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城市空间与城市生活陈恒《城市空间与城市生活》系都市文化研究第28辑的出版物,该丛书是我社知名的学术品牌书系之一。本书围绕“城市空间与城市生活”这一主题,主要立足城市和城市史理论,从宏观和微观,理论和现实等不同角度,探讨了与城市世界与历史发展相关的种种论题。全书分为城市与社会、艺术中的都市文化、光启评论等三个块面,收入学术论文、译文二十余篇,论题涉及城市史、城市文化、都市艺术,以及一系列具体的城市生活内容,其中尤重上海本土城市文化的研究。
-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指导手册周建明从2003年算起,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整整地走过了16个年头。在这16年中,我们既取得了前所未有成就,也出现过许多令人烦恼的问题。而究其根本,说到底还是理论准备不足。我们的伟大实践,常因缺乏理论指导而停滞不前甚至误入歧途。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决定组织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力量,共同编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用以指导今后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一、 丛书名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工作指导手册系列)二、 学术总监冯骥才三、 丛书主编苑 利 顾 军三、丛书内容该丛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针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本丛书初定20本,共探讨20个方面的问题:(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手册》苑利顾军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导手册》杨红(三)《中国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编撰工作指导手册》郭平苑利(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指导手册》王福州苑利(五)《中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指导手册》周建明苑利 √(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工作指导手册》苑利顾军(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工作指导手册》杨红(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工作指导手册》杨慧子(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容易出现哪些问题》顾军苑利(十)《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指导手册》苑利蒲娇 √(十一)《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工作指导手册》何燕苑利(十二)《小故事 大道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码解读》苑利齐易(十三)《中国乡土教材编写工作指导手册》苑利毕瑞 √(十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指导手册》苑利齐易 √(十五)《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手册》苑利顾军 √(十六)《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手册》穆森(十七)《新版中国文物保护法解读工作指导手册》穆森 √(十八)《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指导手册》苑利(十九)《中国吉祥图案活用工作指导手册》朱青峰 √(二十)《中国非遗田野调查工作指导手册》苑利三、丛书体例(一)本丛书将设计成便于携带的“口袋书”,每本6万字。(二)本丛书将采取问答体方式,通过一问一答,形象生动地解答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们所关注的每一个问题。每个问题的解答篇幅在300-400字(一页纸)左右。四、丛书作者(一)丛书作者必须懂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基本原理,以确保本丛书表述理念的正确。(二)丛书作者必须懂得相关专业知识,必须有前期研究成果,这样才能举重若轻,做好该领域的专业性指导工作。(三)丛书作者必须具有循循善诱的讲述能力,以确保这套丛书的通俗性。
-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龙瀛、王鹏、武廷海城市是文明的孵化器与载体,城市周期性的兴衰见证人类文明的迭代发展,技术进步不断催化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变化并终投影于城市空间中。如今,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以一系列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及其规划设计。对未来理想城市的探讨与构想是人类发展探索的永恒主题,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再到“公交导向开发”“15分钟城市”等等,实际上都在探讨技术影响下理想城市原型和城市的发展变化,人类通过实践来创造未来城市。本书为“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系列第39辑,本辑聚焦“未来城市规划与设计”,包括“学术文章”“国际快线”“人物访谈”三大部分,共15篇文章。
-
百年旅俄华侨华人研究宁艳红 著本书将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黑龙江中上游旅俄华侨华人作为研究对象,清晰明确地研究了十月革命以前、苏联时期、俄罗斯时期这三个时间段中国旅俄华侨的生活情况。全书注重以史为线,突出了逻辑维度考量,讲述史实故事的同时,融入学术观点表达,既肯定学界前辈的研究成果,但更追求突破与创新。本书区别于以往的研究著述,在史料的搜集整理、深入研究方面,独辟蹊径,注入了作者十余年旅俄华侨研究的学术观点,是一部比较有价值的作品。
-
主流与分流赵逵夫 田有余 隆滟 张银 著本书一方面开展纵向研究,梳理与“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节俗相关的历代诗、词、曲、赋、小说、戏曲、曲艺资料,追溯其在秦汉以后发展、传播和分化的历程,穷究其不同时期变异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根源;另一方面进行横向研究,分析“牛郎织女”传说和七节风俗在我国汉族、少数民族地区和朝鲜、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传播、变异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究其鼓励人们冲破礼教枷锁、追求爱情和家庭理想的历史作用,彰显其崇尚勤劳、善良、忠贞的文化意义以及对中华乃至亚洲文化的巨大影响。
-
京津地区京剧票友研究王兴昀著本书为一部学术专著。清末民初,随着京剧成为大众流行文化,票戏不再是文人士大夫、八旗子弟的专属雅乐,而成为社会各阶层均可参与的大众娱乐。票友数量的增加,带动了票房的蓬勃发展。作者研究了彼时票友群体的构成和发展变化,以专业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对上述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全书结构清晰简洁、内容丰富,更难能可贵的是,收录了大量民国报刊对票友的报道。这些原汁原味的时代信息,对读者而言轻松有趣,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可将其作为史料加以利用。
-
《列子》成书研究葛刚岩 著作为先秦思想家,列御寇的身上聚焦了太多的学术争议。作为与列御寇相关的经典文献——《列子》,也同样如此,其中尤以该书的成书与真伪,争议多。从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来看,认为《列子》乃“魏晋伪书”的说法稍占上风,并给出了诸如“曹丕”“佛教思想”等所谓的证据。本书力避先入为主的学术陷阱,立足于《列子》文本及客观的历史真实,针对“魏晋说”的相关证据予以系统考辨,细致甄别,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列子》成书于西汉的学术观点。
-
寻梦与归来刘诗平 孟宪实 著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人类的文化高地。它以华夏文明为根基,并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相互交融;藏经洞的珍贵文书、绢画和莫高窟的精美彩塑、壁画,储存着跨越时代及地域的人类历史记忆。约两个甲子前,敦煌藏经洞开启。敦煌宝藏120多年来的散佚与回归,既牵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灵,也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困顿与奋发。作品围绕敦煌宝藏的发现、流散与回归,回顾了两个甲子以来敦煌文物的往事,以及数代敦煌学人呕心沥血追寻国宝、研究国宝、让国宝重光于世的艰辛历程。
-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研究陈和芳 著本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坚持中药传统知识和现代产业双重属性的基础上,以中药传承和发扬两大原则为两翼,对现有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进行类型化分析,通过资料、数据的实证研究分析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和审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由此提出以专利权保护为基础的中药研发创新制度、以商标权保护为核心的中药品牌推广制度、以非遗保护为重点的中药文化传承制度等维度来构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思考。
-
见证中国双奥孙晶岩 著作者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对双奥之城充满感情,应邀用八年时间跟踪采访了北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建设、运动员备战、志愿者行动、奥林匹克教育、奥林匹克文化等,该书从作者上千幅照片中进行精选,讲述双奥作家见证中国双奥的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