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身体的媚术许晖福柯说:身体即权力。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身体事件,更是这一论断的极端化图像。 中国历史上的身体政治学,表现为“没有自己的身体”,即身体不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呼吸和悲喜的“肉体”,而是被附加了人身依附、政治权谋和哲学理念的社,会化了的身体。简单来说,身体不是属己的,而是属他的。正如福柯所说:“肉体也直接卷入某种政治领域;权力关系直接控制它,干预它,给它打上标记,训练它,折磨它,强迫它完成某些任务,表现某些仪式和发出某些信号。”本书从中国史上最著名的身体事件和最著名的爱情故事两个方面人手,旨在揭破官修史对历史的有意篡改,揭破遭到长期遮蔽的“政治不正确”的当事人和事件真相。还原真实的人的真实的爱情经历和悲欢离合,还原真实的身体的疼痛和歌哭。
-
脂点江山段战江作者从江山与美人的角度,全面梳理中国自上古嫘祖至民国小风仙共24位颇具代表性的女性传奇故事,或如妇好帮夫君打江山,或如貂蝉被当权者换江山,或如孝庄帮子孙守江山,或如武则天干脆自己坐江山,或如妲已、褒姒、杨玉环等被责“祸”江山等,挖掘历史细节的动人之处,千古一叹,逐一点评她们与男人、与江山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撇开“红颜祸水”的陈腐论调,拓展历史文化视野,以轻松笔调、全新史观,重新讲述千百年来江山和美人之间的恩怨传奇。
-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傅国涌历史是零散的,是每个白天或黑夜,太阳和月亮底下每个角落发生的片段。历史是完整的,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处于时间的河道之外,水流花谢,构成历史的每一瞬间。历史是沉重的,流淌着血与泪,弥漫着阴谋与算计。历史是轻松的,一个新人物的出场、一桩新事业的诞生,都能让我们在心底里为之欢呼,都能让我们感到心旷神怡。历史容易被遮蔽,因刻意的遮蔽而被遗忘。历史如同甩不掉的尾巴,它从不缺席、迟到、早退,它永远在场,经过千沟万壑,不管有多少峰回路转,蓦然回首,它总是静静地在我们面前流淌。这是一部故事体的民国史,好看的民国史。讲故事是一种古老而常新的方式,那些曾经参与创造历史的人物都在故事中一一复活。作者为我们拉开这段历史的帷幕,将一百多个民国时期社会不同层面的代表人物展现在我们眼前。他们是缔造民国的伟人,叱咤风云的枭雄,马上赋诗的军阀,文章报国的报人,埋头学问、以学术报国为天职的知识分子,以及做着实业报国梦的工商界、金融界的精英、有提供书本而不是子弹的出版家……,他们是蔡锷、辜鸿铭、胡适、汪精卫、徐志摩、穆藕初、范旭东、冯玉祥、王国维、吴佩孚、张作霖……,围绕着他们的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秩事,通过本书在历史的零散与完整的记忆中生动再现。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言行永远活在这些故事中。历史不是线性的,而是多线条并进的,在社会的每个层面,不同的人物共同书写的历史才是真历史。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痛苦,读史使人快乐,读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在许多同样零散的日子里,我阅读各类零散的民国史书,从日记、书信、年谱到回忆录、传记,并随手留下一些读书札记,没有风花雪月的猎奇故事,没有推背图式的神秘和玄虚,有的只是真实的声音和曾经的心灵脉动。是非褒贬,全凭各位读者朋友明断。
-
1908帝国往事张研 著★新颖的写作方式 ★独特的观察视角真实再现清末往事★昭示中国百年命运见微知著,重温帝国往事内容介绍2008年的一百年前,这片国土上曾上演怎样的悲喜往事?这一年,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宪法——《钦定宪法大纲》,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宪法规定君主的政治权力和臣民的权利义务。这一年,中国有了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新闻法——《大清报律》,封建帝国的民众开始享有一定的言论自由,千年冰封开裂了。这一年,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要求清政府每年派遣留美学生数十名,直到退款用完为止。这一年,皇权的掌控者慈禧、光绪先后去世,新皇帝尚小,载沣软弱,掌握清廷大权的袁世凯被排挤下野,没落帝国出现前所未有的权力真空。…………我们不曾记得百年前的一株小草给春天带来什么,不曾记得百年前的一堆篝火给冬天带来什么,而当我们回首百年前的诸多政治要闻、经济经闻、社会要闻、才会由衷领悟:中国百年的命运种子,原来在1908年早已种下。天河地海滉漾着的1908年,昭示了中国一个百年的命运。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基于一种独特的观察视角,用一种新颖的写作方式——以三期报纸的形式,真实全面地再现了1908年的诸多往事:帝国第一部宪法诞生的可贵与局限;同盟会举义的英勇和悲剧宿命;慈禧、光绪相继离世,宣统继位,权臣袁世凯在敌对派的排挤下惨淡下野,这一帝国政局大地震的深远影响;等等。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夕阳西下,大江东去。本书揭示帝国必然灭亡的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寻找未来的艰难。
-
历史的裂缝雷颐历史不曾走远,总有些人让你惦记,总有些事值得回味,总有些伤痛不该遗忘……近代中国的历史大势证明,华洋杂处的上海在近代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洋人在中国政治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谁能掌控上海,谁就财大气粗;谁能与洋人打交道,谁就举足轻重。正是在防卫上海的过程中,李鸿章开始了具体与洋人打交道的漫长生涯,也因此他后来才能在政坛上超过湘系成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权臣。——《成大事不能昧于历史大势》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中,“公理”与“实力”是两大重要因素。不过有“理”者未必有“力”,有“力”者未必有“理”,因此“理”与“力”的关系确实复杂难明。在“炮舰外交”横行的19世纪,“力”无疑远较“理”强。在这种背景下,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往往有“理”而无“力”,在错综复杂、结果难料的外交纷争中究竟是“不自量力”地“据理力争”,还是甘认“无能为力”而“委曲求全”,确难取舍。——《在“理”与“力”之间》在“天下”“兴”的时候,皇帝们总是“贪天之功据为己有”,从不认为“匹夫有责”、“与有荣焉”,自然也就不许匹夫有参政议政、“参与”国家大事的权利;但每当“天下”将“亡”的时候,皇帝们总是疾呼“匹夫有责”,仿佛事之所以致此人人都要承担一份罪责,匹夫自然就有承担“救亡”重担的责任与义务。——《关于卡夫卡的“另类阅读”》本书分为四个版块,“历史总会被记起”和“斯人已逝”两辑说的都是旧人旧事,立脚点却在今天,希望能打捞一些历史的残骸,引起注意。1870年代清政府的海防与塞防之争,全局问题由于全局讨论得以妥善解决;1940年中央研究院院长补选,学术与政治相互博弈而能保持微妙的平衡。作为晚清第一代驻外使臣,郭嵩焘因“崇洋媚外”不被世人理解,晚景凄凉;胡适晚年以诤友自居对国民党提出一系列批评和建议,然不被理睬,独自彷徨,等等。“历史的余波”和“不该遗忘的伤痛”两辑收录了部分文化评论和文学评论。林则徐破坏“夷夏之防”与李鸿章隐瞒疫情的当代启示,“拿伯的葡萄园”中保护私产的法治意识,美国政府镇压“退伍补偿金大军”的历史伤疤,茨威格对于战争的反思与人性的绝望,托斯卡尼尼面对法西斯暴政表现出的良知与洞见,卡夫卡的小说对于东方民族遭遇的惊人预见,等等。内容看似庞杂,贯穿其中的是对历史与人性的反思。作者平素广泛参与文化讨论,在多家媒体开设专栏,着力从近现代中国史的只鳞片羽来考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注超越时代的复杂人性与社会幽暗的方方面面,具有浓烈的忧患意识。
-
太后垂帘王开玺选取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进行解读。当时年不过26岁的慈禧太后,为什么能够推倒赞襄政务八大臣,成功地与恭亲王奕发动了宫廷政变?慈禧太后是怎样一步步走上历史前台的?为什么能够掌握清廷最高权力长达47年之久?慈禧陵隆恩殿前雕刻的凤在上、龙在下的“凤压龙”图案,隐寓着她什么样的心理意愿?……本书将拂却历史的尘埃,把其中的前因后果为你细细道来。本书以慈禧如何从一个嫔妃,通过祺祥政变,走上清廷最高权力宝座为线索,对祺祥政变发生的背景、经过、后果进行了全面的解读,进而对慈禧与奕?成功发动政变的原因及其统治进行了历史反思。在叙述中,作者注重从细节入手,突出矛盾变化,刻画人物性情,把正史与野史资料有机地融合起来,叙事清晰,语言生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同时,对慈禧的有关传说及其他相关历史问题依据史料做了澄清和辨析,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该书图文并茂,附有近百幅相关历史图片,可帮助读者形象地感受当时的历史场景。
-
上帝之鞭王族匈奴人阿提拉、契丹人耶律大石和蒙古人成吉思汗这三位历史人物,都是从个人理想出发,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掠夺欲望去征服欧亚世界的。他们为世界带来战争和死亡,而后又重新为其布局。西方人在他们刚出现的时候,因为不喜欢他们来自落后的地区,而且缺少文明,所以便称他们为“蛮族”,但当西方的城市被掠夺,建筑被无情地摧毁,高贵被凌辱,乃至文明被撞击得东倒西歪时,西方人便惊呼:上帝之鞭出现了。他们三人身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东方草原出发,用极富游牧特色的方式去征服世界的。他们把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并且因为他们都是来自落后地区的牧民,所以,他们身上呈现出了一股奇特的地域气息。按勒内·格鲁塞的说法,他们是一群大地之子。他们终其一生都要让自己在开阔的地方生活,并为之不惜一切地去打仗,让人觉得他们就是为战争而生的。
-
正说历朝十大冤案如果石絮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冤案无数,读来总是令善良的人们扼腕顿足、热泪滂沱。然而,追寻冤案发生的原因,也总是“各有各的不幸”,绝不能以一句“皇权制度的产物”来概括——这是对历史当事人的不负责任。黑格尔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回到这些冤案发生的当时当地去会发现什么呢?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十大冤案,力求从卷帙浩繁的史料中剥茧抽丝,去伪存真,再现历史当事人之间的“博弈”或者说选择。 本书内容自在天涯论坛发贴以来,深受喜爱,被香港、台湾等华文网站转载,好评如潮。
-
孟宪实讲唐史孟宪实★2007唐史年巨献——★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百家讲坛《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大唐二十帝》主讲人★2007唐史题材的影视、书籍最热,堪称“唐史年”★君臣如亲人,社会关系和谐,国际地位崇高,贞观之治,永远让人感怀。★《贞观之治》播出时间:5月7日—5月18日CCTV-10 周一至周日首播 中午12:45分重播 晚上11:30 次日早上6:40 一千三百年的历史有多远?不是岁月苍茫,是什么阻隔我们与历史接近?拨开文字记录的重重迷雾,作者引领我们发现历史真相,领略贞观风采:情感的纯粹、人性的光芒、权力的理性、国家的尊严……伟大的时代,自有伟大的精神和智慧,即便相隔千年,依旧照耀今天。[内容介绍]公元627年到649年,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三年,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都得到较好发展,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学家们把这一段历史时期誉为“贞观之治”。贞观时期的中国,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在中国历史上,贞观时代是唯一的。这段时间虽然不长,地位却极其重要。贞观时代不仅创造了君主时代最文明的政治环境和最和谐的君臣关系,还奠定了唐朝三百年的制度基业,为此后一千多年的中国树立了楷模。李世民凭借什么创造出如此辉煌的业绩?为什么在这个时代,中国能够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就?天时?地利?人和?这成为唐朝以后历代政治家和史学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
秘书政治眭达明《秘书政治》是一部专门介绍中国古代高级秘书人物及其事迹的书。全书共收录六十位秘书人物,其中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秘书人物二十二位,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秘书人物二十八位,宋元明清时期的秘书人物十位。另外在附录部分收录了与古代秘书人物有关的文章四篇。为了让读者对古代秘书人物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作者在写作古代高级秘书人物过程中尽量做到:既写文字秘书,也写事务秘书;既写外朝秘书,也写内朝秘书(如宦官);既写正面秘书人物,也写反面秘书人物;既写功成名就的秘书,也写身败名裂的秘书。在入选标准上,主要看其在历史上是否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哪怕是负面影响)?是否古代秘书工作某一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否在秘书岗位上写过公文名篇?是否有突出的秘书事迹?是否对秘书工作或秘书理论有重大贡献?等等。概括起来,就是名人、名篇、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