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清代至民国广州城市的具象与意象刘赫宇暂缺简介...
-
丝绸之路名简 相利善弊剑册朱建军本书为“丝绸之路名简”丛书之一。该丛书采用“一简一书”的形式分册整理,包括简牍整体展示,单枚简局部展示,以高清图像结合甘肃简牍博物馆研究人员的专业解读与赏析,向读者深度呈现丝绸之路简牍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审美特质,为书法爱好者提供清晰的临摹、赏读范本。《相利善剑刀册》出土于居延汉代甲渠候官遗址,主要内容为鉴定刀剑的标准和方法,为后人留下鉴定刀剑的重要知识与技术指导。《相利善剑刀册》在整体章法和形态上较为和谐统一,整体呈横式,布局匀称,书写规整。在用笔方面,该简以圆笔为主,行笔过程干净简洁,具有灵动洒脱的美感。本书以《相利善剑刀册》的内容为核心,配以释文,以高清全彩形式呈现,展现汉代中国文字和书法的艺术特征。
-
北平抗日斗争文物故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本书重点解读了驰骋在平西、平北、冀东等抗日根据地的中国共产党将领使用过的装备、 共产党员代表使用过的物品、抗日根据地军民创造性生产的工具器械,广大爱国民众积极支援抗战的实物、各界爱国人士记录北平抗战的珍贵文献与鼓舞抗战的宣传品,同时也如实介绍了战斗在长城、卢沟桥、宛平城、南苑等战场的 爱国官兵使用过的装备、日用品等,用文物背后的故事展示发生在京华大地的全民族抗战的感人故事。
-
山西国宝精华 云冈石窟造像赵昆雨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城西十六千米处武州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千米,主要洞窟45座,另有附属洞窟209个,现存大小造像59000余尊。石窟规模宏大,佛像雕饰奇伟,技艺精湛娴熟,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感人,吸收并融汇了古代各民族文化,代表了五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 水平。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共历60余年。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460—471)五个洞窟( 6—20窟)因系高僧昙曜主持营建,习称“昙曜五窟”,推测是为北魏太祖以下五帝造像,具有帝佛合一的神性之美。中期(471—494)是云冈石窟营造工程 辉煌的阶段,多为模拟汉式传统建筑样式并成组结对的双窟,主要有 、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四组双窟,反映了当时既有皇帝在位,又有太后临朝的 面。第11、12、13窟一组三窟以及没有完工的第3窟也属于本期营凿。本期造像胡风荡荡,华物堂堂,既保留中亚、印度佛教雕刻艺术因素,又反映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惰愫。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平城(今大同)政治地位既降,影响力随之锐减,云冈大型皇家营凿工程中辍,但作为社会大众信仰的重要载体,留居平城的中下层官吏以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和资料,继续镌窟造像,此即云冈晚期(494—524)洞窟。本期多为中小型窟室,洞窟类型复杂,造像样式多变,题材内容奇思骋越,不拘约束,盛行于间洛地区的“秀骨清像”之风格,即滥觞于此。正光四年(523),柔然“入塞寇抄”,云冈衰落。孝昌二年(526),北方六镇荡乱,平城沦废,云冈石窟营造工程偃旗息鼓。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长达148年的北魏王朝退出了历史舞台。云冈石窟是公元五世纪世界美术主流的重要分支,它的 成就是在吸收世界各艺术流派精华的基础上,融合并创造出新的造像模式,成为世界范围内文化传播的典型例证。1961年,云冈石窟被 公布为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
盛世爱情 意大利庞贝精品文物大展深圳市南山博物馆,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南山博物馆承办的“盛世爱情一一意大利庞贝精品文物大展”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馆重磅开幕。本次展览共呈现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 考古博物馆的128件/套珍藏,囊括雕塑、壁画、青铜、陶瓷和玻璃制品等多种形式的珍贵文物,再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璀璨文明。展览通过“梦回盛世”“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爱情神话”“快意人生:古罗马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古代艺术中美的概念”“庞贝古城再现”五个单元进行展示,以此探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中的爱情、奢华和美的概念。展览结合多媒体展示,重现庞贝古城的真实面貌,探索庞贝人的爱,美以及无限的生命力。
-
石韵千秋毛建平鄞州的宋韵文化,禀赋厚重,既有影响重大的人和事,也有内涵深厚的物,跨越时代的魂。《石韵千秋》旨在以鄞州大地上现今仍留存的宋代石雕为题材,用摄影图像的形式进行呈现。南宋时鄞州的石质雕刻遗存十分丰富,而鄞州的环东钱湖,南宋石刻规模之大、数量之多、雕刻之精、分布之集中、保存之 在中国尚属 。其中融古代哲学、美学、生态学等于一炉的石刻艺术精品。书稿由鄞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编写,由摄影师徐高对鄞州东钱湖石刻群中的石像生等石雕石刻进行拍摄、记录,以影像的形式对宋代墓道石雕予以呈现,从一个方面展示了宋代繁盛的石雕艺术、历史文化遗存,对探究宋韵历史文化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
-
胡汉之间罗丰本书为2004年版同名文集的增订本,除修订原有专题研究论文十余篇外,又新增三篇论文,内容涉及历史、考古等。作者在宁夏固原出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3—10世纪中国中古史作为研究重点,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民族融合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其文对北朝至隋唐间墓葬出土的中外器物的风格和纹饰都有详尽的论述,对於外来器物 引用了大量国外资料,显示出广阔的学术视野,对现阶段相关问题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丝绸之路出土法律文献研究 卷5梁明远本书收录了学界目前深入研究敦煌吐鲁番文献、黑水城文书和临泽简册等史料的20余篇论文,收录的论文既有该领域 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有青年学者有价值的 相关论文。本书将法律和历史相结合,总结和分析了文献中历朝历代的立法原则、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法律特点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为当今的司法实践提供了可靠材料与历史依据,亦可为法治部门工作人员或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对新时代法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
西夏碑碑帖吴峰天本书全面、系统地呈现了武威西夏碑碑刻拓片,在忠实原件的基础上,重新校对武威西夏碑西夏文碑文(碑刻正面)和武威西夏碑汉文碑文(碑刻背面),并与张澍、罗福成、陈炳应和史金波整理的碑文相对应,读者可将碑刻与前辈学者整理的碑文对照阅读。此外,本书附录的五篇文章是作者通过复仿刻武威西夏碑而撰写的文章,分别讲述了西夏文字的主要结构特征、拓片字迹和图案的整理与修复、珠联璧合《西夏碑》找到原碑座、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再认识、西夏碑要事记,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整体而言,本书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河北省赵县安济桥修缮工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余鸣谦 编著 顾军 永昕群 崔明 整理2009年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专业人员依托院自主科研业务费项目,对安济桥修缮工程的历史资料再次进行了整理、汇总,并请余鸣谦先生完善了修缮工程的手稿,在对院藏资料不断搜集、整理、校对和完善的基础上,完成了《河北省赵县安济桥修缮工程(1952-1958年)》书稿,本书分为正文、图片和图纸档案、文字资料和工程技术探讨等四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