在于对两种中心主义观念的反抗与颠覆,在两种文明的交汇中,凉州作为一种方法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