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纯粹 一片繁华海上头吉狄马加《一片繁华海上头》由吉狄马加主编,由张锐锋、高兴、范稳、黑陶等二十多位全国著名作家、诗人书写温州历史文化的文本呈现。包括张锐锋《山影奔腾》、范稳《在温州遭遇谢灵运》、高兴《温州五日,亲爱的时光》等。杨鸥《水韵温州》描写了江心屿云聚云散、潮涨潮落的美景;计文君《山·水·诗》描写诗人谢灵运任郡守写下了许多山水诗,开启了中国山水诗的先河。温州不仅是数学家之乡,还是永嘉学派和南戏的发源地。本书讲述温州的人文历史、非遗美食等方面,带领读者走进温州,了解温州。
-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发展路径研究吕明霞经济全球化促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组织跨国办教育,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40年以来,逐渐经历了从简单、单线的人员交往到多层次、多维度、多向、复杂的国际化实现形式。跨国高等教育在中国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操作等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共同关注。中外合作办学可以通过合作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完整高校建制的机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没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作举办专业和课程的项目和机构方式进行。相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可以更多地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教学方式,有着更突出的优势,更具有广度和深度。 本书采取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和文献分析等方法,在组织社会学组织与环境关系理论框架下,以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理论为研究视角,选取我国高校中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N大学)和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S大学S学院)为个案研究对象,重新审视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全球化的办学背景,考察在复杂而不断变化的办学环境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是如何从社会空间中汲取力量而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
-
场馆、史迹与红岩精神朱军 王春山 编著本书稿主要以介绍红岩历史遗址、部分珍贵红岩文物以及伟大红岩精神为主要内容。书稿分为四章,第一章为见证历史的红岩遗址。介绍了红岩村遗址、曾家岩中山四路遗址、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所属遗址、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所属遗址。第二章为弥足珍贵的红岩文物。介绍了与红岩历史文化相关的10件国家一级文物。第三章为彪炳史册的红岩精神。阐释了红岩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实践基础和时代价值。书稿另有两个附录:“红岩英才”名录、“红岩英烈”名录。
-
智能媒体发展报告漆亚林 主编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联合浙江传媒学院、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长三角智能传播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创意传播研究中心等单位出品的一部面向未来媒体行业智能生态发展的年度研究报告,分为总报告、政策篇、热点篇、行业篇、产业篇和国际篇六个部分,由学界和业界数位专家、学者共同编纂。重点阐述了智能媒体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状况、趋势、挑战和机遇,深入分析了智能媒体在新闻传播、教育,电商、广告、社交、投融资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智能媒体在特殊群体中的应用以及AIGC在新闻传媒业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论述。本书基于翔实的数据、严谨的论证以及科学的方法对智能媒体的发展做出前瞻性预判,可为政府监管部门、高校、企业等全面了解智能媒体的发展趋势以及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
面向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学校民主治理研究马思腾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国家未来的竞争力,而学校民主治理被一些学者视为促进创新能力发展的有利条件。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小学学校民主治理的理论结构及现实表现,为其与学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提供基于实证研究的证据,并梳理指向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学校民主治理改进之路。本书的主要特点是:采用自编的学校民主治理问卷、修订的创新人格量表和改编的创新思维量表、对某市45所中小学(30所小学,15所初中)学生进行调研,回收有效学生问卷 3511份,问卷经过反复修订,达到了合格的信效度标准。运用描述分析方法和差异性分析方法对学生民主治理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差异进行了探索,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学校民主治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本书从学校教学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以提升学校的创新氛围,塑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在教学中,应在构建双主体师生关系,聆听学生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和注重教学协商过程四个方面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在管理中,应当明确学校管理的权力清单,完善学生参与的制度设计,铺设学生和学校领导之间协商沟通的桥梁,以谋求学校中的师生共治。
-
清此尤淑君本书基于浙江大学通识核心课“清代文化史”的教学讲义编写而成,试图以“长时段”的研究视角,用浅显直白的文字,简单介绍清代皇权权限、八旗制度、内阁与军机处的关系、地方社会的管理、科举取士与地方士绅权力性质、司法检验与司法正义、财政与军事支出、妇女权益与社会地位及旗人特权与社会地位的变化,借以探讨清朝至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军事实力、司法权益及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势。本书有9主题,遂写为9章80节,共23万字。
-
连城客家古村文化连城县客家研究联谊会暂缺简介...
-
教育扶贫迈向乡村教育振兴的研究吴彬镪 李建辉 等 著本书试图运用多学科理论视角,在研究教育扶贫的目标导引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对“教育扶贫”“教育精准扶贫”“后扶贫时代”“乡村教育振兴”四个主要概念内涵进行解读与界定,并说明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调查乡村教育脱贫的根基、能力、通道、空间和力量的现状,对教育扶贫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原因分析,并提出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迈向乡村教育振兴的切合实际的保障机制和对策建议。本书创新在于:一是遵循“点面结合”思维模式,从“主体-对象-过程-成效”的思路,全面总结十八大以来教育扶贫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成效与问题归因。二是针对后扶贫时代乡村教育的发展需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对接“雨露计划”与“两个行动”,提出教育扶贫迈向乡村教育振兴的针对性对策和保障机制。
-
古典文献研究程章灿《古典文献研究》是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主办、程章灿主编的论文集。此集收二十余篇文章,其专题分为文献文化史研究、经学及经学文献学研究、文学及文学文献学研究、文史 新研等。文章如张伯伟《书籍交流与政治:东亚书籍史研究方法再检讨之一》》,孟羽中《自家互文与他山之石:〈汪文摘谬〉探论》,罗韫哲《“库真”与“库直”:一个中古時期 外语音译词的考辨》等等。本书文章是文史研究的新成果,对推进学术前进多有助益,对引领学术风气颇有贡献。
-
晚清湖湘汉学研究马延炜 著本书通过对清初以来湖南社会变迁与湖湘学术演变的研究,分析了晚清湖湘汉学兴起的“内因”与“外因”,并对相关著述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本书认为,晚清时期湖南汉学的兴盛,实际上是清初以来湖湘学术的另一面相——汉学逐渐发展,由隐到彰的结果,并与当时湖南地域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密切相关。相关学者在经学、史学、诸子学多个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果的研究,对整个清代汉学的接续发展也产生了积极作用。此外,汉学研究在湖南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方特色,不少汉学家或上陈直言、或投身疆场,即使在退居乡里之后,仍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这既是宋代以来湖南地方学术“经世致用”传统的近代延续,也赋予了湖南汉学与众不同的显著特色。