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作为主体的建构冯巍本书对1930—1950年代与美国新批评派并存的“纽约知识分子”群体展开了整体研究,并因他们在这一时期坚守的文化批评事业呈现出明显的理论立场和思想交流上的集群性,将其命名为“纽约学派”。作者认为,纽约学派秉持了文化激进主义的精神内核,力主马克思主义批评与现代主义文学的结合,坚持独立思考和独立表达,关注文学的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主张批评必须介入历史,扮演了美国知识阶层的核心角色。特别是他们坚持“为人生”“为公众”的批评,坚持对美国精神的思考,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道德功能,但努力保持对形式的艺术考虑和对内容的社会关注之间的平衡的思想立场,对今天非常具有借鉴价值。
-
跨文化对话乐黛云,【法】李比雄《跨文化对话》第48辑共收入特稿2篇,专稿7篇,论稿13篇,远近随笔1篇以及学术信息2篇。本辑的主题是法国汉学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主要为汪德迈《新汉文化圈》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的相关论文,以此纪念法国汉学家汪德迈先生的汉学成就与贡献。《跨文化对话》的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均为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主编乐黛云先生更是著名的比较文学专家。本集刊特色鲜明,从各个角度对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进行了很有深度的研究,不断推出高水准中外文学文化交流的研究新论及动态。已在我馆推出第36-48辑,在国内外获得很好的反响。
-
异服新穿刘玲芳本书从近代东亚的视点出发,以服饰、发型为媒介,借助报纸杂志、书籍、照片等资料,从整体到局部、从意识形态到实际行动,探讨1870年代至1920年代中日两国服饰文化交流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情况。
-
私享录刘柠一位写作者的本土书业“私史”钧沉与一代书人的过往,折射小开本人文书、MOOK、艺术杂志和书评纸的兴衰,以及独立书店和旧书业的光与影。本书图文并茂,从个人阅读史与研究史的独特视角,对当代四十年来的出版、编辑、装帧设计等方面展开个性化的解读,书写了对四十年书业的观察和体悟,讲述了众多引人入胜的书业案例、书业掌故,从一个侧面呈现了四十年来当代中国书业的风潮、趣味与变迁;对了解中国当代书业史、促进当下出版业发展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启发意义。
-
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走进齐文化》编委会编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鲜明的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文化精神,不仅在我国古代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已经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对今人依然有许多启迪和借鉴意义。《中华传统文化(走进齐文化)》以教育BU《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上把握齐文化的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面向中小学生,一体化设计读本的编写内容与编写体例,使读本由浅入深,由分到总,由具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点面结合,纵向延伸,呈现出层级性、有序性、衔接性、系统性。
-
非遗传承研究2023陆建非 主编《非遗传承研究》集刊自2016年创办,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冯骥才为集刊名誉主编。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为顾问。主要收录法律法规、理论研究、调查与报告、非遗项目、传承人风采、非遗进校园、非遗在社区、史料与掌故、轶闻口述等与非遗相关的学术论文。目前,已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非遗保护传承理论探索与实践交流的前沿阵地,非遗保护理念在都市传播的重要载体。
-
众观无界张静 郑楠 主编清华大学发展中国家研究博士项目建立至今已十年。十年中,50余位从事地区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和青年研究员背负学术理想,进入并不被世人所关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深度田野作业。本书覆盖东南亚、南亚、欧亚、撒哈拉以南非洲、西亚北非、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六个地区,囊括40余个发展中国家,尝试跳出传统的文字论述方式,以地区研究院特有的优势——长期田野为基础,形成一幅全球南方的完整画卷。图片拍摄者大部分为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师生,他们通过拍摄的照片,向读者展示了广大世界中许多不为人知而又鲜活且独具特色的故事。
-
汉英委婉语跨文化比较研究刘明阁本专著通过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对汉英语言在职业委婉语、新闻委婉语、广告委婉语、死亡委婉语、疾病与伤残委婉语、犯罪与惩罚委婉语、儿童委婉语、办公室委婉语、网络委婉语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进行比较。书稿内容涵盖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角色、不同行业、不同宗教信仰者使用的委婉语,对了解委婉语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语用功能,了解影响委婉语产生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有一定帮助。书稿涉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交场合、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体使用的委婉语,对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委婉语进行充分的分析,对跨文化交际中正确而恰当地使用委婉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只言今夜宿葭萌罗倩蜀道风物散文集《只言今夜宿葭萌》,在乡村振兴及广元市昭化区全力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大背景下,状写昭化以新时代乡村为亮点的全域旅游发展新面貌新成效。重点突出昭化厚重的蜀道文化、三国文化和生态康养文化,旨在通过隽永雅致的文字带领读者回溯到历史深处,感受古葭萌的繁华和变迁;畅游广元东部新城,感受昭化的活力和生机。强化“生命是过程、幸福是感觉”意识,将“年头酿成酒,日子过成诗”,努力展现一个潋滟一切美好的,让人心向往之的“诗意昭化幸福新城”。
-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年鉴龚缨晏自2013年起,《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年鉴》每年都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本。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蓬勃开展,本系列年鉴已经形成一个重要的学术品牌。本书对2021年中国学术界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重点是总结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情况,但由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所以,本书内容同时也涉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