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道与名杨国荣《道与名:《思想与文化》第三十一辑》是教育 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国荣所主编的一部学术论文集。此为第31辑,主题为“道与名”,分为“海外新名学”、“道家研究”、“生生哲学”、“诗与语言”、“天与人”、“历史之维”、“学术论衡”、“青年学者论坛”八个部分,包括戴卡琳《消解“正名”的现代观念:从康有为到胡适》、张瀚墨《本体与喻体的融合:早期宗教礼制改革背景下〈老子〉之“道”的考察》、曾海龙《时间性与本体论的建构——基于当下中国哲学中的生生课题》等文章。
-
周易溯本张延伟《周易》是我国现存古代早的一部奇特之作,它蕴含了丰富的智慧和奥秘,自然的、社会的、人生的,无所不包。除哲学外,还涉及天文、地理、历数、乐律、兵法等。它文辞优美,寓意深远,圣人孔子更是极力推崇,后被列入儒家经典,成为群经之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但由于成书的年代过于久远,其文字的意义失传甚多,同时也是十三经中深奥、神秘的一部书。“易学”研究者甚众,研究著作更是数不胜数,本文作者张延伟先生多年潜心研究《周易》,他博采众长,从参鉴近现代学者对甲骨文、金文的研究成果,借助古文字的考证,加上对图腾进行研究,对《周易》的文字进行了极其细致的考订和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周易》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科学深入的论述,使《周易》从形成到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
治理视域下的高校话语传播与共识秩序袁蕾 , 李林青,万庆怡 著该书主要以 “冲突与争议”“传播与建构”“修辞与认同”“共识与焦虑”“治理与对策”五个板块展开论述,解析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突发事件社会现状与社会语境,透视高等教育突发事件形成争议的成因。运用传播要素分析和新闻框架分析挖掘高等教育突发事件的传播机理。为解码高等教育突发事件中所形成的话语共识及探清这一共识形成的原因。该书采取分析话语文本的研究方法,对相关事件案例中的话语语义、叙事、修辞等等进行话语分析,并对这一共识背后的逻辑和形成机制等进行探究。在传播规律与传播机理的基础上,构建高等教育突发事件传播新模型,结合案例以高层、中层、底层三个层面解读高等教育突发事件的话语共识,在这一过程中对梳理出的潜在问题和障碍进行归纳理清,终回归到问题的解决上来,从多元主体的角度为高等教育突发事件的治理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
-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验研究宋秋前, 钟玲玲主编本书以“课堂教学改进”为主题,组织教师选择一个或多个教学理论的核心元素作为实验自变量,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应用的系列实验研究。全书共五编,分别是“识字教学”“阅读积累”“阅读思维”“习作指导”和“习作评改”,总计32个教学实验。希望本书能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发挥积极作用。
-
行走德育“上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丛书”编委会 编著本书系统介绍上城教育在党建领航下,通过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区教育事业发展,在推进红色根脉强基育人、实施“清廉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创构“行走德育”课程与网图等方面进行的区域探索,以家校政社四方协同,联通德育资源,拓展德育场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师生成长的芯片,让师生在“寻根”“承志”“追梦”“扬帆”的主题行走中,锤炼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
黄河流域武术文化研究赵长贵少林武术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和国外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本书通过深入挖掘少林武术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展示了少林武术的沧桑变迁,可以帮助人们加深对少林武术文化的了解。
-
文化透镜蒋俊本书以“历史人类学”为研究方法与理论视角,重点观察桂西土司社会的某些文化形态,如宗族结构、继嗣规则、通婚策略、神明与信仰、族群与阶层等。这些文化形态交织于土司制度这一特殊的行政体制,通过它们作为“文化透镜”的分析与梳理,不仅展现了土司社会“权力文化网络”建构之历程,同时描绘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动态建构的具体化的历史图景。
-
戚家山街道志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戚家山街道办事处、《戚家山街道志》编纂委员会本志系宁波市北仑区戚家山街道志书。全志共设15编,如实记载了千余年来戚家山街道境内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变迁,详今略古,侧重经济人文,尽力反映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以利地方志经世致用。本志书坚持叙事唯实,展现出一幅戚家山历史变迁、天文地理、人事沦桑、时代风云、社会变化的真实画卷,具有“资治、存史、教化”的社会价值。
-
界的叙事刘洪一“界”在东西方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语义,包括界分、界限、边界、界域、界定、界隔、接界等,本书聚焦界的思想叙事,以对《两界书》的多重阅读为资源,阐释界及《两界书》生发的哲学意涵、文明意义、生命智慧与叙事艺术,特别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文化理据、超越学科范式的跨界叙事、学术思想的创新表达、融通东西的中国话语构建等做出新的探讨。
-
宾阳大桥客话研究黄英富宾阳客话是桂南平话中的一种,是宾阳县境内使用的强势语言。作者以客话特点突出的大桥片区为调查点,通过对当地客话的语音、词汇、语言材料的收集、整理、挖掘,深入研究其内部规律及相互关系,语音部分注重其内部分歧的对比,强调当地发音与中古音及北京音的比较,最终确认其性质和系属。书稿共五章,分别为“概述”“语音”“词汇”“语法”“语料”。概述部分介绍方言点的地理、历史、社会和语音使用情况。语音部分重点归纳语音系统,声韵调配合关系,突出古今对照和语音特点。词汇部分由词汇特点和分类词表构成。语法部分包括词法特点、语法特点、词类特点、语法例句等。语料部分收集原始语言材料如谚语、民歌、传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